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的神仙方士:訪評蔡國強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作品最大的危險,不是火藥,也不是煙霧,最大的危險是成不了藝術。我其實就是個小男孩,只想做作品。
編按:蔡國強是中國著名的當代藝術家,他以火藥爆破及煙火為媒材手法的作品著稱,他曾擔任北京奧運開幕表演視覺特效總設計、APEC會議表演總設計,同時也是2011年台灣跨年煙火表演的設計者。網飛(Netflix)與金獎導演凱文麥唐諾(Kevin Macdonald)拍攝的蔡國強紀錄片《天梯-蔡國強的藝術》於2016年10月上線,應網飛與台北藝博會的邀請,關鍵評論網藝文版很榮幸與藝評家沈伯丞老師前去訪問,礙於藝術家蔡國強的緊湊行程,當天的訪問形式為三家媒體聯合訪問(Point、報導者、關鍵評論網藝文版),本文有別於傳統訪問,沈伯丞老師將蔡國強的作品評論、電影評論以及個人訪問,融合唯一,由於並非專訪,特此說明。
2015年6月15日凌晨4點50分,天未明前的冷藍色幽暗中,一個巨型的熱氣球牽引著繩梯般的結構,冉冉上升直到碰觸雲端的高,伴隨著倒數計時,蔡國強按下手中的引信,一道電流點燃串成了天梯的煙花,艷橘色的火花和霧白的煙襯著清晨冷藍天色,在空中畫出了一道直衝天際的亮橘色筆觸,疾馳而上的火光讓那短短的霎那,有了昇華(sublime)的浪漫感,在地面上仰視眺望火光的目光裡,有些帶著幾許自顧的驕傲;有些幾許流轉的喟嘆,還有些帶著幾許見證了一個傳奇的感動。
那一日,蔡國強完成了一項固執了20多年卻數次落空的未竟想像;隨著焰火竄流而上的煙花,蔡國強的手幾乎伸進了雲裡,儘管僅是如伊卡魯斯向太陽飛去的短暫璀璨,他的確締造了屬於自己和場所的傳說。「藝術本來就是無用的,」蔡國強接受訪問時,輕輕地說著。即便他口裡說的是「無用」,但蔡國強清楚地知道,正是藝術的「無用」讓藝術成了傳奇、神話,引人傳唱。
在Netflix所籌拍的紀錄片《天梯-蔡國強的藝術》裡的他,與訪談室裡接受媒體訪問的蔡國強,有些許不同,在紀錄片中,以始終無法實現《天梯》這件作品為敘事主軸,描述蔡國強的藝術生涯。蔡國強是中國著名的當代藝術家,他以「火藥」作為創作的主要媒材,使他的名字與爆破、燃燒、煙花畫上等號;和電影裡不同,現實的蔡國強,操著細細的聲音,偶爾吐出一兩句泉州話。
這次的訪問,像是抹去煙霧的黎明,讓人可以近一點的看清在他漫天煙霧作品中的身影。
焚書夜
《天梯》片中,蔡國強與女兒、妻子悠閒地話家常,他回憶起自己的兒時回憶,說起往事、一時哽塞,他不由自主地從泉州腔的北京話,轉成道地的泉州閩南語。他說起了父親在文革的夜裡焚燒藏書的往事,在鏡頭前蔡國強故作鎮定,或許是擔憂太過激烈的情緒會讓敘事走了調,強硬地收起眼裡的淚。
他這樣克制的性格,呈現何以蔡國強能在被他自己稱為:「節節敗退」的政府合作中,依舊讓事情順利走下去,而這略帶「膽小謹慎」的性格則是他繼承自父親。我問了燒了些什麼書?這時他提起父親狡黠的一面,他說:「 ….當然我爸爸也不是很老實的全燒了,例如他會在宋代的拓本後面抄上毛語錄。」
這種機巧的手段,也反應了蔡國強作品及其執行大型計畫時的靈活,在他與中國政府的合作作品,如:北京奧運開幕、亞太經合會開幕等重大活動中,以及全球各地邀請的大型創作中,我們總是可以看見那帶著機巧的妥協以及保持自我作品風格的特質。
於是他在巴黎可以試試《一夜情》,也可以利用滿載99隻疲累不堪的老虎、熊貓、駱駝、猩猩等組裝動物的福建漁船,在黃浦江外灘打造出《九級浪》,在這些大型的作品計畫中鮮明地展現著蔡國強其精巧地「美學」算計及其「秀場」效果。
- 2013年蔡國強應第12屆巴黎白晝之夜邀請,創作作品《一夜情》。
紀錄片中大部分的篇幅在描述蔡國強的藝術創作的發展軌跡,儘管全片以「家庭」為主線,但父親出現的少數幾幕(當時父親臥病在床)卻成了片子的點睛之筆,在訪問中,蔡國強補充了關於他父親的故事,他說:「父親是1949年中國解放後的古籍書店經理,他的收入全化成了一本又一本的善本珍藏,那些蘊含著傳統水墨、書法的善本紙頁,大多數卻在文革的夜裡,伴隨著火光化為青煙、灰燼。」
當火焰沿著手工紙抄的紋理蔓延,紙灰餘燼隨著青煙緩緩飄散夜空中,花火飽含著傳統文人的血淚,又帶著幾許璀璨的魔幻美感,那「霎那」即逝的美感諭示了藝術家對煙花的酖溺。文革也讓年少的蔡國強,亟欲逃離中國,就像是討海的泉州人,海的彼端存在著令人嚮往的天地,於是日本、美國乃至於世界,蔡國強在1980年代前往日本,在20世紀末其去到紐約,但航行者終有回航的期程,2015年6月15日海上的蔡國強回到了故鄉。
場域、風水與脈絡
2015年,為了實現《天梯》夢,他回到故鄉泉州找尋合適的場址,眼前那依舊質樸的漁港,他說了:「這是有神奇感的地方。」鏡頭記錄下他的眼神裡,懷舊、傷感又欣慰的複雜情緒。蔡國強在紀錄片中說到:「古時候的泉州這裡,因為風水師說了不好,所以才在這裡起了兩座塔…...太迷信了。」
「迷信風水」讓蔡國強對於場所的「神奇感」有著不同於他人的敏銳,訪問中他提及父親收藏的善本,除了古典經典外,真正吸引蔡國強的只怕還是那些充滿著神怪、搜奇的雜學奇譚,他說:「做藝術我知道自己是天才,所以我不看藝術的書,我喜歡的是那些哲學、社會、經濟學以及神神怪怪。」
Tags:
休閒路跑最佳拍檔!跑步教練的百搭經典推薦──adidas史上最輕Ultraboost Light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adidas推出經典跑鞋Ultraboost Light,將品牌經典BOOST中底科技再進化。本次邀請專業跑步教練實穿評測、細緻分析,帶您深入認識BOOST能量膠囊與各種跑鞋科技如何引爆能量,賦予它極致緩震性、舒適度與腳感回饋。
現代社會中,養成運動習慣、追求健康永續的生活,已成為許多人理想生活的想像。若仔細觀察,當清晨太陽沿著建築稜線緩緩升起,就能看見不少人換上輕便服裝,在健身房、公園或是馬路上,展開屬於自己的慢跑行程。不過,隨著越來越多人加入跑步運動的行列,網路上也越來越多關於「怎麼挑選適合自己的跑鞋」的討論。看著市面上從品牌、機能到產品定位琳瑯滿目的跑鞋產品,隨便一數都可以區分出十幾種類別,細緻的產品分類也反應出跑鞋多樣的使用情境。究竟跑步入門的初學者在選擇跑鞋時需要注意哪些部份呢?
談到跑鞋的挑選,這次我們邀請曾帶領過上千位跑步學員的跑團教練梁哲睿(Jerry),來和大家分享挑選時的細節與觀念,「不過就跑步入門者而言,從外型是否對眼、機能泛用與否,其實就能夠挑選出一雙適合於日常、運動場景來回轉換的全方位跑鞋。」哲睿教練說。這次,教練將從他多年的經驗出發,分別從中底科技、跑鞋性能、應用情景等不同角度,為大家體驗評測近期由adidas推出的經典跑鞋──史上最輕的Ultraboost Light!

