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不挑食、不怕人的石虎,現在卻只剩下500隻,我們人類到底做了什麼?

這麼不挑食、不怕人的石虎,現在卻只剩下500隻,我們人類到底做了什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石虎可以說是「機會主義者」,只要哪裡可以找到食物,哪裡牠都會去,隨便到處都可以活,一點也不難生存。因此我們不禁要問──台灣到底發生什麼事?為何連「命這麼韌」的小動物,都要瀕臨滅絕、失去活路?

「我可以想都不用想地說,苗栗、台中、南投,沒有了。很多地方都調查過,真的都沒有了……」陳美汀表示,去年有一份報導,將15年來做過的石虎研究公佈出來,苗栗跟南投的低海拔淺山環境,大概是台灣目前維持面積比較大的石虎棲地。

「不用指望國家公園、中央山脈、保護區等地方有石虎(下圖右),去年的研究估算,全台只有標示紅色的地方確定有石虎,其他綠色、紫色的自然環境其實也是不錯的,可是並沒有石虎出現(下圖左)。」

8

包含紅、紫、綠色區域,這樣的範圍可以容納多少石虎?大概只夠1,000隻;而目前尚有石虎出沒的紅色區域,估計只剩下不到500隻。「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這麼不挑食、不怕人,隨便都很容易生存的石虎,到現在卻只剩下500隻,我們人類到底做了什麼?」

「我們能期望公部門或國家公園保護石虎嗎?沒辦法,因為台灣的國家公園全部都在中央山脈;我們真的都很想保護牠,但真的保護不了,因為石虎的生存區域幾乎都是私有地。」

有少數地主願意接納石虎,會說「算了沒關係,雞就讓牠吃」;但有些不歡迎,還說「你只關心石虎,都不關心人」。

保育的過程難免遇到衝突,例如為石虎被路殺的地點設立警告標誌,但是沒多久所有牌子都被破壞;為了減少路殺,在高速公路上方做了「生物廊道」,讓動物包括石虎都能利用,可是即便如此,都有人會反對。

9

「所以你聽到石虎的SOS了嗎?問題回歸到最後,或許我們必須問,為什麼要保育石虎?」陳美汀表示,因為石虎是一級保育類動物,是台灣除了雲豹以外僅存的唯一貓科動物,是淺山生態的旗艦物種,牠能維持生態系平衡與多樣性,還能控制齧齒類的族群數量,並達到病原的「稀釋效應」。

所以石虎需要很多人保護,請協助把石虎介紹給更多的人。她說:「當你站在較高的位置去觀看事情的時候,就會發現真正的問題是人──不管是流浪動物或野生動物的困境,都是人造成的,所以這不是應該站在誰那邊的問題,而是我們應該幫助誰、替牠們解決什麼困境。一切的一切,都是基於廣大人類對所有生命應有的一份尊重。」

一隻都不能少!石虎保育行動你也可以做得到

  1. 請把石虎介紹給更多的人認識
  2. 發現受傷或死亡石虎要通報各縣市府1999專線
  3. 不使用捕獸夾!不要放毒餌
  4. 貓貓狗狗要注射預防針,千萬不可野外棄養、放養
  5. 不要帶寵物進入國家公園和國家森林遊樂區
  6. 山區開車切記放慢速度
  7. 為了保護環境,請支持友善環境的農產品
  8. 為石虎發聲!也是一種協助石虎保育的工作!

動物當代思潮團隊將持續側記「挺挺動物生活節」各場次講座內容,請繼續鎖定。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