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變金雞,台灣電影大潰敗?聽聽他們怎麼說

金馬變金雞,台灣電影大潰敗?聽聽他們怎麼說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對此結果,金馬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表示:「不管我們多愛《一路順風》與《再見瓦城》這兩部片,這都不是評審的問題。」聞天祥強調,17位評審當中,台灣人還是佔大多數,「評審的決定就是大會的決定」。

自由報導,第五十三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昨晚大爆冷,中國電影和影人血洗最佳影片、導演、男、女主角四大獎項,台灣電影大潰敗,全部22個獎項只拿下五項,賽前大熱門《一路順風》入圍八項,只得最佳美術設計獎,《再見瓦城》入圍六項全數摃龜,典禮現場京片子滿天飛,彷彿在看中國的金雞獎。

2016第53屆金馬獎——完整得獎名單及獲獎影片一次看

對此結果,金馬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表示:「評審是不討論這個問題(指得獎片的國籍)」、「不管我們多愛《一路順風》與《再見瓦城》這兩部片,這都不是評審的問題。」聞天祥強調,17位評審當中,台灣人還是佔大多數,「評審的決定就是大會的決定」。

聞天祥透露,今年評審先決定了最佳劇情片,直到最後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新導演結果出爐後,曾有評審試圖翻盤,建議重新投票,卻因未能爭取到三分之二以上評審支持,最後都沒有過。在星光大道上曾以「你死我活」形容評審過程的評審團主席許鞍華則補充:「沒有算(各國得獎數),才有這個結果!」

自由報導,藝人林柏宏以電影《六弄咖啡館》蕭柏智一角,奪得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在今年中國演員橫掃各大獎的局面中,成為唯一突圍的台灣演員。被問到金馬大獎被中國演員橫掃的情形,林柏宏則表示,「我沒有去想這些,但我希望我是台灣的一點希望。」很多網友說在看金雞百花獎,最佳男配角槓龜的曾志偉也說:「上半部不是,下半部有點是。」

蘋果報導,中國電影得獎機率高,但在台灣都沒上映,讓觀眾無從評斷,讓大家對得獎結果超無感,「金馬直接廢掉變中國獎」、「中國金馬獎」、「在看金雞百花獎」、「真的是血洗」。不過也有人認為從電影本質出發,台灣電影得獎不如預期,就該檢討自己,且金馬獎設立本意就是表揚華語電影,若侷限在地域性就失去競賽的公平性。

歌手信(蘇見信)凌晨在臉書發文,台灣電影輸得很慘,於是就又開始有很多不同的聲音。但是他說,如果得獎的這些片,能夠在台灣上映,至少大家能看得到、能在心裡選出自己的得獎者。聽說有限制配額,所以很多片不能來,「如果是這樣,可惜了,輸就算了,連怎麼輸的都不知道。」

雅言出版社發行人顏擇雅在臉書表示,「金馬獎的劇本獎有兩種,共十個名額,今年台灣電影僅佔兩部,都是原著劇本,分別是講原住民故事的《只要我長大》與以泰緬邊境為背景的《再見瓦城》。光看這入圍名單,就對台片最終得獎數不意外了。」

「看電影當然不是只看故事與編劇。但演員與導演有多少發揮空間,卻都要看故事與編劇。」「如果其他項目輸,我們還可以說是資金不足,產業生態體系不夠健全。但劇本不夠好,可以怪資金和產業嗎 ?」

「台灣年度傑出電影人獎」趙德胤也在臉書表示,媒體朋友一直為《再見瓦城》打抱不平;但我說:「任何電影和任何人得獎,我都不感到驚訝或不公平,這就是金馬獎」。就跟我在台上講的一樣:「台灣的多元、自由、謙和是會讓奇蹟發生的地方。但在宣佈男女主角的時候,我對於把柯震東、吳可熙的許多得獎場的戲剪掉感到抱歉,下次若他們還願意,我會繼續找他們合作。」

台灣新電影的旗手小野在臉書上強調「台灣電影,終將再起」!小野表示,台灣電影今年幾乎全軍覆沒。看著來自中國和香港的影人輪流上台,流淚、激動,對於金馬獎,甚至台灣,有著一份尊敬。他很以金馬獎的獨立、包容、開放感到光榮。台灣電影人在艱難的環境中,仍然一直在努力,明年應該會比今年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