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教授拼業績,學生揹黑鍋?台大論文造假徹查相關師生

教授拼業績,學生揹黑鍋?台大論文造假徹查相關師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大研究生團體表示,每次論文造假事件,教授都被「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呼籲主管機關應該檢討整個高教制度,不要只抓研究生當「代罪羔羊」。

(中央社)

台灣大學生物化學所教授郭明良多篇論文,遭質疑違反研究倫理,波及共同掛名的台大校長楊泮池。校內學生發起連署,要求涉案者負起政治責任,立院今天質詢,預料也將成為焦點。

郭明良研究團隊多篇論文,遭學術論壇網站PubPeer質疑違反研究倫理。郭明良事後道歉並請辭台大教職,並全力配合調查。

郭明良有爭議的論文,有4篇波及共同作者、台大校長楊泮池。楊泮池日前召開記者會,強調4篇論文,有一篇在2008年便完成勘誤,2篇近期完成勘誤,剩下一篇,通訊作者也正在跟雜誌社要求勘誤中,「沒有一篇被retract(撤稿)。」

不過,風暴仍越演越烈,包括台大工會、台大研究生協會等團體,昨(20)日晚間發起連署,呼籲主管機關不要將研究生和助理當作相關事件的「代罪羔羊」,並反對強加額外的「學術倫理」課程,製造研究生困擾。

另外,上述連署還要求教育部與台大對論文事件徹底調查,設置獨立委員會,調查委員應迴避利益衝突,涉案教授應負起「政治責任」並懲處。

針對抄襲事件,立法院今日也嚴正批評。立委黃國書表示,近來的論文爭議是「制度使然」,讓聲望如楊泮池者,還是得量產論文,只為了向上交代、為了搶奪更多的補助款。

立委柯志恩也認為,論文事件牽涉到權力結構、勞力分配、研究態度的問題。台大並不是第一次出現相關爭議,有學者為了能源國家型計畫,涉及抄襲和冒用,她當時就批評台大作為學術龍頭,「是以身作則,還是以身作賊」。

立委張廖萬堅也批評,很多私校甚至在聘書中,要求新任教師每年有一定數量的論文產出,要求教育部去瞭解。

教育部長潘文忠在答詢時強調,教育還是以「求真求實」為宗旨,造假當然不可原諒,但頂大、教卓等計畫的正面影響,不應否定。


ETtoday報導,黃國書痛批,過去教育部將補助、升等、研究經費和SCI、SSCI綁在一起,大學教授為了生存將繼續冒著被抓的風險生產假論文,光是「五年五百億計畫」期間,論文數就在10年內翻倍,「但台灣高等教育影響力有提升嗎?」

黃國書今在質詢台問楊泮池,身為出包論文的掛名作者,需不需要負相關責任?楊泮池回應,對這次事件感到非常非常遺憾,但自己身為共同作者並無涉及造假,不過所有指導教授、研究助理和學生都應該接受調查。

台大研究生協會與台大工會於聯署中表示:

近幾年類似事件(論文抄襲、造假事件)所在多有,教授們為了生產更多論文以符合高教體制的評鑑,學生與助理成為最重要的勞動力來源;但當相關事件發生時,涉案教授卻往往只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徒留「教育問題」與「學術倫理」等枷鎖,拴在研究生與助理身上。

臺大作為「研究型大學」,研究生與助理、博士後研究員就成為最重要的底層勞動者。

但教授與大學一方面放任研究過程,另一方面又要求產出重大、足以登上期刊換取點數的論文來拼業績,正是造假事件層出不窮的溫床。

包括教育部、大學校方等主事者,對於教授、對於高教制度問題,都沒有做出應有的檢討!即便學生可能涉及其中,但是當前述造假的迴圈沒有被點破、主事者卻一味指責是學生個人的「教育問題」,妄想虛晃一招「學術倫理」課程便想了事、卻無能針對涉案教授與高教制度做出檢討。

我們不曾看過,教育部用同等的說法來約束教授;涉嫌其中的當事人出來指責學生更是天下奇聞!這也證明了,在相關事件發生時,沒有獨立的調查來釐清真相、也沒有應有的懲處,讓教授總能夠安然脫身,研究生與助理卻要為了體制、為了教授背起黑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