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稱之為「使命」,應該是獨特的,是唯己所能擔當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作者看過Build a Music School(BAMS)創辦人鄭凱恩的電視訪問後,有所感觸,撰文分享「使命」的感思。
看Build a Music School(BAMS)創辦人鄭凱恩的訪問,讓我想起了「使命」這個念頭。
不知道這算否迷信,自少我就有一個不能用理性去解釋的「念頭」,就是上天給了我一個使命去完成。不過,這是一個怎樣的使命?我不知道!我也沒有花時間去弄清楚,所以,到今天我仍然不知道。
信念的句式隨著年齡改變
不過,總有些時候,或許是當蓮蓬頭的水淋在頭的頂端、水沿着髮鬢和眉角流下之時,或是走在熙來攘往的街道上、冷眼旁觀地看著人們從身邊經過,又或是在辦公桌上的電腦鍵盤上猶豫應該用on還是off的數秒之間,上述的「念頭」總會偶然出現。
是的,它出現的時間很短,又或是我刻意地將之消滅於微時。於是,我不容易覺察到它的存在。
它的存在,是對我們正在過的生活的一種質詢。是以,它不是一成不變的。當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它的原始句式是這樣的:「上天是否要我完成什麼?」人到中年,它的句式變成這樣子:「我現在做的事情是否上天要我做的呢?」又或是:「我是否走錯了路?我應否放棄現在擁有的,去實行上天要我去完成的使命?」
能稱為信念的是唯己所能擔當的
當人踏進晚年,這個「念頭」又會以另一種句式出現:「這一生,我有幹過一些上天要我去完成的事情嗎?」他開始數算,想到他曾經無私地協助一對街上流浪無依的母子,給他們買衣服和便當,又帶他們到志願組織的庇護所,為此,他向公司請了半天事假;他又想到,畢業出來工作初期,他有一顆服務大眾的心,不計較酬勞,卻十分看重工作能否為社會帶來正面的意義。不過,這顆熱熾的心維持不了多久,他就愈來愈看重金錢的回報了,漸漸地,改善本身的生活質素成了主調,理所當然得使那個「念頭」很少再次出現。
他也曾想到,在寒冬之時曾為母親買過一件羽絨之類的「孝順」事件,又想到他為子女的各種犧牲。不過,很快他就否決了這就是上天給他的「使命」。因為這是所有人共有的責任,就連沒受過正規教育的看更阿伯也身體力行孝道和養育下一代的責任。
能稱之為「使命」的,應該是獨特的,是唯己所能擔當的。
價值系統乃人與獸之別
是的,這只是一個「信念」。故此我們無須爭辯這個「信念」是否只是心理作用。
信念之謂,就是行動的燃料,故此,不同的信念就會產生不同的行動力度和內容。「信念」,是人與動物的一個區分器。動物按著內在的本能行動,人則會依遁一種所謂的「價值系統」來回應外在環境的刺激,而所謂的「價值系統」,就是「信念」。故此,我絕不能認同人和動物無異之說。
「上天給了我們每一個人一個要完成的使命」,這確實是一個「信念」。請不要也無須去斟酌所謂的「上天」是耶教的上帝、伊斯蘭教的真主、道家的道、儒家的天意或是佛教的眞如?更加無須爭辯這句話在語意上的含混和多重意義。這是一個「信念」。
追求夢想乃永恆的邂逅
若你相信「上天給了我們每一個人一個要完成的使命」,你就會去尋覓上天的「旨意」,你就會去聆聽上天對你的「說話」,你也會不時停下步來,檢視一下,自己所做的是否符合「使命」的內容。
「告訴你的心,害怕比起傷害本身更糟。而且沒有一顆心會因為追求夢想而受傷,因為追尋過程中的每一片刻,都是和神與永恆的邂逅。」
上述一段精彩對白,出自拉丁美洲作家保羅.科爾賀(Paulo Coelho)的名著《牧羊少年奇幻之旅》(El Alquimista)。
此書被譽為足以與安東尼.聖修伯里 (Antoine de Saint-Exupery)的《小王子》(Le Petit Prince)並駕齊驅。這小品的中心命題就是「天命」。
何謂「天命」?就是上天賦予每一個人的獨特使命:
「不管你是誰,也不論那是什麼,只要你真心渴望一樣東西,就放手去做,因為渴望是源自於天地之心;因為那就是你來到這世間的任務。」
其實「天命」不難覺察,因為上天已將之放在我們的心內,它會向我們說話,提點和警戒我們。「天命」就是我們的「夢想」。若我們向着夢想而行,「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去完成。」
責任編輯:王陽翎
核稿編輯:歐嘉俊
Tags:
「綠領人才」現正夯,綠領職業大揭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一起來認識近年新興的「綠領人才」吧!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使得近年來綠領工作需求成長快速,無論是節能、創能、儲能、系統整合,都需要更多人才投入;一起來認識這些綠領人才的工作內容!
綠領人才1:光電案場規劃師
光電案場規劃師是負責規劃和設計太陽能光電案場的靈魂人物,在太陽能發電項目的早期階段,負責評估場地、分析建物現況、土地利用、考慮環境因素,並規劃如何最有效地配置太陽能光電設施。
這些專業人員需要考慮光電模組的布局、設備的選擇、發電量的預估,同時要確保設施的安全性、環境平衡以及與當地社區的協調,需要同步評估技術、政策、法規、成本等多方面的考量。包含評估技術的可行性、效率及成本;處理預算和籌資,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建置和運營光電案場,與銀行、投資者等對象進行談判和合作。同時也會參與詳細的建物與土地利用規劃、設計太陽能裝置的配置,最後擬定適當的執行方案。
適合有這些技能的人才:工程和技術知識、專案管理能力、太陽光電技術士、具電腦繪圖能力者、安全衛生管理、現場工務工程師、系統整合工程師。

