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被霸凌的經驗讓我以為:如果事情沒有好轉,那就是我不夠低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面對霸凌事件會感到特別困難棘手,因為我們同時要面對內在現實(渴望人際連結)與外在現實(環境難以在短時間內有所調整)的矛盾衝突,孩子還沒有能力可以選擇或改變,因此需要父母與師長的協助。
文:桃樂絲(Dorothy)
我是一個諮商心理師,我曾經被霸凌。
那是國中的事情。當時,班上沒有同學敢跟我說話,因為有人放話說誰敢跟我講話就等著一起被全班排擠,我的桌椅上經常佈滿腳印,或是被推歪斜倒在教室角落,書包內的東西偶爾會被丟進垃圾桶,14歲的我根本不知道發生了甚麼事情,或者該怎麼處理這樣的事情,我只知道,如果大家都討厭我,可能是我真的有哪一件事情沒有做對做好,所以我盡可能地表現出謙恭溫順,把握每一個互動機會笑臉迎人,因為我想要有朋友、想要被喜歡。
但是情況越來越糟,過了幾個禮拜,同學看待我幾乎到達無法相容的程度。原先只是班上的女生對我冷嘲熱諷,後來連男生也加入了,僅僅只是我經過他們的眼前,我都能聽到他們用極其卑劣的文字羞辱我、用髒話罵我,所有被迫分組、被規定要參與的公眾事務,我的聲音永遠都被質疑扭曲挑戰誇大。我放棄了在這個班級裡存活下去的意念,轉而向其他班級尋求人際連結。
每一節下課,我總是跑到別班去找朋友說話,直到上課才回來,可是我不敢告訴朋友我正在經歷的事情,也不敢告訴老師、父母,我怕自己更被討厭,更怕在所有人都看不見我的時候更被排拒。直到有一天中午,我依例帶著便當和別班朋友一起用餐聊天,回到班上時,大家已經趴在桌上進行午休,而我的桌椅卻被搬到原本垃圾桶的位置,那瞬間,我假裝自若、假裝開朗的神經線突然崩裂,無法控制的眼淚終於嘩啦啦地拚命湧現,這是我第一次認定自己是被欺負了、被攻擊了,感覺到深深的傷心及委屈。
我轉身跑進校園,想要找一個沒有人能看見的地方好好宣洩一番,但是內在的恐慌焦慮太多太大,我看著這個不算小的學校,打從心底的感到寂寞絕望-沒有地方足夠涵納我的不安,沒有人可以幫忙我收拾我的不安。
我不記得自己是用怎樣的意志或心情撐過那段歲月,國二那年的聖誕節,我意外收到班上一個女生的卡片,那女孩是意見領袖,幾乎和所有的人交好。卡片上寫著:「覺得對你很抱歉,我對你做了很多很過份的事情,可是你沒有計較,還願意跟我們一起玩,希望你能收下我的道歉,讓我當你的朋友。」這張卡片為我的國中生活畫下了一道分界線,在那之前我是眾矢之的,在那之後我被全班歡迎,彷彿是種彌補般,我總是被推選當班長、風紀股長或是其他需要為同學爭取權益的重要幹部。
這可能是所有霸凌故事裡面,所有人都樂見的happy ending,但是接受和解以後的我並沒有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當我成為一個助人工作者,再回過頭整理這段經驗,我發現這故事從此教會了我「逆來順受」、「委曲求全」,如果事情沒有好轉,那就是我不夠低下。
很多年以後,我仍然會被一個惡夢驚醒-我在我的房間睡著,所有經過我房間的人都會隨意入內使用我的物品,我醒來後看著大家的來去自如,感到無比的生氣,卻更害怕破壞人際關係的不敢出聲制止,於是我假裝睡著。

我面臨的困境是:每當我感覺到被侵犯,首先做的事情是檢討、譴責自己,我把「拒絕別人」跟「被人遺棄」畫上等號,不敢使用憤怒的權力。內在反覆經歷著想當一個被需要的濫好人、真實的負面感受永遠都在事後才浮現而變得難以處理;在親密關係裡重覆上演著喜歡在工作上有絕對主導權的人,即使在很久以後我才發現:我眼中所見那樣的人,不過是投射著再次被排拒在群體之外的焦慮-我在尋找浮木,為了確保自己不再被孤立,甚至允許他人極其粗糙的對待我。
沉默受害者的心理歷程經常使得其他生活面向也淪陷成為受害角色,慣性且過度的反省是一種自我攻擊,憤怒情緒真正的功能是為我們拉出一條保護線,沉默受害者往往困難使用憤怒情緒來為自己發聲,但是憤怒的感覺仍然會存在,情緒無法流動的結果可能是一次性的爆發劇烈衝突,其後果將使得當事人更畏懼開啟憤怒的力量,或者轉向更深沉的壓抑,對自己設下難以企及的超完美的標準,實際上卻是吞下被霸凌時外界所有非理性的指責聲音,我們變成另一個霸凌加害者,用嚴苛無情的態度持續霸凌自己。
