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自己的弱點都能勇敢克服,你們絕對比我更有可能改變世界

連自己的弱點都能勇敢克服,你們絕對比我更有可能改變世界
Photo Credit: Woody Lok CC BY ND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們怎麼稱呼那些應屆畢業生?怎麼稱呼那些升大四穿著不合身的西裝或套裝第一次進入職場的實習生?中國的說法是90後,台灣的說法呢?八年級生?學運世代?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最近開始與這些剛過20歲沒有很久的小朋友接觸,他們穿著近年來在台灣大舉展店的日式平價流行品牌,戴著漁夫帽來找我。我跟他們在我的辦公室裡面,或是外面的咖啡廳有過許多的談話,我每多喝一杯咖啡,就從他們身上多學到了一些東西。

在他們與我的談話當中,有近半數都提到了「改變」。

有一位女生,留著及肩的頭髮,臉上沒有畫什麼妝,話很少。她說她從小就是很乖的那種女生,對很多事情都沒有太多意見,也覺得應該可以這樣子平順的過一生。直到她去外面打工的餐廳,老闆指派她去餐廳外面發傳單招攬客人,從來不習慣對陌生人說話的她緊張極了。她漲紅著臉,抖著手拿著傳單,看著眼前來來去去的人群,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她領悟到了一個道理,不善表達與溝通會流失非常多的機會,她決心「改變」。

於是她去問有類似經驗的朋友,遞出傳單的時候該說些什麼。然後一直給自己心理建設,並且在搭公車、或是洗澡的時候不斷地練習著台詞。最終,她克服了對陌生人說話的恐懼,把老闆交代的事給確實的完成。

她最後跟我說,她知道現在的環境的確沒有以前那麼好,如果她還是用以前的慣性在思考的話,自己會一點機會都沒有。她希望自己可以持續加強溝通能力與膽量,讓自己在跟其他人溝通時,可以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是她會想要嘗試業務工作的原因。

我聽完之後在內心替她鼓掌了許久,送她出辦公室後我心想,我在她這個年紀的時候我在幹嘛呢?

有一位男生,帶著漁夫帽還留了點鬍渣,他就讀台灣最頂尖的大學之一,目前在報關行實習。他說他在實際接觸了許多工作之後,發現自己不想成為一輩子坐在辦公室裡面的人,所以他願意挑戰一下自己,接觸一下完全不同領域的行業。

他在跟我聊完之後還傳了訊息來給我,一樣的,他也提到了「改變」。

Photo Credit:  Woody Lok  CC BY ND 2.0

Photo Credit: Woody Lok CC BY ND 2.0

我發現現在的年輕一輩,除了自知之外還擁有我們所沒有的熱情。也許是我從事同一個行業已經四年,對於很多東西早已習慣與痲痹,但是我看到他們就會想起剛入行的自己,然後重新充滿能量。

或許他們的確有很多地方不足,他們沒有足夠的耐心、承受不住太多的壓力與挫折,所以不論是網路上或是我們主管私下聊天的時候,對年輕一輩通常是多所抱怨。50歲的那一代抱怨40歲那一代,40歲那一代抱怨30歲那一代,30歲那一代在抱怨更年輕的那一代。但是仔細地想想,年輕一代之所以會有現在的樣子,不就是活在那些所謂「有錢有權」的人所形塑出來的價值觀與社會中嗎?那他們不就是在抱怨自己所製造出來的產物嗎?

這對事情完全沒有幫助。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優點,身為主管的我們,應該看清楚員工的優點,然後提供資源補充他們不足的地方,讓他們順利的完成工作上的任務。工作上的任務完成了,才能繼續從中挑選比較突出的人繼續培養,然後這個世界才會被改變。

上一代的人用「好好唸書,找個穩定的工作」這個思維來框住我們,結果沒想到世界變化得太快,所以上一代趕緊叫我們去考公務員。終於有一天,我們這一代都知道我們被騙了,於是我們開始遍地開花的不服從,我們決定自己去改革體制。

更甚者像我,每次演講都一定會提到,千萬不要聽太多40歲以上的人給你們的建議,他們是生長在物價低、利率高的年代,我們是生長在資訊爆炸而且萬物齊漲的年代。今天如果喝醉了想回家,40歲以上的人可能會走出街口攔車或是請店家叫車,而我們可能會用台灣大車隊的叫車APP或是Uber,現在這個世界真的不是他們有辦法理解的。

給上一輩的領導者,不要給年輕人太多建議,而是要不斷的問他們問題讓他們去思考,並且用你們的人生智慧來引領年輕人,希望你們能夠清楚知道,世界要改變,你們應該把希望放在年輕人身上。

給下一代的新鮮人,記得你們的自知與熱情,你們要做的就是清楚自己的優點,然後果斷的作出決定,並且有耐心的去實踐。要相信自己的判斷,因為你們覺醒的比我們早,我真的覺得你們大多數人,比我這一輩、也比我的上一輩更有機會改變世界。

Photo Credit:  Woody Lok  CC BY ND 2.0

Photo Credit: Woody Lok CC BY 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