綠領人才2:離岸風場施工經理
隨著離岸風電產業的從無到有,這項與海相伴的新興職業也因應而生,離岸風場施工經理作為「海上工頭」,需要管理船上的施工團隊。該職位作為施工船船長以及業主間的橋樑,在施工過程中扮演協調、判斷、下指令的關鍵角色,並同時負責管理設備運作的安全性,確保風場設備能安全順暢地運作,也需要臨場反應與即時調度,除了擁有豐富的工程知識,也需具備高度的專業和隨機應變能力。
此類人才所需技能可包含(但不限於):離岸風場施工專案(尤指大型施工船舶類)管理與協調溝通能力、鋼結構工程焊接技術、大型起重機操作經驗、安裝和拆除工程技術等

綠領人才3:綠電調度員
「讓每一度綠電發揮最大價值」是綠電調度員的終極使命。身為售電業中的綠電調度員,需要解讀電廠發電數據(供給)和企業用電數據(需求)的能力。由於再生能源會受到天氣影響發電量的高低,必須利用過往經驗和電力數據資料,透過事前預測和事後調整,制定適宜的綠電匹配規劃,確保每一度電廠發出的綠電,盡可能地為企業客戶所使用。
適合具備這些技能的人才:電力系統知識、數據分析、計算機科學、風險管理、團隊管理

綠領人才4:綠能融資顧問
綠能融資顧問是指在再生能源領域提供融資和財務建議的專業顧問。這些顧問必須擁有豐富的金融、投資和相關產業知識,致力於協助業者成功獲得綠能融資。
綠能融資顧問的工作涉及財務、工程、保險、法律等四大領域的盡職調查(註1),和一般企業融資不同的是,專案內容涉及電廠等能源基礎建設,綠能融資顧問需要親自至再生能源案場勘查,實地檢視專案進度、了解業者如何經營當地社區關係以及環境生態的維護,並透過上述資訊判斷潛在風險,針對案場的可融資性提出建議。也因為這份工作和能源轉型的永續發展相關,所以也對環境懷抱著「使命感」,期許自己的貢獻能讓臺灣乃至於全世界,都能更加靠近淨零永續的願景。

※註1:盡職調查(due-diligence, DD)為企業投資和併購案中常見的流程,旨在整理並評估有關特定業務、投資或交易等專案的重要資訊,通常包含財務、法律和技術等面向,以確保決策者在做出重要決策前有全面的瞭解,並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
*以上資訊部分由大同智能、伯威海事、陽光伏特家、富邦銀行提供。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