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集】東京櫻花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到東京追櫻,帶的是Hasselblad 500C/M、Nikon FM2及Ricoh GR,拍下了這輯美麗印記。
東京是一個我非常喜歡的城市。從步出機場那刻開始,用力地吸著東京的空氣,我仿佛變回一個小孩,單純地為「我來到東京啦」而感到雀躍。
這是我第二年追櫻了,櫻花是一種神奇的東西,看照片時不覺得怎樣。但在現場卻是完全另一回事,雪白又飽滿的櫻花在頭頂漫天盛放,令人感到很幸福。在遇見過一次滿開的櫻花後,你一定會明白這種感受的。
這次旅行我帶了Hasselblad 500C/M、Nikon FM2及Ricoh GR。為期七天,都住宿在上野同一所旅館。
東京櫻花名所很多:目黑川、新宿御苑、千鳥之淵、井之頭恩賜公園、上野恩賜公園⋯⋯都是受歡迎又極易前往的地方。若只參觀這些名所,每天住同一旅館就可以了,畢竟東京交通那麼便利。
東京都廳
東京都廳是免費的觀景台,在丸之內線的西新宿站下車,步行十分鐘前往,然後舒舒服服坐個升降機就上去了。東京都廳分南展望室及北展望室,前者在五點半就閉門,後者則開放至夜晚,想必是觀賞夜景的好地方。而且這裡可以舒服地吹冷氣,同伴若不熱衷攝影,也有紀念品區可逛,不會無聊。但令我失算的是,同伴逛完紀念品店後,不願等待日落至夜晚,因此我拍不到夜景!只觀賞日景就離開,絕對是抓了鹿沒能脫角⋯⋯


17mm 超廣角,不依水平,像老鷹一邊飛翔一邊看世界。

我喜歡拍陌生人的背影,因為那種姿態很自然很放鬆,不會造作。表情五官會偽裝,背影不會。

三種風格你最喜歡哪一種呢?
上野恩賜公園
上野恩賜公園位於上野駅,徒步不到五分鐘的路程。若不介意人山人海,若喜歡熱熱鬧鬧,這裡一定能滿足你。除了公園本身很大,在櫻花季更有小食攤販,賣熱騰騰的厚燒牛舌呀、章魚丸呀⋯⋯
拍照的話,能逛上兩小時,又能順道吃午餐。由於住在上野,我每天都去這公園一次,巡視櫻花盛開的境況,親眼見證每天的變化。

再往前走是櫻花道,兩排櫻花樹並木而生,遙遠就看到好多人。

「人有幾多天拾起改變,人有幾多次堅定地向著前」-《破曉》
為了避開人群,我有天在破曉時份起床再訪上野公園,天空開始亮時,鳥在拍翼盤旋。此時公園只有數個遊客,我還看到工作人員在處理園內垃圾,加添旅行見聞。

享受寧靜是清晨限定的,迎著溫暖的太陽,看著東京人的日常,我拍下這一刻。之後回旅館吃早餐,開展新一天。
上野駅周邊
東京為甚麼是賞櫻勝地?因為除了櫻花名所外,街道上也不乏櫻花樹。隨意散步,用腳步探索周邊的隱藏櫻花秘境吧。

去旅行你喜歡看遊客還是當地人呢?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你的生活是我遠道而來的風景。」男子休日委員會曾寫下這句,我至今仍一直記在腦內。

能經過櫻花小道再上班,真好。

「多一秒留戀。」-《風箏》
在清晨獨自出門拍照,耳機內全是喜歡的音樂,隔絕外界一切紛擾。你知道這樣有多幸福嗎?

慢慢走回上野駅。太陽不爭氣,十點準時休息。雖然光線不完美,但櫻花樹啊,的士啊,街道啊,我無法不愛這樣的組合。用哈蘇拍行駛中的車輛,不必多想,按下去就是。不成功,最多成廢片~

