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輯】鏡頭下的焦慮、不滿與極化,23張照片帶你走過動盪的2016年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回首動盪的2016年,焦慮與希望總是一線之隔,你又是站在哪個位置上觀察世界?
回首動盪的2016年,許多牽動世人情緒的事件接連發生,與去年、前年相似的悲劇不斷上演,鏡頭下的焦慮、不滿充斥著媒體版面,全球政治的極端化與天災、氣候的極端化也不容人們忽視。
然而,恐懼與希望往往是一線之隔,回顧過去一年來的每件國際大事,你又是站在哪個角度上觀察世界?

2016年1月30日,一位難民的屍體躺在土耳其附近的海灘上,而這僅是2016年以來數場難民沈船事故的其中之一,光在今年5月底前至少就有700名難民命喪地中海。

農曆新年旺角騷亂,是一場在2016年2月8日至2月9日於香港旺角發生的事件,起源於香港食環署取締新年期間出現的無牌熟食小販,隨後網路出現號召「捍衞小販」的行動,最後演變為警民衝突。

2016年正逢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100週年,2月11日美國激光干涉重力波天文台(LIGO)舉行記者會證實廣義相對論裡的最後一項推測-重力波的存在。這項科學發現科學家們終於將視野拓展至最深入的物理世界中,愛因斯坦最古怪、最狂野的推測,終於得到證實。

2016年3月22日,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機場及鄰近歐盟總部的馬爾貝克地鐵站發生槍擊及自殺式炸彈襲擊,造成34死300傷,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承認責任。圖中一名男子在街頭弔念儀式上神情激動。

德國《南德日報》獲得巴拿馬律師事務所莫薩克‧馮賽卡的大量客戶密件,發現多國權貴名流疑涉嫌利用避稅天堂逃稅甚至洗錢,因此向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披露,並在《BBC》、《衛報》等78國、107家新聞機構約400名新聞記者調查一年後,於2016年4月3日向外界公布其內容,被稱為「巴拿馬文件」。

2016年4月16日發生在日本九州島的熊本地震,震央位於九州中部的熊本縣上益城郡益城町附近,震源深度推測約12公里,規模為日本氣象廳地震規模7.3、地震矩規模7.0。其前震、主震及餘震於九州各地造成48死、3失蹤、3,129受傷,共24萬人需要疏散。

2016年4月16日南美洲厄瓜多發生芮氏7.8級地震,是當地自1979年以來最強烈地震,釀成660死32失蹤51,376傷。

法國歐蘭德政府於今年初推出新的勞工法改革法案企圖鬆綁勞動規範,光今年上半年就已經引爆了七次大規模罷工及示威,圖中一名示威者在6月2日的一場抗議中拿著網球拍回擊一枚催淚彈。

2016年6月12日美國佛羅里達州發生史上最嚴重槍擊案,槍手闖入奧蘭多一間同志酒吧開火,釀成50死53傷。圖為兩名弔念者在守夜祈禱儀式中互相點燃蠟燭。

2016年6月23日英國舉行脫離歐盟的全民公投。投票結果為脫離歐盟。公投結果公布後不久,主張英國留在歐盟的時任首相卡麥隆辭職,並由文翠珊接任首相。她日前宣布將於2017年3月底前啟動脫歐程序,預料談判需時兩年,估計2019年英國便會正式脫離歐盟。

2016年7月3日發生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炸彈襲擊,造成超過200人喪生,是2003年伊拉克戰爭以來,巴格達當地所發生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恐怖襲擊之一,也是2007年雅茲迪社區爆炸至今最嚴重的伊拉克恐怖攻擊事件。而這僅是今年以來在全球各地所發生之數十起恐怖襲擊的其中之一,光今年上半年就有近3,000人死於恐怖主義。

