我們不靠爸!時尚大師聖羅蘭也是從幫上司買咖啡的菜鳥助理做起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成名就的時尚人士或創業總監都是從小助理起家,就連打造經典品牌YSL的聖羅蘭也不例外。
我們很難想像現在看起來功成名就的時尚人士,當初也是幫上司買咖啡的菜鳥助理起家,不過這都是事實,ELLE美國版創意總監Joe Zee、LV新任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ere、已故設計大師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先生、明星造型師Rachel Zoe、Burberry創意總監兼CEO Christopher Bailey等,他們都曾在時尚界熬過好長一段時間的助理生涯,蓄積足夠的實力後才把握機會發揮長才,進而成為時尚界的明星。快來跟我們一起看看他們大放異彩前的工作史吧!
Joe Zee
ELLE美國版創意總監,同時也在日舞頻道主持兩個時尚主題節目。他當過兩位傳奇時尚編輯Polly Mellen(現為ELLE榮譽編輯)和Lori Goldstein的助理,就此展開時尚業生涯。
「我知道自己想當誰的助理,」他說,而他又是怎麼得到機會的呢?「我打到人資部門說:『我想當Polly Mellen的助理』,而不是說『我想到時尚部門工作』。Lori也是,我在一個聖誕派對上碰到她,直接跟她說我好欣賞她的作品,我是她的超級粉絲,還說我有多想成為團隊的一員。」

Photo Credit : ELLE Taiwan
Yves Saint Laurent
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先生曾擔任過Christian Dior先生的助理,1957年Dior先生因為心臟病去世後,他才開始接管這個品牌。

Photo Credit : ELLE Taiwan
Rachel Zoe
從明星推手的幕後造型師變時尚實境秀明星的Rachel Zoe,曾在已停刊的90年代青少女時尚雜誌《YM》擔任過管理衣物的小助理。

Photo Credit : ELLE Taiwan
Christopher Bailey
Burberry創意總監兼新任CEO-Christopher Bailey曾有兩年時間在Donna Karan設計女裝,之後有四年時間在Gucci為當時的創意總監Tom Ford工作,直到2001年才投向英國時尚龍頭的懷抱。

Photo Credit : ELLE Taiwan
Phoebe Philo
Phoebe Philo是Stella McCartney的同學,兩人也都曾在Chloé擔任助理,不過Stella McCartney在2001年就自己出來創立品牌了,而Phoebe Philo也在同年升格為創意總監。

Photo Credit : ELLE Taiwan
Nicolas Ghesquière
Nicolas Ghesquière,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的新任藝術總監,同時也是Balenciaga前任創意總監,在他的工作生涯早期曾在Jean-Paul Gaultier擔任助理兩年。

Photo Credit : ELLE Taiwan
Taylor Tomasi Hill
街拍明星Taylor Tomasi Hill曾擔任Alex White的助理,開啟時尚生涯。Alex White是知名時尚編輯和造型師,曾與Oscar de la Renta、Nina Ricci、David Yurman等設計師合作過。

Photo Credit : ELLE Taiwan
Maria Grazia Chiuri & Pierpaolo Piccioli
Valentino設計師雙人組Maria Grazia Chiuri和Pierpaolo Piccioli曾在配件部門待過,為品牌創辦人Garavani先生工作,之後才在2008年接掌創意總監一職。

Photo Credit : ELLE Taiwan
Donna Karan
Donna Karan從紐約帕森斯設計學院退學後,擔任Anne Klein的助理,並且在領導該品牌十年後,才在1984年創立自己的品牌。

Photo Credit : ELLE Taiwan
Prabal Gurung
Prabal Gurung在Cynthia Rowley擔任過兩年助理,並且在Bill Blass待了五年,之後才在2009年創立自己的品牌。

Photo Credit : ELLE Taiwan
Erika Bearman
Erika Bearman以推特帳號「Oscar PR Girl」聞名,她目前是Oscar de la Renta公關經理,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是在Giorgio Armani擔任公關部門助理。

Photo Credit : ELLE Taiwan
Joseph Altuzarra
服裝設計師Altuzarra曾在Proenza Schouler工作過,在2008年自創品牌前,曾擔任過Givenchy創意總監Riccardo Tisci的首席助理。

Photo Credit : ELLE Taiwan
Vanessa Traina
Vanessa Traina目前是新電子商務網站「The Line」的造型師以及執行創意總監,她曾跟著法國時尚造型師Marie-Amélie Sauvé工作過三年,Marie-Amélie Sauvé曾經手Isabel Marant、Balenciaga等各大品牌廣告的造型設計。

Photo Credit : ELLE Taiwan
Emily Weiss
在成立個人網站「Into the Gloss」揭露美容產業的秘密之前,曾擔任過時尚編輯Elissa Santisi的助理。

