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掉比賽有趣嗎︰何謂運動家精神?

輸掉比賽有趣嗎︰何謂運動家精神?
Photo Credit: Jerry Lampen /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試想一下,如果麥可·喬丹原來根本不喜歡打籃球,他真正喜歡的是棒球的話,似乎無論他取得多少個 NBA 冠軍,對比起真正的運動家,也總欠缺甚麼。

作者︰豬文

筆者算是個線上遊戲《英雄聯盟》(League of Legends)的忠實粉絲,對剛剛的世界大賽十分關注。這次世界大賽,台灣的兩支隊伍表現都不如預期,早早在分組賽出局。而其中台灣隊伍「閃電狼」選手Karsa在落敗後的訪問,引來不少台灣網民的不滿,進而引起了我對究竟甚麼是運動家精神的一些反思(這裡先假定電子遊戲也算是運動,筆者也傾向如此認為,但這個問題需另作文章討論)。

Karsa惹人非議的地方是他說自己其實不太在意「閃電狼」早在分組賽出局,因為隊員只是在享受比賽,甚至在出局的一刻,他們還在笑着唱歌。這訪問一出,連本來是粉絲的人都覺得非常失望,發現原來自己比選手還更認真對待比賽,批評他們這種「玩玩」的態度,配不上別人的尊重。

這裡,不禁讓人聯想起電影《魔球》(Moneyball)經典一幕:布萊德·彼特飾演一支棒球隊的總經理,他的球隊剛剛打輸了一場比賽。他正要離開時卻聽到更衣室傳來音樂,於是他便氣沖沖地走進了更衣室。當他看見球員在載歌載舞後,用棒球棍使勁地揮在衣櫃門上,呯的一聲,換來全場鴉雀無聲。布萊德·彼特接着問球員:「輸掉比賽有趣嗎(Is losing fun)?」球員只好回答不是。然後,又是一片死寂。布萊德·彼特最後便說:「輸掉比賽就該如此(That’s what losing sounds like)。」

批評者心中的運動家精神

這「Is losing fun?」的經典一幕,硬生生打了Karsa一巴掌,也道出了批評者的心聲:他們的氣憤,其實代表着一種對運動家精神,以至運動本質的想法。這種想法,大概意思是運動家之所以為運動家,在於他們投身其運動時所展現的種種品格,例如忠誠、刻苦、專注、自我犧牲、團隊合作等。這些品格甚至是運動最迷人的地方。而當中最重要的品格,是那種永不服輸、永遠追求突破自己的精神。儘管失敗難免,運動家不會嘻嘻哈哈地輸,輸也要站在戰場上戰到最後一分一秒。這種面對失敗時的骨氣與尊嚴,是運動家不可或缺的。

回想一下,為甚麼麥可·喬丹能稱得上是籃球之神?他取得的實際榮譽當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連續三年輸給活塞時,沒有笑着帶過,反而念記這失敗的恥辱,努力一報三年之仇。如果一個運動員在失敗時,竟然沒有感到半點懊惱、半點恨意,這顯示了他沒有羞恥之心,也代表着他沒有運動家應有的自我要求。運動家,就如麥可·喬丹,必定需要一種「I believe I can fly」的期許與決心。如果你夠認真對待運動的話,怎可能如此輕鬆帶過呢?

另一種理解︰純粹的熱愛

網民在批評Karsa的同時,也有不少人替Karsa說話。這些辯護,又正正說明了另一種對運動家精神的理解︰他們認為運動家之所以為運動家,最重要的不在於他們的自我突破,而在他們對自己事業的熱誠。這種非常純綷的熱愛,才是運動家不可或缺的。這種想法,也很合乎我們平常的想法。試想一下,如果麥可·喬丹原來根本不喜歡打籃球,他真正喜歡的是棒球的話,似乎無論他取得多少個NBA冠軍,對比起真正的運動家,也總欠缺甚麼。

又回想一下,足球王國巴西,歷史上出過如此多球王,為甚麼「細哨」羅納迪諾,總是讓人印象深刻?不正正是他的招牌笑容嗎?即使在至關重要的世界杯決賽,他也是總是帶着笑容去踢足球。他那種純綷對足球的熱愛,代表着足球不只是他所從事的職業,不只是幫他名成利就的工具,而是與他生命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這種與運動融為一體的境界,才是運動家的境界。

既然如此,Karsa笑着被敵人打爆,又甚麼問題?他說他不太在意取得怎麼樣的成績,只想享受比賽。這不只沒有問題,反而顯示出他是一個真正的運動家。因為如果他會因為失敗而懊惱,反而說明了他喜歡的其實只是勝利,而不是電子遊戲運動本身。Karsa面對失敗時的表現,才是勿忘初衷,一個運動家應有的風範。

你又怎麼想?

甚麼是運動家精神這個問題,我們一般比較少認真地反省。經過這一連串討論之後,可發現我們其實直覺地對運動家精神有不少想像,甚至想像之間未必能貫融,以致對一個運動家應如何面對失敗有不同判斷。如果你們是「閃電狼」的粉絲,你會失望,還是欣賞Karsa這種態度呢?或者,我們必須回答 布萊德·彼特質問中的一個更根本問題:Should losing be fun?

本文獲授權轉載,原文見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責任編輯:tnlhk
核稿編輯︰歐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