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大選「勝者全取」的選舉人票制,回顧「計票」的演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作者以數學角度,分享美國總統選制人票制的演變。
四年一度的美國總統選舉又到了,在香港,大家討論比較多是候選人的醜聞、政綱及辯論表現等等,可是,背後更重要是候選人如何從部署在「選舉人票」的規則中獲勝。在2012年,美國總統選舉是相當緊湊,雖然歐巴馬(Barack Obama)的得票率只是51.1%,但在選舉人票的得票率卻高達61.7%,看似輕鬆地擊敗了羅姆尼(Mitt Romney)。美國的總統選舉制度是以選舉人票(Electoral vote)方式選出,每個州都會有一定比例的選舉人票,而候選人只要在某州份得票最高,就能全取該州的所有選舉人票,即我們俗稱的「勝者全取」(winner-take-all)。不過,究竟選舉人票的分布以什麼準則,每個州份該拿多少選舉人票,大家卻比較少留意及討論。
建國由無到有,當年美國如何苦思選總統
1787年美國國內最大爭議之一,是如何選舉總統,曾有四種不同方案,包括:由國會間選、各州州長間選、全國人民直選及選舉人票制度選出。在剛開始討論時,州長間選及全國人民直選就已經被否決了。最後在談論到對總統的彈劾權時,他們認為應該將行政及立法部門分開,兩者互相獨立,所以採納了選舉人票制度,而不是由國會間選。
在現時美國總統選舉的制度,選舉人票共有538位,包括100位參議院(United States Senate)議員、435位眾議院(United State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議員及3位哥倫比亞特區(即俗稱華盛頓特區,Washington, D.C.)。美國參議院不是以人口比例作分配,而是50個州自動獲分配2個席位。值得討論的部分,就是眾議院代表及哥倫比亞特區(即俗稱華盛頓特區,Washington, D.C.)合共438個選舉人票的分布,以什麼的數學模型去分配,就值得大家討論。
18世紀的美國,人口分布極不平均,多數集中在近岸經濟繁榮的城市。如果以人口比例作分配,當時有部分州份會一張選舉人票都分不到。當時的設計為了保障小州份,即使人口不足,都會最少獲分一席(不計參議院那兩席),避免候選人過分傾向大州或人口較集中的城市。
總統否決了對家鄉不利的選舉人票方式
在1792年,美國國會通過了第一個的分配方式——Hamilton’s method,但被當時的總統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否決了,亦是美國總統歷史上第一次使用了否決權。否決的原因是,這種編配方法會令到華盛頓的家鄉——維吉尼亞州(Commonwealth of Virginia)不利,由可以獲取19席,變成只得18席。於是,時任國務卿、後來成為了美國第三任總統的湯瑪斯·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提出了另一種分配方法——Jefferson’s method,國會通過之餘,更獲得總統同意,因可以令維吉尼亞州得到19席選舉人票。這個分配選舉人票的方式就由1800年的總統大選開始沿用,直至1832年。
在1832年的美國總統選舉,經計算的紐約州(State of New York)的議席比例為38.59,議席數目理應在38與39之間。但當年的計算方法卻使紐約州得到40席,全因Jefferson’s method是對大州份比較有利。於是,當年的總統參選人,亦是雙料議員(參眾兩院)丹尼爾·韋伯斯特(Daniel Webster)發現這個問題,向國會提交議案,以另一種計算方法-Webster’s method去作出分配,令到小州份在計算餘額時可以佔優,國會最後在1842年通過,在1844年總統選舉開始使用。
保障小州的角力,觸發細緻探討計票的選舉演變
在1942年,阿肯色州(State of Arkansas)的議員發現,以由數學家愛德華亨廷頓(Edward Huntington)及統計學家約瑟希爾(Joseph Hill)發明的計算方法——Huntington-Hill’s method,可以從另一個大州密西根州(State of Michigan)手上拿多一席,所以他們以更保障小州份為由,向國會提交法案。在1940年的總統大選,密西根州是支持共和黨,阿肯色州是支持民主黨。於是,當時控制國會的民主黨,便支持這個議案,令到這個計算方式沿用至今。
以下便會舉簡單例子,嘗試說明不同計算方法的分別,及為何他們會令大州份或小州份佔優。假設我們有一個國家,有A、B、C及D四個州份,人口分別為5900、2600、1600及700人,國會有12席。

