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所有參與肝炎疫苗注射的小孩!」──讓台灣名留醫史的肝炎聖戰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曾有那麼一段時間,八成以上的台灣人皆感染過B型肝炎病毒,其中每五個人中可能就有一人終身帶原,每年更約有一萬多人死於肝病。這樣有如「國病」般的詛咒,激發了台灣醫界的有志之士與外國團隊向這個「頭號殺手」宣戰。
在二十世紀曾有那麼一段時間,有八成以上的台灣人皆感染過B型肝炎病毒,其中每五個人中可能就有一人終身帶原,每年更約有一萬多人死於肝病。這樣有如「國病」般的詛咒,激發了台灣醫界的有志之士與外國團隊向這個「頭號殺手」宣戰。這一段醫界、學界、民間,以及政府部門相互合作,眾志成城戰勝B型肝炎的成果,讓台灣揚名國際。
然而,二十一世紀的今天,B型肝炎的陰霾不再壟罩台灣,我們也忘記了發生在過去的那場公衛之戰,不知道曾有一群人,以一己的青春或擔當做賭注,才換來我們對B型肝炎的解脫。
民國85年8月15日中午,菜色雅致聞名台北的馥園餐廳一間包廂裡,十個人團團圍坐在一張大圓桌。這群人有男有女,年齡從四十幾到八十幾不等,看起來像是某種老友重逢的聚會,大夥熱絡的相互問候。
美酒、佳肴,配上想當年,眾人都有些醺醺然的快意,不覺相邀舉杯。他們在祝賀什麼呢?不是健康快樂,不是升官發財,而是一句發自內心的:
「讓我們敬所有參與肝炎疫苗注射的小孩以及他們的父母!」
老戰友馥園重聚
圓桌主位坐著的正是退隱政壇多年的李國鼎,其他九位賓客則是曾經或目前依然投身肝炎防治計畫的研究者。他們分別是已退休的羅光瑞,返美定居多年的畢思理、黃綠玉夫婦,以及正值研究高峰的陳定信、許須美夫婦,張仲明、胡承波夫婦,張美惠和羅時成。很可惜,台灣肝炎泰斗宋瑞樓、長庚廖運範當時人在國外,沒法參與這場由李國鼎臨時邀約的B型肝炎防治十年有成迷你慶功宴。
十二年前,由他們全力推動、並曾引發社會爭議的B型肝炎預防注射計畫,如今已完成第一期的十年計畫,可以進行一次全面性的總評估了。而當年引發強烈爭議的論點,不再需要他們出面辯解,自有紮實的評估數據為他們「說話」。
第一個評估項目是注射率。民國73年7月到83年6月,十年期間共有二百六十多萬名孕婦接受B型肝炎檢驗,受檢率高達百分之八十。在高危險群方面,有十五萬二千多名e抗原陽性產婦的新生兒,施打過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注射率為百分之七十三;至於B型肝炎疫苗注射,則約有九百二十萬人次,其中,第一劑疫苗注射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五,最低的第四劑疫苗也有百分之八十的高注射率。
接下來,是最重要的疫苗成效評估。衛生署針對全省六歲入學前兒童抽樣調查顯示,實施新生兒全面B型肝炎預防注射前,B型肝炎帶原率為10.5%,實施後,則降為1.7%。
另外,台大醫院張美惠、陳定信小組曾針對台北市城中區做過非常嚴謹的區域研究調查,也得到很接近的數據。張美惠小組在1984年,剛好趕在B型肝炎疫苗預防注射實施前,做過一次調查,建立起B型肝炎帶原率為10%的這條基準線,然後每隔五年,再進行一次調查,估算施打疫苗後的預防效果。
1989年,第一個五年後,二歲以下孩童,帶原率降為1%至2%;1994年第二個五年,也就是計畫實施十年後,十歲以下孩童帶原率降到1.5%以下,其中最令人興奮的是,八歲以下兒童帶原率更是低到小於1%,與北美、西歐及澳洲等B型肝炎低感染地區相當。
1996年,著名的《美國醫學會期刊》接受了這份調查研究,張美惠很欣慰的指著圖表:「因為我們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個有這樣成效的國家。可以看到,帶原率從以前的百分之十左右,變成現在的百分之零點幾。」
世界衛生組織也在1993年,正式將B型肝炎疫苗列入官方推薦注射的疫苗,而台灣這套預防注射計畫,也成為領先全世界的B型肝炎疫苗注射模式。



