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張惠妹的第一個20年:後來的事,就是傳奇了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天后的20年,是這樣走過來的。她也許不再是1996年那個女孩,也許多了世故與經歷,但對音樂,阿妹的第一天和20年,都是一樣的,幸好20年前,她選擇當這樣的張惠妹,走上這樣的人生。
文:方元
人生20歲,可以辦一場熱熱鬧鬧的成年禮;在一個事業堅持20年,也可以風風光光大肆慶祝。雖然張惠妹的這20年,已無時無刻不像煙火般燦爛,即使消沈,曖曖的光也不曾消失。
因為她是太陽之女。甚至,在過去20年的華語歌壇裡,她也是太陽一般的存在,恆常,耀眼。
張惠妹,太陽之女的20年
在「飛碟電台,空中的夢想家」這段jingle撞擊人們耳膜之前,阿妹兩度挑戰「五燈獎」終於奪冠,只是她歌唱實力的佐證,在那之前,她早已經是台東部落裡的明星。
張雨生和陳復明這兩位伯樂,把千里馬從酒吧駐唱帶進歌壇。在1996年夏天與張雨生合唱〈最愛的人傷我最深〉,點起了日後「台灣之光」的第一點星火;冬天的首張專輯《姊妹》,大賣百萬張。
後來的事,就是傳奇了。帶點野性的台東女孩,清亮拔高的嗓音、穿著厚底鞋照樣唱到high處高踢腿,在原住民歌手還半隱晦身分的年代,這個連藝名都沒有特別明星化的女孩,就唱著唱著,變成了天后。
阿妹再把「台灣歌手」唱出台灣、唱進亞洲,她成為台灣歌壇No.1代言人。但外面的世界波瀾多,阿妹在名利雙收的同時,心力都累,背負一些莫名的「責任」、壓力與批評。有那麼幾年,她動輒得咎,加上唱片生態丕變,百萬銷量已是神話,此時,總是盡情high唱的阿妹,也被質疑嗓子累了;還有愛情,天后的愛情路崎嶇,當時有人形容「人財兩失」。
但阿妹是光,撥開烏雲再起時,依舊耀眼。把低落茫然的心境唱出來的《我要快樂?》專輯,讓天后風光回歸,這一次,她不只是「只愛唱歌的台東女孩」,對自己的事業有更多想法。
阿妹每張專輯在尊重專業的前提下加入自己的意志,還真正切割出有獨立個性的「阿密特」,揚威金曲獎;突破舒適圈咬牙挑戰日語音樂劇「杜蘭朵」,從而學會更正確的發音法,把略帶沙啞的嗓音化為優勢,成為華語歌壇的「演唱會女王」,場次、票房、觀眾魅力、效果,無人能及。

浴火鳳凰,不再回頭,阿妹已是女王,是她演唱會上常出現的女獅王,霸氣地站在華語歌壇的浪頭上,不管長江推來多少後浪,已是「妹姐」的她,拒絕跌碎在沙灘上。開口,就令人臣服。
但這樣的本事,豈止是憑著年紀、資歷與氣場?即使在慶祝出道20周年的此時,阿妹仍小心翼翼踏出每一步,愈來愈精雕細琢的錄音室作品,千挑萬選才去當導師或評審,然後為了好好表現一首歌而自我折磨。
例如,演唱會女王在去年「烏托邦」開城前,仍會在後台緊張、發抖,努力想把感冒的喉嚨「喊乾淨」,她也會焦慮地大哭,但上了台,全力演出,然後在城門關的那一刻,擠在15公分高跟鞋內狂跳一整夜,而腫脹的雙足,再也支撐不住她,同事要上前「接住」她。
天后的20年,是這樣走過來的。她也許不再是1996年那個女孩,也許多了世故與經歷,但對音樂,阿妹的第一天和20年,都是一樣的,幸好20年前,她選擇當這樣的張惠妹,走上這樣的人生。

