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垃圾隨袋徵收,比隨水費徵收貴?各縣市每人每天垃圾清理費比一比

垃圾隨袋徵收,比隨水費徵收貴?各縣市每人每天垃圾清理費比一比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垃圾,是現在生活中不可避免會產生的廢棄物,適當的處理有助於保護環境,而處理垃圾的工作與措施,勢必需要付出金錢成本。在「使用者付費」的原則下,台灣從1970年代開始跟民眾收取垃圾清理費。在經歷多次的改變後,現在有兩種收費制度同時運作著,到底這兩個制度下各縣市之間,每個人付出的垃圾費用有多大的差異呢?

收費歷史

台灣自1974年開始,依據「廢棄物清理法」,開始跟民眾收取垃圾清理費用。收取方式是將垃圾清理費,隨著水費收取,用水量越多者,須繳交垃圾費用越多。

一開始,除了台北市沒收費外,其他各地都是隨「實際用水度數」計算費用,統一以每度0.3元計算。1982年時更改為依照「自來水費的8%」收取,台北市依然未收取。1991年環保署公告「一般廢棄物清除處理徵收辦法」,並為了反應各縣市垃圾清理成本,所以各地不再都是以8%計算費用,而是垃圾清理成本而有所不同,如:台北市為24%、高雄市為20%。

1997年時,垃圾清理費用又更改回依照實際用水度數計算,且各地收取標準不同。此時也已經有許多討論出現,討論關於垃圾費用隨水費徵收的不公平性。

2000年時,由於一般廢棄物清除處理徵收辦法修法,使各地縣市政府可以自訂垃圾清理收費方式,以及公平性的討論下,台北市的垃圾費用改成隨袋徵收。2010年台北縣升格為新北市後,也開始實施垃圾費隨袋徵收。台中市也在2012年時,預計試辦與推動隨袋徵收垃圾費用,但是在議員反對下暫緩實施。不過,台中石岡已在2012年7月開始,試辦垃圾隨袋徵收制度。

2015年各縣市人均垃圾費用比較

在目前台灣各地不同垃圾收費制度,以及收費標準不一的情形下,各地民眾負擔的垃圾清理費用的差異倒底有多大呢?我試著從2015年各縣市的用水量、垃圾產生量與收費標準三項資料計算垃圾費用,比較2015年各縣市每一個人,每天產生一公斤垃圾時,平均需要負擔多少垃圾清理費。

首先,先從隨水費徵收的縣市計算。現在各縣市隨水費徵收的垃圾清理費用基費不一,大多數是每度3.7元。雲林縣、澎湖縣以及部分折扣鄉鎮的費用最低,每度2.9元;馬祖最貴,每度8元。

垃圾費算式
垃圾費標準化算式

在此將各縣市垃圾清理費基費,乘以平均每人每日用水量,就可以得到每人每日平均支出的垃圾費用。再除以每人平均每日的垃圾產生量,就能得到每個人每天產生一公斤垃圾時,平均要支付多少垃圾處理費。整理如下圖,因為垃圾產生量資料都以縣市為準,所以有特定折扣的鄉鎮,就沒有加入圖中比較。

垃圾費用製圖-水費

從結果可以看出來,2015年垃圾清理費用最低的是澎湖,每個人每天產生一公斤垃圾時,要付出0.69元;最貴的是新竹市,每個人每天產生一公斤垃圾量時,要付出1.73元。

接著,我們再將實施隨袋徵收垃圾費的台北市與新北市加入比較。依據台北市與新北市政府提供的資料,2015年平均台北市每人每月約支出10.24元垃圾處理費用,而新北市2015年平均每人一年支出垃圾袋費用為137元。除入2015年人均每日垃圾產生量後,可得出2015年每人每日平均支出的垃圾費用,台北市是每公斤0.39元,新北市是每公斤0.58元。

垃圾費用製圖-全台

這個結果顯示,隨袋徵收的垃圾費用,比隨水價徵收便宜許多。這跟以往認知不大相同,以往總是認為隨袋徵收,會比隨水費徵收付出更多的垃圾費。其實2015年會得出這樣的結果,還是與垃圾減量,以及資源回收效果有關。

以新北市為例,新北市在2010年開始實施隨袋徵收垃圾費用,而2010年新北市產生的垃圾總量是130萬557公噸,到了隔年(2011)減少為105萬1951公噸,一年的時間內,便減少了19%的垃圾量,從中可看出隨袋徵收,對垃圾減量的效果。

而在2015年時,新北市「垃圾清運量」只有「垃圾產生量」的36.52%,也就是說只有36.52%的垃圾需要用專用垃圾袋處理,其他則是廚餘與可回收的垃圾。由此看出,隨袋徵收確實促成垃圾量減少,以及促進垃圾分類與回收。而在這些效果出現後,人均負擔垃圾費也就跟著降低。

當然,不可諱言地,在隨袋徵收初期實施時,一定會有一段垃圾費用增加的時期。但我們是要因為這段多付出的時期,而不願更改垃圾收費制度呢?抑或是願意忍受一時的損失,來換取更長遠的利益呢?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