Tags:
加熱加味菸成菸害防制破口?菸防團體與立委籲伸張程序正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各界期待的菸害防治法新法上路,其主要目的是禁電子煙和納管加熱菸,以保障國人身心健康。然而,在新法實施兩個月後,其是否有效執行、法規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政府的風險評估機制是否準備好了等問題,都遭到反菸團體及立委的質疑。
5月31日將迎來世界無菸日,而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甫於今年3月22日上路施行,正式禁止電子煙與未經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加熱菸。新法迄今推動超過2個月,爭議卻不斷,不只跨黨派立委、民間菸害防制聯盟及家長與教育團體等,皆質疑為何違法新興菸品仍在實體與網路商店上隨處可見,就連國健署也於日前坦承,違規件數並未因新法上路而明確下降,且稽查懲處對象有相當高比例是未成年人。此外,儘管違法攜帶加熱菸入境最高可罰500萬元,關務署卻發現走私情形異常熱絡,光今年1到4月海關就一共查獲違法菸品1055件,也逼得國健署不斷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但這些亂象並非就地合法就能解決,民間菸防團體直言,加味菸禁令至今不見蹤影,以及國健署審查指定菸品之辦法名稱具誤導性、亦無明確機制,皆讓人懷疑本應保障國人,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法,是否真能達到修法初衷、落實執法?立委們也表達擔憂,認為違法菸品四處流竄,國健署與地方衛生局是否有稽查人力與資源不足,導致取締準則混亂的情形發生?
因此董氏基金會、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愛兒親師家長協會、全國家長會長會長聯盟等「台灣拒菸聯盟」團體代表,日前出席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召開的「亂象頻傳?法規漏洞?審查黑箱?拒絕護航加熱菸成『健康菸』」記者會,即提出請求衛環委員會吳玉琴、邱泰源兩位召委,將已經公告的加熱菸上市評估辦法備查案排入審查,才有機會為守護台灣年輕人的健康進行亡羊補牢、並立即公告實施加味菸禁止條例等訴求。
新興菸品違法交易頻傳?家長團體:稽查成效不彰,罔顧青少年健康
在落實執法方面,立委林為洲指出,現行法規中明確規範,任何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產品都屬於違法,不能進行銷售或宣傳。然而,目前政府的取締行動僅止於象徵性地針對幾個大型網路平台。台灣拒菸聯盟指出,目前在實體店、代購網站及個人平台等處,依然可以看到相當熱絡的違法電子煙與加熱菸交易。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人力不足,是導致取締與稽查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建議可考慮採用鼓勵民眾檢舉的方法,例如給予檢舉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信全民都會願意一起為防止電子煙違法交易、保護我們的青少年而努力。」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認為,既然新興菸品管理現在依法有據,問題就落在國健署是否嚴格執法?鑒於新興菸品使用者以年輕族群為大宗,是否有與教育部、學校攜手合作,落實新興菸品菸害防制的教育宣傳?
加味菸禁令為菸商預留漏洞?立委、民團齊聲呼籲國健署應清楚說明
反菸團體抨擊國健署為開放加熱菸,不只使用嚴重誤導性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一詞,連在禁止加味菸上,也僅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四種口味,但根據國健署在108年公布的資料指出,菸商申請菸品添加口味已達1200餘種。對此,立委林為洲質疑是否為菸商預留漏洞?台灣拒菸聯盟也質疑,為何加味菸禁令特別給予業者18個月的緩衝期,明顯有別於母法規定,有違反程序正義之嫌。
林為洲也在記者會上點出,新興菸品最吸引年輕族群的地方,就是口味新穎,現在國健署說加熱菸已可送指定菸品風險評估審查,又遲遲不肯公告加味菸禁令,是不是要讓加熱菸的加味菸彈有可趁之機?他呼籲國健署應明確承諾,加味菸禁令公布前或公布後的緩衝期間,都拒審加味加熱菸彈。陳椒華在受訪時則表示,國健署應該檢討為何加味菸緩衝期一事,受到各方反彈?堅持18個月,是有什麼特別考量?為什麼不能跟菸品包裝警示圖文的緩衝期一樣,公告後1年上路?她表示將去文國健署,要求說明。

菸防法配套尚不齊備,有賴社會大眾、菸防團體、立院共同監督
菸防團體不只擔憂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審查不完備,黃正銘理事長更在記者會中強調,早已多次要求中央一定要盡快啟動新興菸品的吸菸行為及公共衛生影響之本土研究與追蹤資料,但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應,讓人相當憂心。立委陳椒華也認為,既然決定開放加熱菸,政府應該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以利進行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建議衛福部可以和國衛院展開研究計畫的合作。
菸防法既已上路,又該如何監督?反菸團體認為,立委們可依據立院職權行使法,將有違反或牴觸法律規定疑慮的指定菸品審查辦法,由立院備審改為送交衛環委員會審查,而非便宜行事、讓漏洞百出的制度默默運行下去。針對爭議法規、行政命令,台灣過去就有類似做法,像是2020年開放萊豬的行政命令,就由備審改為朝野聯席審查、2022年兵役延長案,也有由從查照改為審查的呼聲。
身為時代力量立院黨團副總召的陳椒華也提到,近期的再生醫療法,也是因為醫療改革、病友權益團體、醫學法規學界、在野黨團齊聲表達疑慮,才讓政府暫緩表決,顯見法律就算通過,不代表社會各界就應停止關注議題。她很感謝民團一直代替國健署來謹慎把關菸防法,時代力量也會持續關心執法情形,並要求衛福部建置菸品相關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庫。她認為,「只有當民眾真正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才能從源頭降低國人對菸的需求,從而達到防治菸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