不論任何的計算方法,所有州份都最少會獲分議席下限(Lower quota)的數目,所以State A、B及C會先分別獲分派6、2及1席。雖然State D的比例沒有達到1席,但因確保每個州最少有1席,所以State D因此亦得1席。那麼有10席已經分配好,餘下的2席就需要按他們的餘額作分配。不同的方法相異的地方,就是在計算餘額是,以不同的除數(Divisor)去計算餘額,以致在分配席位上,出現不同的結果。



根據上述的例子,Jefferson’s method明顯比Webster’s method及Huntington-Hill’s method,對大州是更為有利。因Jefferson’s method會令到人口較多的State A得到多一席,而另外兩個方法卻可保障小州State C可多獲一席。那麼為何Huntington-Hill’s method會比Webster’s method更令小州份得益呢?就需要比較他們的除數了。
【一圖看懂】HCG免治馬桶:全新電解除菌水潔淨科技,全方位抗菌守護屁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居家清潔馬桶,總是讓你覺得繁瑣又疲累嗎?每天如廁的馬桶,清潔及抗菌能力可是比任何其它家具、家電更重要。選擇有效抗菌加上舒適的體驗節能的設計,就能讓你在家放鬆解放的時候,心情也一起上天堂啦!
根據BBC報導,在2010年時,英國舉辦了一次讓民眾選出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投票,其中抽水馬桶排行第九名,比引擎還高一名。
作為史上最偉大發明第九名的抽水馬桶,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的羅馬時代,從只是一個有排水系統的溝槽,到現代化的獨立抽水馬桶,我們觀察到除了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如廁時舒適度的要求之外,近年來更進化到必須具備可以主動去除病菌、維持整體潔淨的種種設計,畢竟馬桶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與身體親密接觸的家電,要怎麼讓人用得乾淨、舒服又健康,就是身為馬桶的使命。

電解除菌水,加碼抗菌超乾淨
每天都要和屁屁親密接觸的馬桶,清潔之餘還能主動抗菌、杜絕二次污染很重要。HCG免治馬桶的抗菌潔淨科技,與工研院產研合作全球首創電化學除氯技術可以將自來水電解之後,把氯轉化成無害氯離子形成的電解水,在清除污垢的同時,也達到除菌的作用,整個過程都無需使用任何化學藥劑或清潔劑;更棒的是,電解除菌水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動還原成自來水。乾淨、抗菌、安心、安全,討厭的壞菌不見了,也不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更多負擔。
全然的舒適體驗,屁屁最知道
每一次使用馬桶,你都花上多少時間呢?無論時間長短,HCG希望為每一次的如廁體驗,帶來純粹的放鬆和舒適。HCG使用全球唯一可促進微循環之生物能陶瓷材料製成座墊,能放射4-14微米遠紅外線光波,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預防久坐之後腿部痠麻。還有聰明的負離子循環除臭,一入座便感應啟動,不用擔心臭味擾人或自擾。
恆溫節能不浪費,對地球好對錢包更好
寒流來襲時,突然接觸到冰冷的馬桶座墊而被嚇一跳的感覺,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HCG免治貼心暖座功能,一坐下就好溫暖,搭載瞬熱式溫感水洗利用陶瓷瞬間加熱技術有效節能30%,不會因持續加熱浪費能源,也不會為了節能而忽冷忽熱,使用流動活水更為乾淨衛生。讓你在使用馬桶的時候,不管是肌膚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心裡的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最佳溫度。
前一陣子,公共廁所要升級成免治馬桶的議題,讓大家紛紛討論起馬桶該有哪些先進設計,才能讓人用起來舒適又安心。其中最多人在乎的,莫過於馬桶的清潔問題,HCG免治馬桶採用抗菌樹脂材質便座,免除衛生隱憂,如座更安心舒適,第二道清潔防護,利用電解除箘水,自主清潔、抗菌,整體材質都通過SGS檢驗測試,有效抗菌程度高達99%,再加上唯一落實全機台灣在地生產製造,不混充國外代工的高保障品質,全方位提升衛生標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HCG免治馬桶,就是新世代家庭中,守護屁屁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