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監理沙盒」真正要挑戰的其實是政府的管制能力,考驗的是主管機關的監理彈性和判斷能力。主管機關能否精準地判斷出新的產品將會造成何種市場風險或消費者風險,是「監理沙盒」這個制度成敗的關鍵。
我提的「金融監理沙盒」草案,不是科技版的產創條例,而是一個試驗計畫。要求監管方與被監管方協力,從一開始就涉入業務本身。某種程度上,這種做法比目前的紙上監管,更能夠幫助監管者了解所監管的業務及商品。
不僅整個「監理沙盒」計畫就是一個試驗計畫,連「監理沙盒」的相關立法都是一次試驗計畫,都在摸石頭過河。奢求在一部專法裡面建立一個完美的「監理沙盒」制度,我認為以我國的法制環境和實務環境,是不切實際的作法。邊走邊修,反而比較能夠解決實務上所面對的問題。
另一方面,創新馬兒在沙盒裡跑過之後,回頭政府還是得調整規範,讓負責任的創新能夠取得充分的空間。而沒有實際的參與、協作,政府其實無從得知問題出在哪裡?哪些既有規範應該鬆綁到什麼程度?如何讓規範為社會的進步和安全服務,而不只為既得利益服務。
所以我說,「金融監理沙盒」真正要挑戰的,其實是政府的監理專業和制度調整能力。業者的專業能力在開發商品或服務,監理及制度調整則是政府端的義務。在一項商品或服務通過沙盒測試後,業者的義務已經完成,之後的准駁與否和法規調適,考驗的其實是主管機關的監理彈性和判斷能力。
政府有多靈活,產業才有多強大
制度如何邊走邊修,更是考驗政府回應時代挑戰的能力。主管機關能否在六個月的共生觀察期結束後,精準地判斷出新的產品將會造成何種市場風險或消費者風險,以及目前這一套機制還有什麼可以改善的空間,是「監理沙盒」這個制度成敗的關鍵。
所以我的版本特別偏重政府端的義務,要求主管機關必須在「監理沙盒」結案後三個月內,提報准駁與否的說明給行政院及立法院。
至於政府怎麼做,是透過專業委員會?還是透過公民社群意見諮詢?由主管機關自行判斷。但是必須在三個月之內提供一份報告。准駁理由必須清清楚楚向國民陳述,以昭公信,而不是用「有違反消費者權益之虞」、「有形成系統性風險之虞」等語輕輕帶過。
相關報告要有論證,讓所有新創事業有明確的依循標準。甚至於主管機關對新創業務還沒研究清楚,還找不到方向,也都應該說清楚問題在哪裡。相對應的規範調整建議,也要一併附上,才能讓國會進一步討論有所依循,能盡速配合修法。
歸根究柢,我國數位金融能否發達興盛,關鍵不只在業者的能力,也在主管機關監理的能力。主管機關順應社會、調整制度的能力越強,我國數位金融發展的空間才會越大,金融科技才會更強。而我相信,隨著網路社會的發展與發達,政府必須學會與公民社會協作的需求就越高,而我的金融沙盒法案如此設計,也正是回應這個趨勢。
「監理沙盒」四個字,清清楚楚的說明了沙盒試驗的對象,其實是政府的監理能力。我們希望也要給監理單位試驗空間,容許監理單位犯錯再改,但是我們不能再忍受監理機關抱著既有規範卻不作為。到時候規範俱在、產業俱亡,終究是假的平安。
編按:在計算機安全性(computer security)領域,沙盒(sandbox)代表著安全機制,針對來源充滿疑慮、可能具破壞性的程式提供一個具有隔離性環境,以作為實驗所用。近年因金融科技創新的興起,英國在2015年提出監理沙盒(regulatory sandbox)機制,藉此扶植創新金融服務產業。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之瑜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