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看足球,是他們一生難得的快樂時光:戰火下的世界盃,巴勒斯坦難民忘卻苦難的精神出口

看足球,是他們一生難得的快樂時光:戰火下的世界盃,巴勒斯坦難民忘卻苦難的精神出口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世足賽讓我們暫時拋開生活煩憂,但是對巴勒斯坦的難民而言,足球可能是他們生命中唯一的快樂。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在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對戰泰國的會外賽中,興奮的巴勒斯坦球迷正在幫自己的代表隊加油。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晚上回家打開電視,看一場如火如荼的世界盃足球賽,是否總是讓你暫時忘記日常生活的繁忙,痛快地宣洩一番?根據BBC記者Julia Macfarlane的親身經驗,她表示在黎巴嫩首府貝魯特最大的巴勒斯坦難民營「巴拉傑赫」(Bourj el Barajneh)觀看世界盃,可能是全世界最好的選擇。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在貝魯特的難民營中,一戶巴勒斯坦父子正為了自己支持的德國隊加油。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巴拉傑赫是位於都市中的貧民窟,這裡居住著3萬名沒有國籍的難民,多數的難民是來自巴勒斯坦的遜尼派穆斯林。在難民營外有許多士兵扛著M16自動步槍,監視人們的出入;而在難民營內,則有非正式的委員會、民兵組織各自劃地為界,控制著黑市。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巴勒斯坦難民們正在隔絕難民營與黎巴嫩的牆上收看紀錄片"Goal Dreams",這部片子紀錄了巴勒斯坦國家代表隊準備世界盃會外賽的過程。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然而,在本屆世界盃巴西迎戰喀麥隆的當晚,Julia來到巴拉傑赫難民營,看到的卻不是愁雲慘霧的悲慘世界,而是興高采烈的足球賽街頭派對。幾家臨時咖啡館搭建在物資貧瘠的難民營土地上,架起了大螢幕轉播著足球賽,男人、女人和孩子們席地而坐,螢幕的光映照著他們滿臉的笑容。

Photo Credit: corbis/達志影像

巴勒斯坦國家代表隊的球員,和他家鄉的人民一樣熱愛著足球。Photo Credit: corbis/達志影像

然而,巴勒斯坦的足球代表隊卻從未踢過世界盃會內賽。巴勒斯坦足球協會雖早在1952年便成立,但由於當時的巴勒斯坦並不是國際承認的獨立國家,足球隊也未被世界接受。一直到1998年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成立,國際足球協會才接納巴勒斯坦足球協會成為正式會員,授予參與國際賽事的權力。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一位巴勒斯坦少年,拿著心愛的足球站在一堵牆之前。這座牆是由以色列人所建成,據稱是為了防止巴勒斯坦人的攻擊。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然而,由於巴勒斯坦與以色列之間關係惡劣,以列色曾不只一次阻撓巴勒斯坦足球隊出境參加國際比賽;2007年亞洲盃外圍賽,巴勒斯坦在最後一場賽事對戰新加坡,也因為被以色列阻撓隊員出境而棄權。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以色列軍隊在巴勒斯坦難民聚集地加薩走廊的空襲,對難民來說是司空見慣的事情。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正當巴勒斯坦難民們目不轉睛地看著足球賽,遠處突然傳來一聲巨響,淹沒了所有的加油聲、哨聲與號角聲。Julia隨著她的導遊阿邁德返回咖啡館,發現大螢幕上開始播放當地的新聞頻道,不再轉播足球賽;而人們臉上的笑容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無聲的凝重。

新聞中的主播表示,一名自殺攻擊者開著裝滿炸藥的奔馳車撞向警察的檢查哨。「啊!」所有巴勒斯坦的難民們一起長舒一口氣,阿邁德沉痛地說,「每次出了這樣的事,我都禱告,千萬不要是巴勒斯坦人。」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中東地區種族衝突和宗教戰爭的危險,讓許多人對巴勒斯坦難民營唯恐不及。但是,在觀看足球賽的這一個晚上,難民營是巴勒斯坦人眼中難得快樂的地方。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幸好,這次的攻擊者不是巴勒斯坦人,而是一名單獨行動的敘利亞人。不久之後,難民營街上的大螢幕再次開始重新轉播足球比賽,只是狂歡的人群們像洩了氣的皮球,無可奈何的人們再次將目光轉回足球比賽,彷彿世界盃能讓他們暫時逃往另一個世界。

巴勒斯坦難民營:回不去的家園、出不去的圍城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以色列軍隊的坦克入侵加薩走廊,手無寸鐵的巴勒斯坦難民只能選擇逃跑。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自古以來,無論是猶太人或是阿拉伯人,都將巴勒斯坦視為自己的固有領土,並不惜為此訴諸武力,埋下衝突的種子。直到1947年,聯合國181號「巴勒斯坦分治決議」將原屬英國管轄的巴勒斯坦的多數土地給予了猶太移民,猶太移民們建立了以色列。

(推薦影片:誰的應許之地?6分鐘動畫讓你看懂超過60年的以巴衝突始末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親友們不捨地抱著在加薩走廊襲擊中過世的巴勒斯坦青年;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不斷互相攻擊,在這裡除了戰爭,幾乎沒有別的語言。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在以色列成立後,接連發生了大規模的以阿戰爭,使得將近400萬名原本居住於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淪為全球最大的難民群體,難民們逃往當時由約旦控制的西岸、埃及控制的加薩走廊及黎巴嫩、敘利亞、約旦和更遠的地方。其中,以色列在1967年的「六月戰爭」,進一步佔領了聯合國決議劃歸給巴勒斯坦人民的所有土地。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為了援助難民,聯合國於1949年12月8日決定建立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UNRWA)。戰火使得位於敘利亞的Yarmouk難民營一度與外界斷絕聯繫,難民只能依靠燒家具取暖度日,在宣布停火後,數以萬計的巴勒斯坦難民湧入聯合國救援處等待領取救濟。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