2016年7月初,美國連續發生兩起警察槍殺黑人事件,各地居民群起集會及示威,並引發大規模警民衝突。在9日的一場抗議中,一名女性黑人示威者身著長裙、手無寸鐵,卻面對兩名全副武裝的警察,女士顯得從容不迫、壯嚴而不屈,彰顯出「Black Lives Matter」運動裡的核心精神。

2016年7月14日法國東南部城市尼斯於國慶日期間發生嚴重襲擊事件,一輛貨車高速撞向觀賞國慶煙花匯演的人群,釀成85死303傷。

2016年7月15日土耳其發生軍事政變。一群不滿政府的部隊,當晚在首都安卡拉和第一大城伊斯坦堡發動政變,在徹夜槍聲與混亂後,政府16日宣布叛軍政變失敗,總統艾爾段直指叛國者將付出沉重代價,總計政變造成至少290餘死1,440傷,6,000餘名軍方及司法界人士被捕。

敘利亞內戰持續已久,2016年8月俄羅斯空襲阿勒頗,小男孩Omran全身血污茫然的坐在救護車上,此張照片隨後於網路上瘋傳,引發全球熱議,甚至促成俄羅斯的停火協議。

2016年8月24日義大利中部發生規模6.2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義大利首都羅馬有強烈震感。 截止8月26日,本次地震共造成至少296人死亡,388人受傷。

2016年9月底至10月初,颶風馬修重創加勒比海多國(包括海地、牙買加、古巴、多明尼加共和國及巴哈馬等)及美國,釀成1,040人喪生,其中1,000人於海地罹難,美國亦有34人喪生。

伊拉克總理阿巴迪於2016年10月17號宣布,針對激進組織伊斯蘭國IS在伊拉克境內最後一個重要據點、大城摩蘇爾(Mosul),已經展開收復行動。以伊拉克政府軍為主的六萬軍力已經包圍摩蘇爾,加上多國聯軍提供空襲支援。然而,戰役至年底仍未結束,摩蘇爾及周邊地區有150萬平民,聯合國認為可能造成「近代史上最嚴重的人為難民危機」。

2016年10月24日韓國政壇爆出閨密干政醜聞風暴。與韓國總統朴槿惠親如姐妹的平民崔順實,靠著特殊關係介入國家事務,還挪用韓國兩大財團公款以及介入公司營運,甚至走後門將自己的女兒送進名校就讀,引發韓國民眾不滿並進行一連串大型的抗議活動,要求朴槿惠下台。最後,南韓國會於12月9日通過朴槿惠彈劾案,南韓首位女總統朴槿惠成為南韓第二位遭彈劾停職的總統。

2016年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共和黨候選人唐納·川普、邁克·彭斯搭檔以306張選舉人票,勝過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蒂姆·凱恩搭檔的232張選舉人票,超過選舉人票半數270張的門檻當選美國第45任總統、第48任副總統。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上任後雷厲風行的推動「毒品戰爭」,卻讓國家與無辜人民付出沉重的代價。2016年12月8日,一名在馬尼拉的婦人在社區帶著兩名孩子時,意外被一名身分不明的男子槍殺,照片中倒影裡的人物是她的丈夫。警方表示,這是過去24小時內,第13名因掃毒被波及的無辜受害者。

2016年12月19日,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卡爾洛夫在安卡拉一個主題為「土耳其人眼中的俄羅斯」攝影展上被一名22歲身穿西裝、服役2年半的土耳其休班防暴警察槍手連開8槍打死。據了解,槍手行兇前先是以阿拉伯語喊著「真主至上」,接著再以土耳其語重複說出「勿忘阿勒坡!勿忘敘利亞!當我們的兄弟尚未安全,你們也不會享有安寧的。任何在這次鎮壓當中有份的,都要一一償還。」

