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下一個轟動世界的台灣之光?六個討論度最高的新創品牌

誰是下一個轟動世界的台灣之光?六個討論度最高的新創品牌
圖片由經新聞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許多台灣的新創公司靠著發展成熟的台灣軟硬體產業,結合線上和線下的優勢,設計出誇平台的商品,成功打入國際市場,台灣近來討論度最高的六個新創品牌中有平台、有服務、有實體商品,更有物聯網的整合,各個都在國際舞台上大展拳腳,讓我們見識臺灣無限的新創潛能。

講到台灣的新創,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全球下載量5000萬次的Whoscall,但台灣的新創實力絕不只如此,許多新創公司靠著發展成熟的台灣軟硬體產業,結合線上和線下的優勢,設計出跨平台的商品,成功打入國際市場。

本此經新聞特別盤點台灣近來討論度最高的六個新創品牌,其中有平台、有服務、有實體商品,更有物聯網的整合,各個都在國際舞台上大展拳腳,讓我們見識台灣無限的新創潛能。

第六名:KKday

2014年創立的KKday是目前亞洲最大旅遊體驗平台,以「自選深度行程」的模式打破傳統的旅行社型態,受到全球創投關注,更在今年年初獲得1.46億台幣的高額募資,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KKday的產品目前遍布全球53個國家、170個城市,提供5,000種各式深度行程,邁向國際的同時,KKday也靠著自己的平台將台灣的美推送給世界,讓來自世界的旅者看見我們的美景和人文風情。

螢幕快照_2016-11-30_下午4_04_05
圖片由Pinkoi提供

第五名:Pinkoi

大家都愛逛文創市集,但您可曾想過,其實不用出門也可以一覽各家設計小物的品牌呢?

Pinkoi就是要打造這樣的網路平台,在2010年底成立後,立刻奪下當年的經濟部金網獎網路創新第一名,今天這個匯集超過一萬五千名設計師的商城,更打入包括日本、泰國、港澳、美加等超過80個國家的市場,讓台灣的好設計可以揚名國際,讓世界見識臺灣的文創實力。

圖片由Alchema提供

第四名:Alchema

由台灣人組成的Alchema團隊,以家中釀酒機器在全球新創平台聲名大譟,只用一個月又四天即在美國募資平台Kickstarter上募足資金。這款設計除了一般家電的功能之外,更結合物聯網技術,使用者透過手機上的App就可監控製程,分享配方。

其實Alchema早在2014年就曾獲得經濟部全國通訊大賽第一名的佳績,完全展現新創團隊結合台灣軟硬體技術的能力,也不禁讓人期待今年剛公布得獎名單的這場「通訊奧斯卡」盛會,未來又將帶給我們多少驚奇!

圖片由Mr Jamie提供

第三名:AppWorks

如果您有關心台灣的新創產業,對AppWorks這個名字一定不會陌生。從2010年開始,AppWorks每年兩次挑選新創團隊開班,至今累積輔導超過305支新創團隊、660位創業者,各團隊總營業額高達新台幣247億,是亞洲最大的「創業加速器」。

今天的AppWorks已不只是新創平台,更與國發會聯手,管理由國泰金控、群聯電子、遠傳電信、CID華威國際等企業合資超過18.2億的創投基金,並放眼新南向,大力連結東南亞的數位經濟生態系,在台灣孵化全世界創業家的夢想。

圖片由Gogoro提供

第二名:Gogoro

台灣近年新創界最享譽國際的案例應該就是Gogoro了。自2015年7月上線後,一路進軍荷蘭、德國等歐洲市場,大獲當地民眾和政府單位的歡迎。

除了「可換電池的電動機車」這項獨特市場特色外,Gogoro更結合了行動網通裝置,不論解鎖、發動或導航,都透過手機完成,徹底展現台灣軟硬體工藝的整合能力,並與Panasonic、Maxxis等國際大廠緊密合作,以台灣品牌整合國際資源,反映政府長期鼓勵自主創新及產業鏈發展的成效,是名符其實的台灣之光。

圖片由Bao Bar提供

第一名:Bao Bar

最近全球媒體討論的火熱話題,就是風靡全倫敦的「刈包店」。

一般人談到英國食物,可能就只聯想到炸魚薯條,但在2013年,包含台籍學生Erchen的三位年輕人,就將台灣的刈包帶到了英國,他們的攤位首年就被評選為年度最佳英國街頭食物(People's Choice' Award)以及英國新興美食獎(Young British Foodies),2015年在倫敦最熱鬧的蘇活區(Soho)開了第一間專賣店後,今年也在西敏大學(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附近的商業區開了第二家分店,在國際美食的匯聚地倫敦,用台灣的精神,將台灣小吃推向世界舞台。

資料來源:透過程式自動蒐集建立網路文章庫,以關鍵字進行語境與情緒分析。統計區間:2016/08/10~2016/11/10

在今天的台灣,創業早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包括經濟部、國發會和各地縣市政府,都有提供各類的創業補助和顧問服務,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更推出「青年創業圓夢網」提供一站化的服務綜整全國的創業資源,打造下一個轟動世界的台灣之光。

本文由經新聞授權報導,原文請見六大新創之光縱橫國內外,台灣新創好厲害,完整報導詳見《經新聞Economic News》網站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