當然這二十年來,歌壇多了好多好歌,快歌動感、情歌動人。這些歌也可以給別人唱,但歌要成經典,還是要靠張惠妹,從最早清亮的〈姊妹〉、虐人心的〈聽海〉,到新的〈偏執面〉,還有橫裡殺出的阿密特,〈好膽你就來〉已變成台語high歌代表曲,〈血腥愛情故事〉的黑暗卻又痛快。
有妳真好,張惠妹

阿妹的歌從20世紀跨進21世紀,20年前的歌依然是華語圈的熱門K歌,而新作也與時俱進,展現音樂人不斷進步的基本典範。如果沒有張惠妹,華語歌壇會暗淡許多、無聊許多。
像她,玩出了「阿密特」,為那一年的歌壇投下深水炸彈,不是浮面地換個造型、弄個分身,而是借這分身唱出更暴烈、社會性的議題,兩張「阿密特」給人「音樂原來可以這樣玩」的咋舌與崇拜。
阿妹在「阿密特」裡還挑明了唱「彩虹」,獻給同志,雖然她早已在歌曲、MV、言行中支持彩虹子民。她這麼想給這些人支持,甚至願意自掏百萬,在最短的時間內辦成一場免費的演唱會,歡迎所有支持同志的朋友「憑愛入場」;今年又號召共10組藝人一起無酬唱「愛最大」演唱會。
「烏托邦」演唱會上那面巨大彩虹旗,是多少人的安慰,因為阿妹,同志的氣更足了,似乎櫃外的世界有股巨大的力量支撐著。
就像,因為阿妹,「原住民」這個名詞的正面能見度提高,許多部落孩子的願望就是「長大要當張惠妹」,因為她好會唱、又是十大傑出青年呢。而她回饋鄉里外,沒忘了自己是台東女兒,年年出席豐年祭,也是傳遞傳統價值。
阿妹影響力有多大,演唱會加場再加場,票還是不夠賣,她為台北小巨蛋帶來巨大收益,卻因為她帶動歌迷的熱力,一開唱就造成「假性地震」,「三天三夜」成了小巨蛋管理單位的敏感關鍵字,而阿妹最新的巡迴也只得暫時和小巨蛋擦肩而過。
雖然小巨蛋周邊居民可能怕了每晚一萬人追隨女王而帶來的地動天搖,但華語歌壇這20年,的確是有張惠妹真好,有她帶來的那些音樂、正面能量、努力與堅持的小故事,真好。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之瑜
Tags:
從影業小編到台灣變色龍,UG is hot with Photoshop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做最精彩的你自己」的白靈、跨年大唱 First Love 主題曲的白冰冰、手機桌面幸運女神美輪明 —— UG is Hot,那個總是出現在大樓屋頂上的人緊追時事梗,彷彿他的衣櫃裡有無限的道具隨手捻來都能搭上。充滿 B 級感的變裝加上高超的 Photoshop 技巧,讓一個人以千百種人設亮相。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平時身為平凡上班族的 UG 是怎樣煉成社群百變女王的,而他最愛用的 P 圖小撇步又是哪些呢。
從「過氣網紅」到「最快的變裝民眾」
許多人認識 UG 是因為他 2009-2010 年 cover 少女時代的精湛模仿,當時甚至受邀上韓國綜藝節目《Star King》與偶像相見。在 15 年前,所謂「網紅」一詞還未被廣泛使用的時候,那年還只是個大學生的 UG 用他的熱情示範了追星的極致,並在社群網路上發酵。不過 UG 並沒有選擇走上演藝之路,如今回看往事直笑說自己是「過氣網紅」,他反而在近年不斷透過變裝「成為」各種偶像,反映時事的速度堪稱「最快的變裝民眾」。
「我變裝的故事要從小時候說起,」小學時迷戀美少女戰士華麗的變身,加上看綜藝節目中反串藝人帶來的娛樂效果,「我覺得這個東西我好像做的來,而且與其被大家說你『有點娘』,不如把它轉換成一個表演的形式,就會變得很光明正大。」UG 不只自己表演,也帶著同學在兒童節大會上跳徐懷鈺,從小就展現自信光芒。
社群在走 Photoshop 要懂
若從很早就在 Instagram 上追蹤 UG 的朋友,應該會發現他從某個時期開始,照片中的場景從居家環境大量轉換到一個大樓的頂樓——那正是 UG 任職電影發行公司的頂樓。「我剛進公司老闆就知道我會變裝,有次《穆荷蘭大道》特映會老闆就提議我扮成電影中的角色,讓觀眾可以來合照,」UG 聊到公司很支持讓他很合理地時常扮裝,「讓我覺得哇原來這在一個 30 幾歲的上班族身上是件被鼓勵的事。」也因為如此他對變裝愈來愈認真,也開始用變裝的形式參加同志遊行等等的公眾活動。
平時的 UG 除了經營自己的社群平台之外,也時常利用 Photoshop 製作工作所需的宣傳素材、電影周邊等,「我們三不五時就要拍一些商品照,公司頂樓剛好很漂亮就會上去拍。」雖然從大學時期就學了各種影像處理的軟體,「Photoshop 還是最直觀的!」UG 說在電影發行公司當小編,幾乎每天都會用到 Photoshop,不管是 banner、gif 動圖還是小型印刷品通通都可以用 PS 搞定。
看我 Photoshop 三十六技
社群上火熱起來的事件通常是沒有預告的,但 UG 總是能抓住這些時事梗的精髓,他對於挑選變裝的角色也有一套自己的邏輯,「通常以我自己喜歡的影視或音樂作品為主,時事的話,除了社群上的熱度之外,我也會選擇有很明顯特徵的,大家一看就知道這是什麼!」仔細看 UG 每次扮演不同角色,神情絕對都是最到位的。
不僅變裝角色多元,UG 的 P 圖技巧也是三十六技各種搭配!在這次採訪中 UG 回歸初心,化身成他的變裝啟蒙「美少女戰士水手月亮」,並且首次公開分享了幾個在後製變裝照片時最愛的 PS 祕技!