德國柏林耶誕市集於2016年12月19日晚間遭遇卡車攻擊,造成12人死亡,21日民眾齊聚案發現場追悼逝者。數日後,突尼西亞籍主嫌艾姆里在義大利米蘭與警方交火時中彈身亡。
Tags:
新經濟是什麼?由新興產業持續創新與成長,所帶動的「舊經濟」變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文將帶您了解什麼是新經濟、新經濟所帶來的影響,進而探討台灣該如何在國際市場激烈競爭的環境下,發展新經濟產業,使台灣能與世界接軌,同時帶動傳統產業轉型成長。
經過前幾年病毒的肆虐,全世界一同承受了疫情時代封城、居家辦公、社交距離等種種衝擊,人們在工作模式與市場經濟行為上,都受到了不小影響與起伏動盪。然而,即使疫情期間面臨著層出不窮的挑戰,新經濟產業成長的勢頭並未減緩,甚至更加蓬勃尋找出路。長期致力於促進台灣產業發展的民進黨立委趙天麟表示,為了因應大環境不斷變動的市場需求,台灣需要積極創新與進化,把握迎面而來的機遇,才能為市場帶來新的希望與活力。本文將探討台灣該如何在國際市場激烈競爭的環境下,發展新經濟產業,使台灣能與世界接軌,同時帶動傳統產業轉型成長。
什麼是新經濟?新經濟定義介紹
新經濟一詞起源於1990年的美國,當時的美國景氣迎來空前盛況,各行各業呈現「高成長、高所得、低物價、低失業率」的現象。部分支持「新經濟理論」的學者認為,促成此現象的原因分別為以下6點:「全球化分工生產」、「金融市場變遷」、「僱用型態改變」、「美國贏得冷戰」、「開發中國家提供市場」、「資訊技術的發展」,同時高科技產業仍不斷創新,一並拉抬了其他產業的生產力,讓社會整體呈現欣欣向榮的氛圍。時間拉回到現在,「新經濟」一詞的定義變得相對模糊,目前主要意指能為傳統產業帶來革命性影響的新興產業或科技,像是近年來的大數據、5G、AI等,都可以視為新經濟的一員。
本文以大數據舉例,說明新經濟所帶來的變化。在還沒有大數據分析的年代,各行各業收集數據受到限制,只能透過人工統計整理,難以針對收集來的數據進行全面分析,更別說從資料中找出各個事件的關聯性,在下達決策時也一律以經驗來判斷。而大數據的誕生,讓所有產業的資訊處理能力有了飛躍性的提升,企業可以快速分析數以百萬筆的資料,並從數據中預測出未來的趨勢,提高各行各業的效率及競爭力,進一步發展出以數據為主的全新商業模式。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資訊科技產業外,近年來藝文、運動等新創產業,亦是開拓新經濟所關注的重點領域,例如由趙天麟立委號召的「大高雄38區公益慢跑」,除了成功突破台灣當時最高夜跑人數的紀錄之外,立委同時也邀請了全球6大馬拉松中的日本東京馬拉松總監、與德國柏林馬拉松總監一同共襄盛舉,並共同商討將高雄馬拉松推上世界舞台的可能,促進高雄運動新經濟的誕生。
新經濟影響巨大,引領全球經濟發展方向
新經濟的影響之所以巨大到能引領全球經濟的發展方向,主要與新興產業強勁的技術研發能力有關,不僅效率獲得大幅度提升,在技術層面更是改變了整個傳統產業結構,若無法跟上新經濟的腳步,將很可能會快速被市場淘汰,也正因如此,各國才開始逐漸重視新經濟的發展,積極投入資源,並將新技術整合進傳統產業中。
以美國為例,近年來積極發展「再工業化」,將重心放到新經濟產業發展上,以潔淨能源、健康醫療、電動車、生物工程、半導體等領域為首,提供特殊稅收抵免優惠以及各種補貼政策措施,爭取技術人才、資金回流美國,進一步推動新技術與新能源的應用,再造能兼具環保節能,且擁有高效產能的全新工業型態。在這樣的政策方向下,美國許多州都推出了鼓勵再生能源發展的政策,其中包含減免相關產業的稅收和提供購電補貼,同時還為氫燃料電池與儲能技術提供大量的研究資金,促進潔凈能源技術的創新和應用。