名留醫史的戰果
回顧十多年前,榮總羅光瑞甘冒大不諱,和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畢思理、李慶雲一塊兒率先在國內進行B型肝炎疫苗臨床試驗時,心底最大的期盼莫過於,台灣臨床肝癌病人在四、五十年之後,可望大幅減少。只不過,羅光瑞當時心想,在自己有生之年,恐怕是看不到這一天的。羅光瑞料錯了。這一天提早在十三年後來臨,雖然只是一次比較小規模的預演,畢竟也讓他得償所願。
1997年6月26日,臨床醫學界最富權威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登載了一篇由台大小兒科教授張美惠領銜的論文,名稱叫做〈台灣全面B型肝炎預防注射與兒童肝細胞癌之發生率〉。這項研究發現,經過十年的B型肝炎疫苗預防注射,果然已經降低了兒童肝細胞癌的發生率。
這篇由台大、榮總、長庚、馬偕協力完成的論文,是根據全國癌病登記(包括一百四十二家醫院)、台灣兒童肝癌研究群(共有十七家轉診中心)以及死亡登記的資料,以1984年我國全面實施B型肝炎預防注射為基準年,統計兒童肝細胞癌發生率的變化。他們發現,1974到1984年間出生的兒童(未接受新生兒B型肝炎預防注射者),在六到九歲時,肝細胞癌發生率為每十萬人0.52例;反觀1984年到1988年間出生的兒童(接受新生兒B型肝炎預防注射者),發生率則降為0.13例。
在學術成果發表的記者會上,張美惠興奮的指出,這項兒童肝細胞癌發生率的變化,可以當成台灣肝癌發生率的指標,未來將顯示在成人肝細胞癌的罹患率變化上面。1997年6月26日的這場記者會,台大醫學院精銳盡出,校長陳維昭、肝炎研究中心主任陳定信、流行病學研究所所長陳建仁,全都出席了,顯見學界對它的重視,有別一般泛泛的成果發表會。主要原因是,這項研究的意義不只在於,國人未來將可擺脫長期纏鬥不休的肝癌殺手;它在人類醫學史上還有更重大的含意與突破:人類首度證明,可以用疫苗來預防癌症。展望未來,還有許多組「病毒與特殊癌症相關」的研究,可以依循「B型肝炎和肝癌相關」的模式,利用疫苗來防癌。
有句老話說得好,有誰記得第二個想出相對論的人?科學界是一個只有冠軍的競技場,而「防癌疫苗」這麼重要的領域內,竟然給台灣搶到了第一的桂冠。

陳培哲分析,肝炎研究在全世界生物醫學領域的地位,一向是邊陲中的邊陲,不是先進國家的重點;然而,這項「疫苗可預防癌症」的研究,擺在世界生物醫學領域中,不論由哪一個角度衡量,絕對都是主流中的主流,是一則可以登錄在教科書上的學術成果。但是,陳培哲不客氣的指出,這項佳績並非台灣學術進步的結果,而是傾國之力完成的。
有錢加專制才成功?
Tags:
上廁所這樣的日常小事,其實是真正的人生大事—Panasonic溫水洗淨便座,呵護男性下半身的幸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說到男性如廁的問題,其實還真不少,像是便秘、擦拭不乾淨、甚至碰瓷等衛生問題,讓不少男性為之困擾。這次就讓我們透過醫師的角度來看看,面對這樣的問題可以如何解決?
根據世界廁所組織(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WTO)的統計,人一生大概要花三年的時間坐在馬桶上,而每一次上廁所時的體驗和品質,更是很大程度地影響了我們的情緒和身體健康狀況。
男性如廁的三大問題,你中了幾個?
對大部分的現代男性來說,好好上廁所幾乎算得上是種挑戰。舉例來說,便秘和痔瘡這兩大國人常見的問題,來自於作息不正常、缺乏運動、焦慮、飲食失調等生活習慣。但這些生活習慣,同時也是每天趕著通勤、開會,時常熬夜加班的男性們,必不可免的工作樣貌。在日積月累之下,便秘和痔瘡的困擾,常常就這樣默默地出現,想上不敢上,或者想上又上不出來,讓如廁成為生活中隱性的壓力來源。
此外,腸躁症也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問題。由於腸躁症有可能出現腹瀉的情況,也往往讓人擔心自己擦不乾淨、污物沾染到手上,留下令人不舒服的異味,成為許多男性的困擾。但是,如果因此以大量衛生紙反覆擦拭,除了留下垃圾,造成環境負擔之外,更有可能傷害脆弱的肛門肌膚,紅腫、破皮,甚至發炎、疼痛,同樣影響了生活的品質,造成心理壓力。
除了排便,男性排尿的問題也不少,例如近年來引起不小討論迴響的議題——男性尿尿,站著好還是坐著好?站姿的支持者認為,坐下的時候生殖器容易撞到馬桶圈,感覺很不乾淨,也不舒服;但是站著尿尿所造成的大量噴濺,不只沾染馬桶圈,甚至周遭的地板也要遭殃,最終需要花費更多心力去維持廁所的清潔與衛生,有些時候還因此造成家中成員的爭執。而且噴濺出來的尿液,也是細菌繁殖的最佳環境,如果不小心摸到加上抵抗力差,可能就會讓表皮有傷口的地方感染,實在令人頭痛。

