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非洲女孩:我們才不是都住茅草屋,跟野生動物一起生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黑暗大陸」不是非洲的本名,而「非洲」也不只一個國家。不再執著「非洲該是什麼樣」之後,我們更能看見它真正的模樣。
編按:
「你和野生動物一塊生活嗎?」、「你家是茅草屋吧?」問題看似荒謬,但似乎只要對方來自非洲,那一切就說得通?在新加坡求學的非洲女孩依瓦尼(Iwani Mawocha),時常面對外界充滿錯誤的「非洲想像」,決定透過自頻道Pepper and Söl,向全世界發出一封「影像公開信」,破除外界對非洲的大小迷思!
依瓦尼開宗明義:「非洲不是一個國家」,非洲是一片遼闊大陸,上頭承載了54個大大小小的國家,實際面積高達3022萬平方公里──將美國、墨西哥、歐洲、中國、日本、印度和紐西蘭的面積加總起來,才差不多與非洲一般大。然而,儘管幅員之廣超乎想像,非洲卻總是被當成單一、平板、同質的存在。

冠上「黑暗大陸」之名並不出於自願;但不可否認,非洲的過去確實黑暗無比──無論是殖民統治時期,被迫接受不合理對待、自然資源遭強取豪奪,還是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一一獨立,又因內部矛盾而陷入衝突。

但飽嘗艱辛、卻不放棄希望的,仍大有人在。好比納爾遜.曼德拉(Nelson Mandela)與德斯蒙德.杜圖(Desmond Tutu),畢生致力於廢除種族隔離制度、實現種族和解;奈及利亞劇作家渥雷.索因卡(Wole Soyinka),則因堅持反對獨裁暴政,曾數度入獄卻堅持創作不輟。

現在,非洲正拚命向前。儘管還有許多不足;但貼上標籤、一概而論,也並非認識非洲的好方法。
例如:非洲以女權落後、女性地位低下而聞名。但2005年起帶領剛結束內戰的賴比瑞亞,傾力消除外債、穩定國家的,正是女總統希爾利夫(Ellen Johnson Sirleaf);而根據各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Union,IPU)的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9月,盧安達下議院的女性議員人數佔全體的63.8%──比例高居世界之冠。

依瓦妮提醒:儘管露琵塔.尼詠歐(Lupita Nyong'o,肯亞女演員)獲得2013年奧斯卡金像獎時,我們都為她感到驕傲;但也請別將「頒獎給非裔人士」視為能鼓舞非洲向上的動力,而大肆宣揚、炒作,因為這正代表外界將非洲人的成功,視為「特例」。

「非洲之大,難以言喻」被譽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曾以記者身分派駐多國的雷沙德.卡普欽斯基(Ryszard kapuscinski)就認為「現實中除了作為地理上的指稱,『非洲』並不存在。」因此,以「非洲」之名概括稱呼這片土地的同時,也請別忽視了它內在的複雜多樣。

「黑暗大陸」不是非洲的本名,而「非洲」也不只一個國家。拋開「貧窮」和「無助」等單薄的關鍵字,不再執著「非洲該是什麼樣」之後,我們才能看見它真正的模樣。
延伸閱讀:
非洲>中+美+印 「互動式地圖」顛覆你的刻板印象
【圖片報導】盧安達種族大屠殺20周年紀念,黑暗過去總會迎來天光
實習編輯:廖芸嫻
核稿編輯:李漢威
Tags:
新經濟是什麼?由新興產業持續創新與成長,所帶動的「舊經濟」變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文將帶您了解什麼是新經濟、新經濟所帶來的影響,進而探討台灣該如何在國際市場激烈競爭的環境下,發展新經濟產業,使台灣能與世界接軌,同時帶動傳統產業轉型成長。
經過前幾年病毒的肆虐,全世界一同承受了疫情時代封城、居家辦公、社交距離等種種衝擊,人們在工作模式與市場經濟行為上,都受到了不小影響與起伏動盪。然而,即使疫情期間面臨著層出不窮的挑戰,新經濟產業成長的勢頭並未減緩,甚至更加蓬勃尋找出路。長期致力於促進台灣產業發展的民進黨立委趙天麟表示,為了因應大環境不斷變動的市場需求,台灣需要積極創新與進化,把握迎面而來的機遇,才能為市場帶來新的希望與活力。本文將探討台灣該如何在國際市場激烈競爭的環境下,發展新經濟產業,使台灣能與世界接軌,同時帶動傳統產業轉型成長。
什麼是新經濟?新經濟定義介紹
新經濟一詞起源於1990年的美國,當時的美國景氣迎來空前盛況,各行各業呈現「高成長、高所得、低物價、低失業率」的現象。部分支持「新經濟理論」的學者認為,促成此現象的原因分別為以下6點:「全球化分工生產」、「金融市場變遷」、「僱用型態改變」、「美國贏得冷戰」、「開發中國家提供市場」、「資訊技術的發展」,同時高科技產業仍不斷創新,一並拉抬了其他產業的生產力,讓社會整體呈現欣欣向榮的氛圍。時間拉回到現在,「新經濟」一詞的定義變得相對模糊,目前主要意指能為傳統產業帶來革命性影響的新興產業或科技,像是近年來的大數據、5G、AI等,都可以視為新經濟的一員。
本文以大數據舉例,說明新經濟所帶來的變化。在還沒有大數據分析的年代,各行各業收集數據受到限制,只能透過人工統計整理,難以針對收集來的數據進行全面分析,更別說從資料中找出各個事件的關聯性,在下達決策時也一律以經驗來判斷。而大數據的誕生,讓所有產業的資訊處理能力有了飛躍性的提升,企業可以快速分析數以百萬筆的資料,並從數據中預測出未來的趨勢,提高各行各業的效率及競爭力,進一步發展出以數據為主的全新商業模式。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資訊科技產業外,近年來藝文、運動等新創產業,亦是開拓新經濟所關注的重點領域,例如由趙天麟立委號召的「大高雄38區公益慢跑」,除了成功突破台灣當時最高夜跑人數的紀錄之外,立委同時也邀請了全球6大馬拉松中的日本東京馬拉松總監、與德國柏林馬拉松總監一同共襄盛舉,並共同商討將高雄馬拉松推上世界舞台的可能,促進高雄運動新經濟的誕生。
新經濟影響巨大,引領全球經濟發展方向
新經濟的影響之所以巨大到能引領全球經濟的發展方向,主要與新興產業強勁的技術研發能力有關,不僅效率獲得大幅度提升,在技術層面更是改變了整個傳統產業結構,若無法跟上新經濟的腳步,將很可能會快速被市場淘汰,也正因如此,各國才開始逐漸重視新經濟的發展,積極投入資源,並將新技術整合進傳統產業中。
以美國為例,近年來積極發展「再工業化」,將重心放到新經濟產業發展上,以潔淨能源、健康醫療、電動車、生物工程、半導體等領域為首,提供特殊稅收抵免優惠以及各種補貼政策措施,爭取技術人才、資金回流美國,進一步推動新技術與新能源的應用,再造能兼具環保節能,且擁有高效產能的全新工業型態。在這樣的政策方向下,美國許多州都推出了鼓勵再生能源發展的政策,其中包含減免相關產業的稅收和提供購電補貼,同時還為氫燃料電池與儲能技術提供大量的研究資金,促進潔凈能源技術的創新和應用。