既然新經濟勢不可擋,有哪些新經濟產業值得我們耕耘呢?
新經濟產業的興起,大多與科技發展和滿足人們的需求有關,而能讓台灣有機會成為領頭羊的新經濟產業有4種領域,分別為健康醫療、能源科技、電動車、數據相關產業。這些產業之所以能成為新經濟的契機,主要是他們擁有以下特性:
- 有新技術誕生,或是技術有重大突破
- 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 政府重點關注發展的產業
- 投資人一致看好,願意挹注資金
- 順應國際市場趨勢
舉例來說,各國為了降低交通運輸產生的碳排放量,正在積極發展使用電力驅動的交通工具。而為了提高用電效率,過去不被看好的氫能,於近年來也逐漸受到關注。相較於鋰電池來說,使用氫燃料電池效率更高,且能提供更多的能量,許多專家都認為氫能未來很可能會發展成能影響整個電動車市場的產業,甚至有機會成為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能源供應技術。身為台灣氫能發展重要推手的趙天麟立委也表示,台灣的氫能供應鏈,從上游製氫到下游氫燃料電池的供應,已佈建得十分完整,甚至包括工業餘氫或家庭廢水,都能成為供電循環系統之一,讓工業、家庭用電能與氫能串接起來,大幅降低台灣的碳排量。因此政府與民間應更重視對氫能的投入,讓台灣在能源科技新經濟領域得以佔據領先地位。

如何推動台灣新經濟?從趙天麟立委的「運動新經濟概念」啟發
台灣仰賴出口貿易,容易受到全球經濟環境的影響,且疫情與國際經貿情勢的動盪,讓各行各業的工作型態發生巨變,在穩定發展的前提下,台灣目前仍需依賴強勁的半導體產業帶動整體發展。不過,考量到分散風險對於穩健經濟體的重要性,台灣公家機關與各大企業也沒有停下腳步,積極推動產業升級與轉型,除了關注工業及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之外,運動產業與藝文產業也是值得我們關心的領域。
立法委員趙天麟在過去高雄市長初選期間,便曾提出「運動新經濟」政見,希望將高雄馬拉松提升到世界頂級馬拉松之列,成為「世界第7大馬拉松賽事」,以此來吸引參加比賽的國際遊客,間接帶動高雄的觀光熱潮。另外,趙天麟立委也注意到,日本沖繩做為日韓兩國職棒的「春訓基地」,每年為當地帶來非常可觀的觀光產值。然而,高雄不只春季雨量較沖繩少,氣溫也更平均,相較之下擁有比沖繩更優越的氣候條件,很適合打造成新的職棒春訓基地,若能結合當地旅遊景點的優勢,帶動棒球迷前來朝聖,將能透過發展運動新經濟為高雄帶來十分可期的觀光效益!
在藝文新經濟方面,也可以發現台灣近年來積極建設文化中心,循序漸進地推廣藝文產業,例如趙天麟立委曾到瀨戶內海藝術季參訪,希望能效仿「藝術帶動觀光經濟」的模式,邀請頂尖藝術家在原住民古獵道或是海岸線等地,設置裝置藝術或進行藝術表演,用藝術吸引全世界的遊客來訪,讓藝術不僅療癒人心,還能為地方創造新經濟貢獻。
現在世界各國正急於加速復甦經濟,一方面希望能妥善因應疫情帶來的經濟衰退、另一方面則期盼能降低通貨膨脹帶來的衝擊,為此各國都想站在新經濟的浪頭上,掌握新經濟產業的主導權,其帶來的不僅是新商機,甚至可能影響到10幾年後的經濟局勢。因此,我們迫切需要找到適合發展的新經濟產業,並善加經營,才有機會在國際舞台上佔有一席之地。
本文章內容由「趙天麟國會辦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