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冷知識】人贓俱獲 ! 昆汀塔倫提諾的戀足癖影帶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昆汀塔倫提諾每一部電影都充斥著足部的畫面,尤其是充滿性意味的女性主角裸足特寫。近幾年很多人剪接這些畫面來試圖證明導演的秘密癖好。
雖然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從不承認,但他的戀足癖是顯而易見的。
昆汀塔倫提諾每一部電影都充斥著足部的畫面,尤其是充滿性意味的女性主角裸足特寫。近幾年很多人剪接這些畫面來試圖證明導演的秘密癖好,但昆汀塔倫提諾辯稱:
這些鏡頭是為了創造一種節奏感的效果,表示主角正在移動。如果照這樣說,我也有很多畫面從主角的肩上拍過去,總不能說我也有戀肩癖吧!
(昆汀塔倫提諾電影中的腳)
否認歸否認,傳聞照傳聞。據說他和他的繆思女神鄔瑪舒曼(Uma Thurman)為了《黑色追緝令》(Pulp Fiction)第一次碰面討論時,昆汀塔倫提諾當場給了鄔瑪舒曼一次「純友誼」的足部按摩。
不免覺得可以理解為何鄔瑪舒曼當時的丈夫伊森霍克(Ethan Hawke)一直覺得這兩人之間有鬼。
這場按摩雖然破壞了一場疑神疑鬼的婚姻(丈夫懷疑太太有小三於是自己去找小三,哦異性戀啊),但也為觀眾帶來了《追殺比爾》(Kill Bill)中那場喚醒腳趾的精彩好戲,也算是將功贖罪。
最後一個驚人的傳聞甚至還有錄影帶當證物。
事情發生在昆汀塔倫提諾尚未成為電影導演,也還不需要用拍電影來發洩深藏內心的特殊癖好的年代。這位年輕的電影狂兼戀足癖在他打工的錄影帶店看了一支讓他終生後悔的錄影帶:《戰慄遊戲》(Misery)。
電影中惡夢般的的凱西貝茲(Kathy Bates)用榔頭敲爛詹姆士凱恩(James Caan)腳的恐怖畫面,瞬間變成這個年輕店員永恆的創傷,以至於他的戀足癖從此只能深藏內心,等待多年後鄔瑪舒曼喚醒。

因為《戰慄遊戲》而情緒崩潰的昆汀塔倫提諾,在恢復神智之後立刻展開危機處理/復仇行動:為了確保再也沒有人被《戰慄遊戲》的這場高潮戲給傷害,他勇敢地挺身而出,把店內每一卷《戰慄遊戲》通通收集起來,然後一部一部洗掉那個恐怖畫面。
這樣的人道主義精神應該要受到戀足癖協會的表揚才對啊!
(據說被昆汀塔倫提諾變造過的《戰慄遊戲》影帶)
(昆汀塔倫提諾正在舔莎瑪海耶克(Salma Hayek)的腳)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葉郎:異聞筆記 / Dr. Strangenote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之瑜
Tags:
能源轉型看數字說話!臺灣成為拚進亞洲第二的淨零優等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實踐能源轉型,近年來我國再生能源的設置量已大幅成長,不僅光電和風電合計裝置容量已是2016年的7倍,今(2023)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更可望達到一成;綠電增加,能源效率亦逐年提升,能效評分已躍升亞洲第二;透過綠能優先、燃氣搭配,同時大減舊型亞臨界燃煤機組使用,空氣品質更是持續改善。為了更好的未來,臺灣將持續加緊轉型腳步,實現2050淨零願景。
再生能源成長幅度優於全球平均
依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所發布之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統計,近5年(2018-2022年,以2017年為基期)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年複合成長率為9.1%;同期臺灣的年複合成長率為21.9%,表現優於全球平均。
2023年9月我國風電與光電裝置容量達14.137GW,為2016年之7.33倍;尤其離岸風電更是在政府與民間協力下,從無到有開始建立產業鏈,累積至2023年11月已有281座離岸風機屹立於海上,裝置容量突破2GW。
風光加速布局
2022年風力發電與太陽光電發電量達142.2億度,為2016年的5.5倍,及時提供了產業界最需要的綠電,支持供應鏈的綠色與低碳轉型。

國際能效評分躍升亞洲第二
能源密集度即生產每單位國內生產毛額(GDP)所消耗的能源數量,是反映能源效率的重要指標,根據能源署統計資料,近10年來臺灣能源密集度年均改善2.9%;根據美國能源經濟學會(ACEEE)最新(2022)發表之「國際能源效率評分卡」(International Energy Efficiency Scorecard),臺灣能源效率從13名(2016)進步到世界第8(2022);亞洲僅次於日本。在整體政策(national effort)、建築、工業、運輸等四個面向的評分中,整體政策得分最高,名列全球第5;顯示臺灣能源效率持續提升,是產業與全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空汙減排有感
透過發電結構調整、機組汰舊換新、空污改善措施,台電公司火力電廠整體空污排放量已從2016年約10.7萬公噸,降至2022年約4.2萬公噸,減少61%。近年來台電持續落實增氣減煤,不僅有助於提升發電效率,空氣品質也不斷改善,顯示能源轉型過程兼顧環境永續。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不僅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影響,再生能源也穩健成長,持續提升我國能源自主與改善環境品質,帶動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為整個社會經濟體系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將持續深耕再生能源發展路徑,重點放在極大化發展光電場域、離岸風力及前瞻能源等綠電領域,搭配儲能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回應再生能源的間歇性發電特性,能源供應更穩定。同時,亦積極推動強化電網韌性的措施,透過多方努力,將如期如質達成政策目標,逐步實現能源轉型,為臺灣打造更加永續、綠色的未來。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