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眾議院仍是共和黨天下?地方選舉與「傑利蠑螈」怪現象

為什麼眾議院仍是共和黨天下?地方選舉與「傑利蠑螈」怪現象
美國前眾議院議長保羅萊恩(Paul Ryan)|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民主黨從2010年開始,已經連續輸掉三屆眾議院選舉,這次即便有川普影響選情,但共和黨仍然在眾議員選舉有明顯的領先優勢,其原因就必須討論一直以來都被外界極度忽略的州長與州議會選舉。

這場在11月8日登場的美國大選,除了要在史上最爭議的兩位候選人中選出總統,其實還要選出34席聯邦參議員、435席聯邦眾議員、12位州長與各州議會的議員。外界對國會與地方選舉的注意力似乎被兩位總統候選人的「光芒」所掩蓋,但其結果卻會對未來政局造成重要且關鍵的影響。

民主黨力拼參議院,共和黨「分裂投票」失靈

美國參議院體現聯邦制的精神,在席次制定上強調州權的重要性,因此參議員以州為單位,各州無論人口多寡都是定額兩席,全美50州共計100席。參議員任期一任六年,每兩年改選三分之一席次,同一州的兩席參議員基本上並不會同時改選。此次參議院改選的34席參議員中,共和黨(Republican Party)24席、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10席,民主黨改選席次較少的情況下,取得總席次過半的機率也較高。

民主黨將這次國會選舉的重點放在參議院,一方面是眾議院幾乎無過半可能,另一項原因是參議院掌握包含國務卿、大法官、內閣閣員、駐外大使等人事同意權;由於希拉莉(Hillary Clinton)獲勝的可能性很高,民主黨勢必要掌握參議院多數,讓未來民主黨的政府人事審查能夠順利進行。

依照目前民調,民主黨確定會在參議院席次有所成長,關鍵在有沒有辦法一舉過半。民主黨在參議院的頭號大將,是出身內華達州(Nevada)、已經五連霸的瑞德(Harry Reid),但這位德高望眾的參議院少數黨領袖,宣布今年不角逐連任並選擇退休,讓內華達州成為參議員的激戰區。民主黨若想在參議院過半,除了固守內華達州在內的現有席次之外,還必須向共和黨的版圖攻城掠地五席以上。

民主黨有望在印第安納州(Indiana)、伊利諾州(Illinois)與威斯康辛州(Wisconsin)翻盤,剩下的幾個激戰區就是觀察的指標。參議員的關鍵選區,其實和總統選舉的搖擺州有很高的重疊性,現階段共有五個參議員的激戰州:內華達州、北卡羅萊納州(North Carolina)、新罕布夏州(New Hampshire)、賓夕法尼亞州(Pennsylvania)與密蘇里州(Missouri)。

若將總統選舉與參議員的民調交叉比對,即可發現共和黨的危機可能比想像中嚴重。這五個參議員的激戰區,起初共和黨全部都佔有優勢,對比特朗普(Donald Trump)在這些地方的膠著選情可說是天壤之別,究其原因是共和黨將總統與國會選舉脫鉤,導致民眾「分裂投票」(Split-ticket Voting)的傾向十分明顯。

1988年老布殊(George H. W. Bush)當選總統,使共和黨連續三屆執政,此後再也沒有單一政黨能夠連續贏得三屆總統選舉。今年的大選對民主黨其實相當不利,縱使奧巴馬(Barack Obama)民調不低,但「鐘擺效應」也在2000年讓民主黨的高爾(Al Gore)競選時嚐盡苦果,因此今年民主黨在國會席次的表現也會隨著總統選舉的擺盪而有所影響;由此觀之,共和黨操作分裂投票其實是相當高明的手段,讓投不下特朗普的民眾能把票投給共和黨的國會議員候選人。

然而,特朗普一連串荒腔走板的發言與醜聞,讓共和黨積極操作的分裂投票逐漸失靈。眼下五個參議員激戰區,特朗普只有在密蘇里州穩定領先希拉莉,但差距已經大幅萎縮;即使希拉莉「電郵門」事件再起,卻未對民主黨參議院選情構成威脅,反倒是特朗普幾乎壓垮共和黨的參議員候選人,才會導致民主黨有機會在參議院逆勢成長。

目前共和黨的參議院選情相當悲觀,即使兩黨打成50:50的平手局面,對民主黨來說仍然是一大勝利。《美國憲法》明文規定,由美國副總統兼任參議院議長,在參議院的投票結果是平手僵局時能夠投下關鍵性的決定票。在民主黨可望贏得總統選舉的情況下,參議院席次即使平分秋色,優勢仍然在民主黨身上。

眾議院仍是共和黨天下,原因在人口普查與地方選舉

雖然民主黨在參議院的選情較為樂觀,但在眾議院就相當險峻。美國聯邦眾議院共有435席眾議員,任期一任兩年,議長由多數黨推選。各州席次按人口多寡均分,且保障各州至少有一席,目前以加利福尼亞州(California)的53席最多,懷俄明州(Wyoming)等七個州因人口較少而僅有一席。由於民主黨目前僅有186席,要再贏得32席才有機會過半,難度相當高,因此眾議院評估仍然會是共和黨的天下。

民主黨從2010年開始,已經連續輸掉三屆眾議院選舉,這次即便有特朗普影響選情,但共和黨仍然在眾議員選舉有明顯的領先優勢,其原因就必須討論一直以來都被外界極度忽略的州長與州議會選舉。

美國從1790年開始,每隔十年舉行一次人口普查,這在政治意義上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進行十年一度的眾議員選區重劃。各州應選眾議員在一席以上時,就會面臨到選區重劃的問題,而重劃權落在各州州政府或州議會,聯邦政府無權過問,這就讓地方政府在選區重劃時掌握關鍵權力,進而影響該州長達十年的政治版圖走向。

被忽略的州長與州議會,民主黨難挽眾議院席次

美國各州議會比照國會,採行參、眾兩院制,其中僅有內布拉斯加州(Nebraska)是比較特殊的一院制設計,故全美總計有99個地方議會。除了路易斯安那州(Louisiana)、密西西比州(Mississippi)、紐澤西州(New Jersey)、維吉尼亞州(Virginia)、阿拉巴馬州(Alabama)與馬里蘭州(Maryland)的兩院,以及密西根州(Michigan)參議院等13個議會沒有改選之外,其餘86個地方議會將在這次大選一併改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