BOOST科技10週年:承襲經典再「勁」化
「你實際上手,第一個感覺是變輕了。」哲睿教練說。Ultraboost Light不只是歷代Ultraboost中最輕的一雙,也是adidas十年來各項跑鞋科技的心血結晶;其中,一顆顆酷似保麗龍的能量膠囊「BOOST顆粒」,更在這一代迎來輕量、回彈的全方位突破。關於BOOST科技的發展歷史與創新效能,這篇讓你一圖看懂adidas Ultraboost Light打造輕盈腳感的秘密,可以讓大家更深入了解BOOST科技的迭代歷程。
話說回來,10週年的「Light BOOST」技術到底多厲害?首先得從Ultraboost系列的中底談起。「從Ultraboost 21開始,它就變成這種超胖的加厚中底。」哲睿教練分析,「BOOST顆粒增量加厚有效提升了腳掌落地後的緩震與支撐性能,但也讓整體跑鞋的重量及存在感受到不小影響。」不過,這一代的Light BOOST減輕了30%的重量,讓Ultraboost Light同時保留極厚中底的Q彈效能,又不會造成雙腳的負擔,大幅降低長跑後期跑鞋的存在感,讓跑者能更加專注於步伐、配速與呼吸節奏,提升非常有感。
另一方面,Ultraboost Light和過去Ultraboost系列強調緩震和舒適有些不同,Light BOOST技術在輕量化的同時還提升了4%的回彈性,明顯提升中底回彈的推進效果,就像在緩震的同時稍稍推你一把,讓腳跟有種被「往前帶動」的循環感受。再搭配使用Primekint+技術針織的細緻鞋面,整體跑動的腳感不只極度貼合腳背,更舒適包覆所有種類的腳板輪廓,創造輕盈穿戴感與傑出的緩震、回彈效果。

