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大叔的20個生活偏見之——大叔喜歡「開車環島公路旅行」

中年大叔的20個生活偏見之——大叔喜歡「開車環島公路旅行」
Photo Credit: Joe Lo @ Flickr CC By SA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所謂的公路旅行,開車本身就是意義和目的。一般人非常好奇一直開車一直開車一直開車……這樣有什麼好玩?是的,一直開車就是環島旅行讓大叔們覺得很爽的關鍵。

文:黃威融

「開車環島公路旅行」是由「開車環島」和「公路旅行」這兩件事構成:「開車環島」是許多男孩擁有第一輛車就熱烈想去做的事,問題是從少年變成大叔後,雖然體力差很多,時間也很難喬,卻愈來愈喜歡開車環島,因為專心開車時整個人會進入一種獨特的存在狀態。所謂的公路旅行,開車本身就是意義和目的。一般人非常好奇一直開車一直開車一直開車……這樣有什麼好玩?是的,一直開車就是環島旅行讓大叔們覺得很爽的關鍵。

還有人問過我,你們一群人開車環島,那你們開幾輛車呢?是不是大家坐在一起聊天啊?正確的答案是,開車環島就像遛狗,每個主人當然是帶自己的狗出門遛,所以每個人都開自己的車,團體裡通常會兩人左右沒那麼愛開車,他們就負責放音樂和聊天。

別以為環島環島開車很輕鬆,出發前一週你當然得檢查車子的狀態,然後偏執如我,一定得準備好幾組「六張CD」的播放清單——我目前開的是一輛二○○五年出廠的德國掀背車,原廠音響配備是六張吸入式CD音響。常常搭我的車子出差採訪的夥伴都知道,我會要求同車乘客準備六張CD以確認我們的友誼是否禁得起考驗。六張,足夠判斷一個人對行車狀態的設想和音樂襯底聊天的編輯能力。

中年男子酒友會的環島行程

這幾年我們這群大叔熱中「開車環島公路旅行」,主要是有一個覺得台北到台東開車其實很近的公路控男孩。他的家室和事業都在台北,但是偏偏在台東縣的某個小鎮有個度假屋,因此我們發展出一個「台北 → 台東 → 台南」的行程模組,原則上的配置是台東兩晚+台南一晚(選台南的理由還需要多說嗎?那裡的朋友和美食太多)。

所謂的「我們」,是由一群散布台灣設計、空間、影像、飲食和編輯創意的大叔們所組成(為了不使用「文創」這個讓活在台灣的我們感到痛苦的辭彙,我想大家一定可以諒解),在我們內部的通聯紀錄,這個組織代號是「中年男子酒友會」。當這群人聚集在一起,主要進行跨界分享吐嘈和幹譙,我們的共識很清楚:四十歲之後,人千萬不要只跟你同行業的人在一起,因為你們要不是狼狽為奸就是水火不容,所以獅子會扶輪社這類中介組織很重要。跨領域閒扯有助於感性開發,多跟影像感官敏銳的人混,看到的線條、使用的顏色、嘗到的味道、感受的韻律、變幻的音符……和過去單調的自己大不同。

若是往東邊出發,台北到花蓮這段其實好開(一般人不認真開或車子馬力不夠,所以覺得辛苦)。經雪隧到蘇澳,進入蘇花公路非常需要精神集中,通常播放的音樂必須強壯到可以和蘇花的路況對應,我最常選的是厲害古典鋼琴協奏曲或鋼琴獨奏(請想像飛揚琴音和公路岩壁的互動)。若是開夜車,我覺得一九六○年代末地下絲絨樂團(The Velvet Underground)主唱路・瑞德(Lou Reed)的現場演唱會專輯超適合,他的電吉他強勁有情緒,壯年之後的個人演唱會有好多經典演奏,完全不顯老態。例如二○○八年他在柏林演唱〈Sweet Jane〉,真是好聽。

花蓮是個吃東西極好的地方,朋友推薦的羊肉麵和上海菜都非常美味。吃飽繼續往南,趕路的話走台十一海線。大叔開車享受的是那股專心,從花蓮到台東市這段非常漫長,一般人認為的枯燥無趣,對愛開車的大叔來說充滿詩意,這三小時路程,可以聽好多厲害的音樂。

第一天傍晚到台東,多半會在家開伙,吃+喝+聊一整晚,然後隔天進行訪友,或者爬山這樣健康的事也曾經做過,非常迷人。台東縣好吃的店不少,要找,例如東河老街(不要只在大路旁邊買包子,要鑽進去)上帥氣義大利人開的小吃店,還有都蘭糖廠對面巷內環境整潔、老闆認真煮麵的麵店。

不被年輕人追逐的店鋪讓人覺得舒適過癮

待兩晚後繼續開車旅行,台東往南的南迴公路太平洋海景可說是台灣最好看的一段,看過這段海岸線後,很難接受台灣其他的海岸景觀。南迴比較靠台東這段有一不起眼的路邊服務區稱之為「大鳥」,有幾個當地住民販售油炸食物的小攤,它的臭豆腐和蔥油餅加蛋,搭配原住民風味的調味醬極有特色(大叔提醒:攤子外觀和食物長相一般人覺得不佳)。

從南迴到屏東楓港之後,完全是另一種路況和視野(極為糟糕、令人哀傷、開發過度的那種)。進入台南市區,通常是訪友,四十歲前後擔任設計雜誌總編輯那幾年,台南是我最重要的主場和心靈故鄉,台南的食物更是完全徹底全面改造了我四十歲之前的島嶼飲食。我們常去的一家位在海安路上的燒食烤物鋪,是正興街好友的私房分享,幾年前吃過一次成為大叔最愛,幾個月沒吃就有人嘮叨什麼時候要約啊。在這樣的店鋪,老闆都是藝術家,你千萬不要催老闆,放心交給他們,好好等待就是了。

通常會在台南往一晚,偶爾去當地朋友新開的民宿試住,或者多半選擇成大附近的背包客型簡易住宿﹔早餐就不選擇台式傳統超強的虱目魚粥,到老字號咖啡小店小吃更適切。往北返家就是一場心靈悲劇的開始,開車看著前方烏雲密布的醜陋天空,終究還是要回去這個食物難吃(或說花很多錢才能吃到起碼滋味)、走路速度很快、每個人都很忙的城市啊!

開車環島可以專心聽好多喜愛的音樂

認真回想開車環島這件事,在我的生命裡最重要的一次應該是二○○七年擔任設計雜誌總編輯,做出驚天動地的第三期之後的四月初,攝影師、美術總監和我三人一人各開一輛車從台北直接到墾丁過夜,當時的理由好像是散心。隔天一早在鵝鑾鼻附近,攝影師用許多拍攝手法拍了一些黑白公路照片,這批我認為影像風格酷似一九八七年搖滾樂團U2《The Joshua Tree》專輯路線的黑白照片,記錄了那段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