既然新經濟勢不可擋,有哪些新經濟產業值得我們耕耘呢?
新經濟產業的興起,大多與科技發展和滿足人們的需求有關,而能讓台灣有機會成為領頭羊的新經濟產業有4種領域,分別為健康醫療、能源科技、電動車、數據相關產業。這些產業之所以能成為新經濟的契機,主要是他們擁有以下特性:
- 有新技術誕生,或是技術有重大突破
- 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 政府重點關注發展的產業
- 投資人一致看好,願意挹注資金
- 順應國際市場趨勢
舉例來說,各國為了降低交通運輸產生的碳排放量,正在積極發展使用電力驅動的交通工具。而為了提高用電效率,過去不被看好的氫能,於近年來也逐漸受到關注。相較於鋰電池來說,使用氫燃料電池效率更高,且能提供更多的能量,許多專家都認為氫能未來很可能會發展成能影響整個電動車市場的產業,甚至有機會成為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能源供應技術。身為台灣氫能發展重要推手的趙天麟立委也表示,台灣的氫能供應鏈,從上游製氫到下游氫燃料電池的供應,已佈建得十分完整,甚至包括工業餘氫或家庭廢水,都能成為供電循環系統之一,讓工業、家庭用電能與氫能串接起來,大幅降低台灣的碳排量。因此政府與民間應更重視對氫能的投入,讓台灣在能源科技新經濟領域得以佔據領先地位。

如何推動台灣新經濟?從趙天麟立委的「運動新經濟概念」啟發
台灣仰賴出口貿易,容易受到全球經濟環境的影響,且疫情與國際經貿情勢的動盪,讓各行各業的工作型態發生巨變,在穩定發展的前提下,台灣目前仍需依賴強勁的半導體產業帶動整體發展。不過,考量到分散風險對於穩健經濟體的重要性,台灣公家機關與各大企業也沒有停下腳步,積極推動產業升級與轉型,除了關注工業及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之外,運動產業與藝文產業也是值得我們關心的領域。
立法委員趙天麟在過去高雄市長初選期間,便曾提出「運動新經濟」政見,希望將高雄馬拉松提升到世界頂級馬拉松之列,成為「世界第7大馬拉松賽事」,以此來吸引參加比賽的國際遊客,間接帶動高雄的觀光熱潮。另外,趙天麟立委也注意到,日本沖繩做為日韓兩國職棒的「春訓基地」,每年為當地帶來非常可觀的觀光產值。然而,高雄不只春季雨量較沖繩少,氣溫也更平均,相較之下擁有比沖繩更優越的氣候條件,很適合打造成新的職棒春訓基地,若能結合當地旅遊景點的優勢,帶動棒球迷前來朝聖,將能透過發展運動新經濟為高雄帶來十分可期的觀光效益!
在藝文新經濟方面,也可以發現台灣近年來積極建設文化中心,循序漸進地推廣藝文產業,例如趙天麟立委曾到瀨戶內海藝術季參訪,希望能效仿「藝術帶動觀光經濟」的模式,邀請頂尖藝術家在原住民古獵道或是海岸線等地,設置裝置藝術或進行藝術表演,用藝術吸引全世界的遊客來訪,讓藝術不僅療癒人心,還能為地方創造新經濟貢獻。
現在世界各國正急於加速復甦經濟,一方面希望能妥善因應疫情帶來的經濟衰退、另一方面則期盼能降低通貨膨脹帶來的衝擊,為此各國都想站在新經濟的浪頭上,掌握新經濟產業的主導權,其帶來的不僅是新商機,甚至可能影響到10幾年後的經濟局勢。因此,我們迫切需要找到適合發展的新經濟產業,並善加經營,才有機會在國際舞台上佔有一席之地。
本文章內容由「趙天麟國會辦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