經典就是無畏挑戰:細數Ultraboost Light細節表現
除了中底技術的進化,Ultraboost Light在輔助機能方面也透過其他項目的突破,證明了它作為經典跑鞋的底氣。首先,adidas更新了鞋底上的L.E.P.抗扭系統,將原先放置於中底內層的彈性塑膠片由X型轉為U型,連貫落腳後的支撐性與回彈力道;接著,再透過「船型」的外觀設計,仿造船底圓弧狀的力學設計製作鞋底,讓外觀顯得圓潤討喜,還能藉由鞋型的自然滾動,提供跑者下一步的推進感,讓跑者不需要為穩定腳踝而分心,踩穩漫漫長路上的每一步。

這一代Ultraboost Light依然使用Continental™馬牌橡膠作為大底材質,並透過豆莢式的重點貼法,針對雙腳離地之前實際使用到的摩擦點加強。如此一來,既能減輕整體重量、又能維持跑動時前掌的抓地力,維持與前代相同的推進效果,並達到整體輕量化的目標。

應用場景隨心所欲:亮色搭配、低調穿搭都適合
挑選跑鞋重要的可不只是性能,還有一個生活層面的喜好考量──外觀。「因為外觀會很直接的決定,我會不會想要這雙鞋。」哲睿教練說。無論鞋子的性能再好,如果跑鞋外型本身不對眼,不管功能性再好,還是有很高的機率在挑選跑鞋時被排除──因為就是不喜歡嘛。
但說到這裡,我想熟悉adidas的鞋友們可以肯定地說,Ultraboost系列的鞋款不太會在這關敗下陣來。除了圓潤討喜的鞋型以外,配色也是Ultraboost Light最吸睛的亮點。
這次Ultraboost Light推出多款配色,其中主打色款「活力紅」以高亮度的白橘配色亮相,非常適合作為平常休閒穿搭的單品搭配,增加整體穿著層次感;或是像經典純色系鞋款,adidas也別具匠心加入螢光色點綴,讓本來低調的外觀多了些亮點。
「我常常裡面穿一些運動用的機能服飾,外面就是一般日常穿的衣服,鞋子就搭配它,這樣不只上下班切換方便,而且它也像是你穿搭的第二主角,既不會給別人『你是來運動』的休閒印象,也不會過度正式而失去骨子裡身為跑者的運動氣質。」哲睿教練分享。

極輕超彈、舒適無感,適合休閒入門跑者
「一雙好的跑鞋應該會幫助你、輔助你,讓跑者只需專注在這一步和下一步上面。」這是哲睿教練認為一雙「好的跑鞋」所應具備的條件。當我們將這些條件對應在Ultraboost Light上,便會發現無論緩震、包覆、輕量化及推進感受等,它都有滿全面的平衡性;甚至其亮眼的外型及應用場景的多元性,還為它增添許多便利之處,不只可以搭配日常穿搭,也可以拿來作輕度訓練,提供支撐、推進、抗扭轉等性能支持,滿足種種跑步運動所重視的訴求。
訪談最後,哲睿教練再一次細數Ultraboost Light的超強「輕」功:
- 單位密度減輕30%的Light BOOST顆粒帶來前所未有的輕盈腳感。
- 跑鞋科技革新減少10%的碳足跡,讓Ultraboost Light成為減輕地球負擔的環保跑鞋。
- 外型時尚亮眼、配色活潑吸睛,情境切換隨心所欲。
- 重量輕盈、支撐穩定、抗扭回彈,泛用性能適合剛接觸跑步,或是想入門的跑者。
「如果今天你只有一雙鞋的預算,我推薦這雙鞋子,它的泛用性對跑步入門者而言就是非常好的選擇。」哲睿教練誠懇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