首先是修圖最經典招式:去背!Adobe 推出了「物件選取」工具讓去背變得超簡單,只需要開啟圖檔點擊「物件選取」,Photoshop 就會自動辨識畫面中的關鍵物件,不到 10 秒就幫水手月亮去背完成。接著 UG 使用「色相/飽和度」調整功能,增加漸變疊加與外光暈,把水手月亮變得閃閃發亮。下一步在背景加上星空圖案與不同 pose 的水手月亮之後,UG 到圖層區調整不同物件的「混合模式」,選擇「濾色」然後調整「透明度」,只要簡單拉動一下就能讓水手月亮與星空自然地融合
Everyone can Photoshop!百變人生沒有侷限
在今年大港開唱的演出者介紹裡,UG 被以「台灣變色龍 aka 屋頂皇后 aka 變裝民眾」這個串超長的頭銜介紹,這三個稱號似乎點出了他被大家記憶的不同面向,包括從最早 cover 少女時代紅到韓國,一直到公司頂樓的精彩變裝。
這些年來 Photoshop 陪伴著 UG 不斷超越,不斷成為那個最精彩的他自己,「變裝對我的人生帶來的改變,除了成就感之外,最重要的是創造了更多的連結,」如同在性別運動中的站在最前排、最吸睛的變裝皇后們,「變裝可以是一種溝通的工具,鼓勵很多可能到很多對自己的狀態還不是很了解的人。」採訪尾聲,我們問 UG 下一個角色會扮誰?他笑說還不知道,「但一定是好玩的!」

Everyone can Photoshop!百變無法侷限,Photoshop提升你的創意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