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不只針灸、把脈和氣功 教授帶你看懂中醫藥養生與生活之道

不只針灸、把脈和氣功 教授帶你看懂中醫藥養生與生活之道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Photo Credit: Victoria Reay CC BY SA 2.0

Photo Credit: Victoria Reay CC BY SA 2.0

中醫藥養生,在當今知識昌明的時代裡,已經被許多專家學者再三的發揚和詮釋。由於中國人的老祖宗:神農氏和黃帝,就是中藥學和中醫學的專家。所謂的「神農嘗百草」,以及「黃帝內經」等傳著,也多為世人所津津樂道。

然而,經過數千年的演變與洗鍊之後,中醫藥融入了中國人的生活以及思維之中。加上中國人喜歡作「整合」,把上古聖人的易經、中國傳統的武術,以及飲茶文化、飲食文化、芳香療法文化,甚至策略學、兵法、武經七書等等融為一爐,中醫藥已經與中國人的生活密不可分。許多外國人、甚至連中國人,也很難用三言兩語解釋何謂中醫藥,其原因也在於此!

當然,在西方醫學中,最喜歡也研究最深的,我想還是在中醫針灸學上,因為它最具系統、最能速效以及立竿見影。但那只是中醫的一小部份。其他還有許多尚未探討的領域,值得去深究與思考。

中醫藥學包羅萬有,不少人不曉得要從哪一個點來切入比較恰當。許多老先生、老太太喜歡上市集買傳統中藥:黃耆、當歸、甘草或是四物湯等等,固然是有病治病、沒病強身。老人家身體顧得不錯的是不少,可是補出問題的也是時有所聞。所以也有中醫藥配合現代醫學,許多傳統醫學系或是社團,常以教導「中醫診斷學」以及「中醫針灸學」開始。

由於中醫診斷學中的「望、聞、問、切」十分符合現代西醫以拍照、統計、量化以及之後改善檢討的重要依據。而中醫針灸學中的十二經脈、任督脈以及所謂的奇經八脈等,除了玄妙之外,十分具有系統;配合人體神經系統、血液循環系統,以及人體生理時鐘的養生與調控,也可以探討出一套所謂的「大哉問」。

在這裡,我主要規劃「中醫藥養生與生活之道」十講,內容大綱如下:

1. 「中醫診斷學」

中醫最常講究的「望、聞、問、切」這四個分別代表「神、聖、工、巧」的基本精神與現代化中醫的發展情勢。介紹當代最出名的脈診儀專家王唯工教授對氣的研究,以及其代表著作「氣的樂章」作深入淺出的介紹。

2. 「中醫針灸學」

中醫針灸學本身可以探討的內容十分豐富,尤其在針灸治療疼痛方面有許多臨床研究案例。由於限於時間與篇幅,我挑選主要介紹內容是:周楣聲先生的「灸繩」以及「金針梅花詩抄」,與台灣極富盛名的「董氏奇穴針灸學」。

3. 「中醫內科學」

中醫內科的基礎,主要發源於世稱「醫聖」的名醫張仲景之「傷寒雜病論」,以及之後演變的金元四大家:補土派、攻裏派、瀉下派與補腎派。尤其世稱「中醫界六祖慧能」朱丹溪的補腎派,乃為最多人所稱道(當然,這也演變為常聽人說要吃藥補腎,與所謂腎虧的理論出現),我也會作一個深入淺出的介紹。

4. 「中醫方劑學」

一般而言,方劑學大部分以「醫方集解」以及「湯頭歌訣」為許多傳統蔘藥行之主要參考用書。由於當今科學中藥與健康食品盛行,配方大部分已經制式化而少用傳統飲片,其加減方就變得十分罕用,我也會對其內容作一介紹。

5. 「中藥學」

中藥為中醫的主要治療內容。從早期的「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以及到清代最常用的「本草備要」,讓我們一起細細看來。

6. 「中醫傷科與眼科學」

中醫傷科與眼科學目前許多年輕學子比較少正式接觸過。除了正骨心法、傷科大成、眼科心法以及審視瑤函之外,我們將會挑選一些有趣的話題,如少林銅人簿與其他跌打損傷的治療。別小看跌打損傷的藥,其「去瘀生新」的疏經活血功能,還常拿來輔助治療現代腫瘤導致氣血不通的問題呢。

7. 「中醫氣功養生學」

就如同西醫「運動醫學」一樣,中醫也強調人既然活著,「要活就要動」的精神,故華陀也設計一套運動叫做「五禽之戲」。現代少林寺方丈弟子林勝傑老師也曾在中國醫藥大學與我一起推廣的「少林八段錦」與「易筋經」,將會在此詳細介紹。

8. 「中醫體質學」

許多老中醫常告誡體質寒的年輕人「不要吃冰」,或是易生痰飲的人「不要吃甜食」免得生痰等等理論,其根據為何?北京中醫藥大學名醫王琦教授之重要代表著作「人體九種體質」,我們將作一個深入淺出的引介。

9. 「醫學與易經」

常聽過老中醫說到「陽日陽時開陽穴、陰日陰時開陰穴」的理論嗎?中醫極富盛名的「子午流注」與「靈龜八法」算日算時的開穴法將在此揭密。

10. 「現代中醫之發展近況淺介」

2010年至2011年,我至加拿大卑詩大學訪問研究時,在加拿大卑詩省中醫師針灸公會的演講內容(大部分關於腦科學研究的部份),以及美加中醫針灸的發展近況,作一個詳盡的介紹。

在這一系列的中醫藥養生方面的專欄文章中,我想要試圖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旁徵博引中醫相關的典籍,與當代中醫醫家常探討的養生知識,希望各位會喜歡。也希望讀者多多給我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