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陳德政專欄】靈魂深處是光線射入的地方-再見,柯恩

【陳德政專欄】靈魂深處是光線射入的地方-再見,柯恩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11月7日,就在美國總統大選的前一天,柯恩因癌症過世;這位高貴的戰士,漂亮打完了人生這場仗,臨走前,心願是把房間整理乾淨。

我已準備好死去。

-李歐納.柯恩(Leonard Cohen, 1934-2016)

今年10月初,這句讓人深感不安的話占據了各家媒體的文化版面,李歐納.柯恩是加拿大國寶級的詩人歌手,已高齡82歲了,事實上,他比貓王還早幾個月出生。10月底,柯恩即將發行最新專輯《You Want It Darker》,他在洛杉磯的住所接受《紐約客》雜誌訪問時,談起自己日漸衰老的身軀,發出這樣的感觸。

柯恩是備受樂壇與文壇敬重的人物,早在60年代改行當歌手前,便出版過幾本詩集和小說;他最具爭議性的小說《美麗失敗者》(Beautiful Losers),曾被形容為「加拿大史上最令人反感的書」(這無疑是一句出版社編輯求之不得的書腰文案),今年出版恰滿50週年。過去半個世紀,各種成就讓柯恩集榮耀於一身,以他如今的地位,以及年邁的歲數,實在不需要靠幾句危言聳聽的話替新專輯博取媒體版面了。

我們得到一個明確的訊息:他的健康每況愈下,《You Want It Darker》極可能是柯恩最後一張專輯。

AP_120514055223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2012年,Leonard Cohen領取Glenn Gould獎時,致詞結束後向台下致敬。

不到24小時,這則頭條就被另一件文化圈大事擠到次要版面去了-巴布.狄倫(Bob Dylan)獲頒諾貝爾文學獎。如果你是一名記者,一位偉大音樂人成為史上首位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的歌手,與另一位偉大音樂人宣告自己恐怕來日無多,兩者相較,哪一個比較具有新聞價值?

答案明顯是前者,因為那是現在進行式,後者則是尚未發生的未來式,當下不宜反應過度。況且柯恩其實把話說得很含蓄,他畢竟是個經典的紳士,凡事拿捏得宜,你很少看他進退失據的。

這兩起事件表面上似無關聯,純粹是時間點的巧合,卻蘊涵一種微妙的關係:在寫歌這件事上,狄倫向來視柯恩為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競爭對手;兩人也都是猶太人,宗教在他們的生命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尤其步入中年後,虔誠的信仰賦予他們強大的精神力量。

90年代中期,柯恩皈依禪宗佛教,遁入山裡的寺院隱居了五年,他在刻苦的環境中過著清心寡慾的和尚生活,法號是Jikan,意指「安靜之人」。你可在網路上找到他身穿袈裟、盤腿坐禪的照片,不過即使一身粗衣,柯恩仍會戴上帥氣的飛行員太陽眼鏡,那是老紳士的另一項堅持-任何時候都要穿著得體、有型有款。

狄倫獲獎的消息傳出後,不少人替柯恩抱不平,認為在詩詞造詣上,柯恩的成就是更高的。他是出了名的慢工出細活,不斷替文字推敲最正確的位置,幫旋律思量最妥當的走勢,一首歌可以足足寫上一年,直到自己完全滿意。此外,他也是出了名的大器晚成,33歲才發行首張專輯《Songs Of Leonard Cohen》,50歲才譜出那首膾炙人口的〈Hallelujah〉。

根據統計,超過兩百位歌手曾經翻唱過〈Hallelujah〉,其中也包括狄倫。最廣為人知的當屬英年早逝的傑夫.巴克利(Jeff Buckley)的版本,我自己則相當鍾愛Velvet Underground的團員約翰.凱爾(John Cale)的詮釋,他和柯恩同有一把又低又沉的嗓子,兼具磁性與感性。

90年代末,對生命已然有另一番了悟的柯恩拜別師父,重返紅塵俗世,在千禧年之初接連推出兩張回勇之作《Ten New Songs》與《Dear Heather》。照理說,他的歌手生涯走到這裡可以止步了,已是公認的傳奇,不妨專心養老,含飴弄孫去吧!若有閒情逸致或許再動筆寫部小說,重拾作家的身分。

然而,命運硬是不讓這金色的歌聲休息,不讓那些動人的曲目就此存封在唱片裡,由於經紀人侵吞了他所有的退休基金,為了生計,柯恩被迫重出江湖。當時他已十多年未曾上路巡演了,還記得如何面對觀眾嗎?老邁的身體頂得住嗎?

在2008到2013這五年間,憑著驚人的毅力和體力,70多歲的柯恩在世界各地進行了將近四百場演出,他馬不停蹄地趕著路,彷彿在與時間賽跑。每個夜晚,在不同的劇院裡,歌曲中的角色一一甦醒了-停歇在電線上的鳥兒振翅高飛,夢裡的蘇珊與希臘九頭蛇島上的瑪麗安,也再次墜入愛情的深淵,向他索討第一千個吻。

AP_968149295223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2008-2013年,Cohen儘管已屆70餘歲的高齡,仍然四處巡迴演唱。圖為2013年,他參與瑞士Montreux Jazz Festival時的表演。

新的旅行經驗帶給柯恩新的靈感,響亮的掌聲重新激起他的創作慾,包括《You Want It Darker》在內,柯恩在生涯晚期繳出了三張專輯,每一張都很精采。就這層意義上,樂迷也許該感謝那位貪婪的經紀人。

時序回到今年十月,專輯發行前夕,柯恩出席了一場小型聽歌會,陪一些樂迷和朋友一同聆聽新作。他似乎更顯削瘦了,仍穿著一襲優雅的西裝,雙眼依然炯炯有神。會後有媒體關切起他的健康狀況,柯恩回覆道:「前陣子我說已準備好死去,那是比較誇張的說法,我總是習慣自我戲劇化(self-dramatization),其實,我打算長生不死呢,我打算活到120歲。」

記者也不免問起他對狄倫獲獎的看法,柯恩說:「那就像替聖母峰別上一枚獎章,宣告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山。」

這是何其有智慧,何其寬洪大度的回應。

那場聽歌會卻是柯恩最後一次公開露面了,11月7日,就在美國總統大選的前一天,柯恩因癌症過世;這位高貴的戰士,漂亮打完了人生這場仗,臨走前,心願是把房間整理乾淨。

There's no one left to blame
I'm leaving the table
I'm out of the game

〈Leaving The 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