好好上廁所不難,靠這招就夠
要改善這些男性如廁的問題,家醫科洪暐傑醫師認為,溫水便座是個好方法!以痔瘡為例,在臨床上的治療方法之一就是溫水坐浴,因為溫水可以很好地促進肛門口血液循環、減輕壓力,讓脫出的內痔回縮。而在如廁後,利用溫水便座來沖洗肛門,就如同溫水按摩般,一方面改善肛門附近的血液循環,同時減緩便秘、痔瘡帶來的問題。
至於如廁後的清潔,洪醫師則有「衛生紙乾擦不如濕紙巾擦,濕紙巾擦又不如使用溫水便座清洗」的建議。因為溫水沖洗,一來可以避免衛生紙反覆摩擦肛門所造成的傷害,二來也不怕糞便沾染到手,更不會造成後續環境衛生問題,一個動作就能擺脫令人不適的擦拭問題,真是要幫溫水便座拍拍手。
那麼男性尿尿是站著好還是坐著好?洪醫師建議道:「坐著尿尿除了避免尿液噴濺之外,其實好處很多,比方男性尿尿的時候,容易因為血壓改變而出現頭暈的狀況,站著很有可能因為頭暈而跌倒,但坐著的風險就相對低了許多。」但如果已經很習慣採取站姿,又不想因為尿液噴濺而造成家中成員困擾的男性,可以考慮裝設能在馬桶中生成泡沫的溫水便座。除了利用泡沫破壞水的表面張力之外,泡沫也能直接擋住反彈濺起的尿液,大幅阻止噴濺的情況。尿液不再噴得到處都是,廁所就可以更長時間的維持乾淨、衛生的狀態,同住的家人使用起廁所也更愉快。

在潔淨的溫水中,找回如廁的幸福感
Panasonic溫水洗淨便座,是解決男性如廁問題的專家,更是一家人廁所的守護者。360度噴灑泡沫所形成防護圈,包覆了馬桶內壁,能夠阻隔髒污、減少附著,讓尿尿的噴濺問題成為過去式,打掃起來更輕鬆。
既然說到打掃清潔,就不能不提到Panasonic貼心設計的一體式無縫不鏽鋼噴嘴,在使用者「著座後」、「使用前」,「使用後」等三個階段,都會自動進行清潔,從根部到前端徹底除污,強效抑菌高達99%;再加上與肌膚接觸的便座表面採用Ag+銀離子抗菌,符合日本SIAA嚴格的抗菌標準,即使是多人共用也很安心。

在使用者體驗上,Panasonic溫水洗淨便座採用先進的日本瞬熱技術,以快速節能省電的方式、提供不間斷的溫水,更設計了高達25種的洗淨模式,從水溫、水速、出水方式等,都能依照個人喜好調整,讓那些因為痔瘡、便秘或者腹瀉所帶來的疼痛、壓力,在自己喜好的溫水水流沖洗之下獲得改善,得到療癒的感受。

從裡到外,Panasonic溫水洗淨便座的體貼設計,就是要為所有使用者,提供全方位的舒適感。不想再讓上廁所成為困擾的男性朋友,請讓Panasonic溫水洗淨便座呵護你的需求,用全新的如廁體驗,扭轉你下半身的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