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遊時光】聽講座逛市集 陰雨綿綿不憂鬱

【藝遊時光】聽講座逛市集 陰雨綿綿不憂鬱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連續的雨天讓整座城市都降了溫,灰灰的天空也顯得憂鬱,本週藝遊時光照例為大家整理了滿滿的藝文活動,一起來看看吧!

編按:連續的雨天讓整座城市都降了溫,灰灰的天空也顯得憂鬱,本週藝遊時光照例為大家整理了滿滿的藝文活動,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展覽方面,「藝術美味ARTasty」從食物開啟聯想,由藝術家杜珮詩、張碩尹X鄭先喻、彭徵維、黃偉軒聯合展出相關作品。講座行程則非常豐富,由當代敘事影展策畫的沖繩音像故事會邀請許芳慈解說《沖繩列島》及《沖繩夢囈》兩部實驗紀錄片;「攝影有甚麼道理?」講座由攝影家馮君藍與郭定原分別介紹自己的作品,並透過對談帶出其影像背後的宗教與哲學;妖怪必須在都市重生!由台大台文所教授蘇碩斌等人主講的妖怪學講座,將探討妖怪學在現代都市中可能的展現形式;搭配正在海馬迴光畫廊展出的「遊客照計畫」,攝影家詹鎮豪邀請幾位同樣以攝影為創作媒材的藝術家,來跟各位聊聊關於攝影在當代藝術中的各種面貌。

放映方面,「棉佳蘭計劃」是藝術家區秀詒於2013年啟動的系列創作,他以虛構的地點棉佳蘭,重新檢視馬來西亞各種樣態層疊交織的精神地理、歷史疆界,映後藝術家將親自解說此計畫。演出部分,第七屆數位表演藝術獎由遊牧行星以《火炬下的囚犯》獲得首獎,將在水源劇場進行演出;太平洋羅曼史台北演唱會第二場即將登場,此場為結合裝置藝術的影音表演,邀請觀眾加入他們的羅曼史之旅。

最後最後,台灣難得一見的藝術書刊市集來啦!「草率季 Art Book Fair & More」連續三天由創作者、出版社、獨立書店等超過60組單位齊聚一堂,展出各式畫冊、獨立刊物、藝術雜誌等具特色之出版品,身為收藏狂的你千萬別錯過!

展覽

藝術美味

展名|「藝術美味ARTasty」藝術家聯展
展期|2016/10/21-11/20
地點|伊日藝術台北空間(台北市南港區八德路四段768巷5號4樓之1)
詳情請點擊

農業革命之後,食物的總量增加,但卻不代表吃得更好,反而造成了人口快速增長;人類一心追求更好的生活而產生了巨大的能量,改變了世界的外貌,同時顯現了人類整體的能力越是增加,個人的苦痛也隨之增長。展覽圍繞著食物議題,邀請藝術家杜珮詩、張碩尹X鄭先喻、彭徵維、黃偉軒展出相關作品。


講座

沖繩音像

名稱|當代敘事影展音像故事會:沖繩喑啞・島鏈罔兩
時間|2016/10/18 19:30 - 21:30
地點|月見ル君想フ (台北市大安區潮州街102號)
講者|許芳慈
詳情請點擊

活躍於戰後日本實驗劇場與影像創作的寺山修司曾經這樣說道:「人被歷史遺棄時,就會援用地理。」源於足立正生與松田政男執導的前衛實驗電影《略稱連續射殺魔》發展出的「地景理論」,彷彿與足立正生參與赤軍進而實踐的影像美學革命,在今日日本輿論界已銷聲匿跡。

本次講座以兩部沖繩實驗紀錄片為比較,從本次當代敘事影展開幕片,日本本島導演東陽一的《沖繩列島》為起點,比較性地閱讀沖繩導演高嶺剛於復歸後拍攝的《沖繩夢囈》,兩部影像創作背景都是「復歸」前後,以「地景」為拍攝主題,由此脈絡檢視後冷戰情境下,沖繩影像所體現的的政治記憶,以及冷戰區域之歷史角力。延伸至東南亞當代影像,藝術家對於個人歷史敘事的探問與實踐,以及同樣透過「地景」政治影像的平行關聯。或許,透過觀看影像地景,某種親密生命連結得以再次修彌、重建。

攝影有什麼道理

名稱|攝影有甚麼道理?
時間|2016/10/20 19:00 - 21:00
地點|時墨創藝空間(台北市中山區吉林路299巷6號1樓)
講者|馮君藍、郭定原
備註|此講座需報名
詳情請點擊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對攝影家兼牧師雙重身分的馮君藍來說,這兩個身分實則為一,攝影家與牧師都是用以彰顯上帝在世間的道(路與真)理,反之上帝在世間的道理亦內化而賦予他的人像攝影作品不凡的內涵。相較於馮君藍的宗教,郭定原透過對哲學思想(老莊、禪宗)的思考,進而在風景攝影中表達對這些哲學思想的理解與落實於人生當中的實踐。人像攝影背後的宗教,風景攝影背後的哲學,讓攝影跳脫了紀實的侷限,得以直指人生。兩位攝影創作者在本次講座將由攝影作品出發,指向其背後的宗教與哲學,前一個小時由兩位攝影創作者分別論述,後一個小時開放與觀眾對談。

妖怪

名稱|妖怪必須在都市重生:妖怪學作為創作與體驗形式之可能
時間|2016/10/22 19:30 - 21:30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台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
講者|多人
詳情請點擊

現代都市由理性、均質、空洞的空間組成,根植於地方脈絡發展出來的妖怪想像,在現代都市中是否還有生存空間?另一方面,現代都市裡新媒介的進駐、移動體驗,與陌生人社會帶來的焦慮,也是新都市傳說產生的潛在動力。

以這樣使命自居的妖怪學,有什麼可以動用的形式呢?都市裡,經濟發展與地方脈絡的張力,使得古蹟容易陷入「被自燃」的處境。另一方面,文資保存的努力也容易被污名化成「文化恐怖份子」。難道文資保存不可能有構成另一種產業模式的可能性?體驗型消費是否可以創造突破的契機?體驗型消費與創作的關係為何?

遊客拍照

名稱|你可以再站過去一點嗎?遊客照計畫第二彈座談
時間|2016/10/23 16:00 - 18:00
地點|海馬迴光畫廊(台南市成功路83號2樓)
講者|多人
詳情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