傍晚了,孤身在陌生城市裡穿插,是旅人的証明。這是上野駅的山下口出口,一蘭拉麵在此,二十四小時營業。
旅程裡我吃了兩次,湯是完全喝光光。回港後拜訪了香港的一蘭,味道完全不是那回事,早知道就多吃幾次了。
本文獲授權轉載,原文見作者博客。
責任編輯:周雪君
核稿編輯:tnlhk
Tags:
響應永續與健康住宅趨勢,藍圖營造邀請一同實現美好生活藍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地球暖化直接威脅人類生存,建築作為主要居住和活動場域,如何應變並尋求改變成為關鍵課題。甫在台中梧棲推出新建案的藍圖營造,便展現領先思維與前瞻視野,堅持申請綠建築及健康建築雙重認證,確保住戶享有與環境共好共榮的永續未來。
全球各國視「2050淨零排放」為共同目標之際,訴求節能減廢、生態共生、永續循環的生活趨勢,正在重新定義建築設計與建築價值,例如台灣內政部在既有綠建築標章體系下,已新增「建築能效評估系統」(BERS,Building Energy-efficiency Rating System),期許藉由明確的係數轉換和標示制度,協助改善台灣建築能源使用效率。
同時民間業者響應國際發展趨勢,也積極導入低碳永續住宅認證機制,包括關注綠化量、基地保水、水資源、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污水垃圾改善、生物多樣性及室內環境等九大核心指標的「綠建築標章」,以及採用提倡健康飲食、降低病毒傳播風險、凝聚社區健康意識、療癒住戶心靈、重視住戶安全、全齡與通用設計、提升住戶運動動機等七大評鑑指標的「Fitwel健康建築認證」。
綠建築與健康建築雙指標,兼顧環境友善與生活品質
由於兩大機制從不同角度審視建物的節能設施與環境品質,結合在一起更能涵蓋永續生活的完整面向,所以藍圖營造基於「承擔社會責任、回應社會需求」企業經營信念,即使為了符合綠建築及健康建築的嚴謹標準,勢必衍生額外營建成本造成綠色溢價,仍堅持替位在梧棲的新建案申請雙重認證,確保住戶享有值得信賴的生活品質與永續未來。

藍圖營造建設部總經理賴以軒表示:「以前建築與營造業只談價值工程,普遍重視成本控制,如今積極打造綠建築與健康建築,是因為每間房子的生命週期,長達10、20年甚至更久,需要能夠永續傳承,讓使用者住得安心又放心」,於是決定回歸人本價值,鏈結環境生態、城市美學、資源循環等多重思考面向,興建全台中第三座住宅類Fitwel健康建築。
從藍圖營造梧棲新案基地約870坪,但大幅降低建蔽率僅34%,確實感受到重視整體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尤其主建物退縮創造了大尺度棟距,讓112戶住家能夠不受屏蔽,享有絕佳通風採光及景觀視野,並隨著留設300多坪開放式公園與行人徒步空間,等於在密集街廓中創造難能可貴的綠地與呼吸空間,可作為營造私密性的中介轉化地帶,又符合提升綠覆率、維護生物多樣性等綠建築規範。
推動梧棲「方舟計畫」 ,打造以人為本的永續住宅
接著,訴求全齡化與通用化的設計,有諸多務實機能巧藏其中,像是展現白派美學的15層樓外觀,由白色、淺灰與深灰鋪陳淨雅立面,再搭配簡練俐落線條構成,緩減建築量體帶來的視覺壓迫感,而整體外觀僅頂樓賦予特殊結構造型,也加以妥善利用安裝太陽能板,希望增加綠電自發自用比例,公共梯廳感應式燈具、電梯動力回生系統、基地保水滲透功能等規劃,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並於建築整體規劃戶戶開窗及地下室天井設計,保持空氣流通,替住戶節省能源的消耗。

當然選用的建材一樣兼顧低碳與美學兩大訴求,可以看見開放空間與行人步道舖設的淺色面飾材,具有美觀大方裝飾性之外,表面平滑不易風化有助於降低後續維護成本,鋁窗採用日系品牌氣密窗並增添5+5雙層膠合玻璃,提供防風、防噪等多重作用,加上錯層陽台設計等細節層次,兼具隔熱與調節效果,以及營造細節層次的深色或淺色磁磚,也具有隔熱、防水與呼吸調節等效果,能夠被動式(passive)替住戶節省空調能耗,讓家成為足以面對未來環境變化的永續載體。
藍圖營造建設部副總經理呂嘉哲強調:「這是一個以永續為核心的『方舟計劃』,我們邀請認同綠建築與健康建築價值的消費者,一起啟動全方位生活轉型。」
尤其梧棲往來市區的交通網絡已然完善便捷,又被台中港特區、台中精密園區、台中科學園區所圍繞,除了高產值的電子與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新興的風電產業也在地化形成供應鏈聚落,等於生活、環境與經濟的永續性都令人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