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本土優先」當道 外來人才政策再定位

「本土優先」當道 外來人才政策再定位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全球化與本土意識的角力不斷拉扯,香港的外來人才政策又可以如何定位?

2016選舉年,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高呼「美國優先」,誓言上任第一日即退出促進亞太地區貿易自由化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簡稱「TPP」),原因是要保住美國本地人飯碗。英國脫歐公投的結果,亦多少反映當地民眾對從其他歐盟國家移民居英後爭搶工作的擔憂。

就在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形容「新民族主義」時代到來。[1]尤其近幾年,歐美、亞洲等多地排外情緒升溫,不到半世紀時間,世界政經發展已從全球一體化,漸向「本土優先」靠攏,美國甚至出現鼓吹白人至上的「另類右翼」(alt-right)運動。[2]

在香港,多名本土派人士進入新一屆立法會,反映他們的主張在社會上引起一定共鳴。在這樣的時空下,若要提倡吸引海外人才,或會被質疑與現實相矛盾。全球化與本土意識的角力不斷拉扯,香港的外來人才政策又可以如何定位?

傳統智慧:「外援」有助提升競爭力

充足及優質的人力資源是提升一地競爭力的關鍵。政府早前推算香港人力供應由2012至2022年平均每年上升0.4%,但同期整體人力需求的年均增長率卻為0.9%。[3]為應付人口老化、勞動人口減少及生產力下降的挑戰,政府一直視吸納外來人才為補足本地勞動力的主要措施之一。

香港現時的外來人才政策,主要包括「一般就業政策」、「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以及「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當中大部分外來人才透過前兩項計劃來港,申請人須事先獲得本地僱主聘用。2013年底,成功申請者超過8.8萬人,約佔全港勞動人口的2.5%。「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則是計分制的移民計劃,申請人來港前無須獲得聘任,自2006年推行至2013年底,共有2,724名高技術人才及優才經該計劃來港。[4]

去年5月,政府以試驗形式推出「輸入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計劃」(港二代計劃),希望吸引已移居海外的港人子女回港發展。截至今年11月底,入境處共收到406宗申請,其中224宗獲批,申請者主要來自美國、加拿大及澳洲。今年初,政府宣布將設立專題資訊平台,為香港移民第二代、在海外留學的香港大專生及海外專業人士提供就業資訊。[5]

local-foreign-cht1
資料來源:入境處

此外,政府在上月發表的《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報告中強調,面對全球競逐人才的趨勢,未來需要提供有利環境,以吸引海外人才來港發展新興產業。[6]

1990至2010年:OECD國家高技術移民增1.3倍

以上可見,無論是過去或未來願景,在海外招賢納士都是政府人口政策的一部分。而觀乎世界各地,人才爭奪戰亦一度在全球化時代發生。智經曾撰文指出,現今亦有一班擁有專業技能、流動力強的族群冒起,成為「新遊牧民族」。他們傾向從事跨國機構、全球性非政府組織,在各地遊走時累積的社交網絡及語言能力,是他們的重要資本。[7]

這種現象在過去數十年尤為明顯。據新一期《經濟學展望雜誌》(Journal of Economics Perspectives)發表的一份研究結果,全球約3%人生活在出生地以外。另外,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的人口佔全球總人口不到五分之一,但卻涵蓋了全球三分二的高技術移民。2010年,OECD國家的高技術移民人數多達2,800萬人,較1990年時顯著增長1.3倍,這些人才主要流向美國、英國、加拿大及澳洲等已發展國家。[8]

local-foreign-cht2
資料來源: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研究稱,隨着未來全球進一步融合、交通成本下降及傳統發達經濟體以外的國家生活質素提升,預計新一代高技術人才不再限於某一地點工作,而是遊走於不同地區,較上一輩的流動性更強。[9]

世界大不同 本土主義抬頭

然而,上述研究以1990至2010年的數據為基礎,得出全球人才流動的趨勢;但及至近年,本土思潮興起,各地反移民呼聲漸高,新形勢下,外來人才的政策定位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衝擊。

排外心理在不少地方存在已久,不過近年令人感到擔憂的是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後,在2009年歐洲議會選舉中,英國、荷蘭、奧地利、意大利等國的極右派政黨均獲得空前支持。[10]2010年,歐債危機開始,歐盟各國對移民、難民的排外情緒升溫;此後爆發的難民危機,更在歐洲掀起政治動蕩。

與此同時,本土意識抬頭,排外政治力量逐漸壯大。波蘭、匈牙利等歐洲多國正被右傾政黨掌控;法國的排外情緒亦在醞釀。民調指當地主張反移民政策的極右政黨「國民陣線」(Front National)領袖馬琳勒龐(Marine Le Pen),有可能贏得明年法國總統大選,早前她提到,假若當選將要求舉行公投決定法國應否繼續留歐。[11]

這種排外心理如今已不只是針對不斷湧入的難民,英國的脫歐公投、特朗普入主白宮後帶來的影響,或將蔓延至包括高技術移民在內的外來人才。據稱,不少留英工作的歐盟人才,在英國脫歐後失去安全感,跨國企業亦擔心英國未來會對歐洲移民設限,令英國人才優勢不再。[12]

RTX2H0ON2
Photo Credit: Neil Hall / REUTERS / 達志影像

在美國,特朗普表示上任後將退出TPP,讓就業機會重返美國;他競選期間甚至揚言要取消H-1B工作簽證,指其剝奪了美國人的就業機會。[13]H-1B簽證原意是幫助美國企業招攬外籍高技術人才,近年主要集中在與科技、工程等科目相關的STEM[14]行業,並以印度人為主。[15]取消H-1B簽證最終或許較難實現,但將來會否收緊政策,仍令不少依賴高技術移民的企業擔憂。[16]

港人優先 外來人才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