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面對霸凌事件會感到特別困難棘手,因為我們同時要面對內在現實(渴望人際連結)與外在現實(環境難以在短時間內有所調整)的矛盾衝突,孩子還沒有能力可以選擇或改變,因此需要父母與師長的協助。
但是當我們已是成人也面臨霸凌時,成人的優勢是比孩子更多了選擇空間與自我負責能力,我們得到一個機會可以更進一步認識內在現實,如:是甚麼讓我們願意留在這個不友善的環境裡?深度的覺察能幫助我們開展出一個心理空間進行沉澱、對話,不被情緒迷惑,當我們釐清內在的混亂,外在的失序也將開始明白清朗。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最新發展:
Tags:
2023迎向雲端浪潮,掌握職場躍進方程式,培養雲端硬實力就在此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未來,「雲端」將成為企業運作過程不可或缺的數位競爭力之一,而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WS即將於2月23日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免費傳授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並幫助參與者認識雲端、學習AWS提供之上百種的免費雲端服務。
回首2022年來勢洶洶的數位轉型浪潮,數據運算、資料儲存、提升安全性等雲端技術早已成為企業製程最佳化、擴充業務規模、創造價值的重要利器,而在新的一年中,數據分析公司也指出,整合AI分析平台上雲不只能有效降低部署時間、減少人力成本,亦是在可見的未來中,提升商業價值、邁向永續轉型的科技大勢。因此,許多企業也延續轉型浪潮餘波,積極導入大數據、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等進階數據科技,並搭配各式雲端服務來強化企業內部運轉效能,迎戰全新的市場挑戰。
數位革新不落人後,AWS助您入門雲端
當「雲端」從產業發展、轉型的熱門關鍵字轉變為2023年不分產業別,都有強烈需求的職場必備硬實力,每一位在產業中耕耘奮鬥的從業人員、或是初入社會職場的新鮮人,又該如何提升自我,加緊腳步跟上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數位革新呢?
好消息是,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mazon Web Services(AWS)即將於2023年2月23日的下午2點至5點,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AWSome day),透過專為雲端新手設計的一系列實用入門課程,一步步帶領大家了解雲端技術以及AWS服務。
專業講師彙整雲端精華,基本服務、創新應用一次滿足
AWS線上雲端培訓日是針對雲端新手所量身打造的免費入門實用課程。課程內容由AWS的資深業務發展經理KC Liang,以及AWS技術培訓師Stanley Huang共同帶領,兩人將從雲端趨勢、技術概念、產業應用等角度逐一介紹,並透過深入淺出地介紹及示範儲存、資料庫管理、運算和網路、資訊安全等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以及AI機器學習、區塊鏈、5G及衛星通訊等熱門創新服務,讓您即刻上手AWS高達100多種的免費服務。

課程結束後,除了獲得AWS提供的培訓證書、養成雲端技術能力,亦能了解如何透過雲端服務掌握市場優勢,所以無論是對雲端服務感興趣的新鮮人、企業或資訊相關的高級主管,還是擁有豐富開發經驗的工程師或技術人員,AWS線上雲端培訓日都能為您建立雲端技術概念、拓展應用視野,為個人或公司帶來正面性的影響。
更棒的是,AWS線上雲端培訓日不只開放免費報名,凡完整參加並填寫會後問卷的參與者皆可參加抽獎,有機會將Air Pods(第三代)與AWS客製露營燈免費帶回家!此外,若您是新用戶,在活動前註冊AWS免費帳號並填寫贈品申請表單,還能直接獲得「AWS不鏽鋼智慧型保溫瓶」,歡迎點此了解更詳細活動規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