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嘉明的「白色革命」:一位雞婆獸醫,攪動鮮乳市場大洗牌

嘉明的「白色革命」:一位雞婆獸醫,攪動鮮乳市場大洗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的鮮奶品質並不比日本差,但酪農提供優質的鮮奶,卻得不到對等的報酬,一位獸醫師看不下去,決定成立鮮乳品牌,幫助酪農,翻轉生乳長期被大廠制價的命運。

文:張嘉伶|財訊雙週刊 第519期

「我幾乎每天都得把手伸進乳牛的肛門觸診,有時候牛一生氣,飛踢猛踹,但這樣我可以了解乳牛健不健康!」在TED X Taipei的一場演說上,穿著綠色衣服、腳套長靴的獸醫龔建嘉,說自己每天在牧場奔波,正準備來一場鮮乳的「白色革命」!

公平交易》打破市場壟斷

為什麼要掀起白色革命?龔建嘉說,台灣鮮乳市場長期被三大品牌廠掌控,統一、光泉、味全三大廠合計市占高達八成;這些食品大廠向全台各地的酪農收購生乳,雖然生乳收購價是由官方、食品廠、酪農代表三方討論而成的,但長期以來,「很多酪農覺得收購價格偏低,但卻又沒辦法改變,因為通路都掌握在這些食品大廠身上」。

長期與全台數百家酪農業者接觸的龔建嘉說,台灣的生乳品質非常好,但收購價卻無法提高,對產業長期發展來看,是不健康的。酪農業者若想要用更好的飼料或養育方法來提升鮮乳的品質,但偏低的收購價卻讓酪農沒有投資的動力;同時,大廠收購生乳後,會混奶處理後再裝瓶,如此就更無法顯示個別牧場所生產鮮乳的特色。

於是,龔建嘉結合幾位年輕的酪農第二代,成立乳品品牌「鮮乳坊」,翻轉現有體制。但推行之路卻很崎嶇,包括籌募資金、新品牌要如何讓大眾了解、鮮乳品質的檢測、庫存的問題等。

龔建嘉說,看到每天凌晨四點就得起床餵食數百頭乳牛的酪農們,通常都是一家人幫忙擠牛奶、照顧牛的生理狀況,在鄉村地區,酪農家庭更得忙碌一整天,就算是想要發展品牌,也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雞婆的他,決定透過鮮乳坊平台幫助酪農,用高於市場的15~20%作為生乳收購價。

龔建嘉認為,鮮乳坊小農鮮乳有幾大優勢,以他每天在酪農牧場觀察這些牛隻,可以知道牠們的生長過程、健康情況,出廠前還經過獸醫把關,消費者拿到鮮乳,可以知道這瓶鮮乳是來自於哪一家酪農牧場。

群眾募資》品質全民保證

而鮮乳坊收購的生乳,會再請代工廠裝瓶生產,但若沒有通路銷售,這些乳品最終也得報廢;於是,龔建嘉想到一個方法,以「白色的力量:自己的牛奶自己救」發起群眾募資,兩個月共五千位贊助者響應,募資總額達608萬元,透過網站打響第一炮,成了第一家以群眾募資而成立的鮮乳品牌。

短短一年內,鮮乳坊小農鮮乳已經累積2.5萬個網路訂購的「奶」粉,也有一些企業用戶合作,包括天仁茗茶、優格業者馬修嚴選、Snow Factory、咖啡店等,甚至連日本暴紅的排隊名店ZAKUZAKU棒棒泡芙,來台開店找卡士達醬的牛奶原物料時,盲測15家鮮乳,最後挑選到的也是鮮乳坊。

龔建嘉說,很多人都知道日本北海道乳製品很棒,但其實台灣也不輸日本,日本ZAKUZAKU棒棒泡芙業者來台挑選到鮮乳坊的鮮乳當原料,是因為他們發現,鮮乳坊的鮮乳在無添加的情況下,乳脂肪含量就高達3.8至4%,乳蛋白也高達3.2至3.4%,「日本業者也有前往我們配合的酪農牧場參觀,發現這些牛吃得很好、又健康,品質自然好」。

鮮乳坊經營約一年,營收估計有八千萬元,龔建嘉知道牧場是長期經營的事業,站在為酪農負責的前提下,認養集資只是一個開始,如何讓合作牧場永續發展,還是需要更多的通路銷售;因此,他也積極找了各種早餐店、健身房、有機店等,發現遇到的困難比想像中更大,因為小瓶裝的最低製造量要一萬瓶,一般小通路沒有這樣的冷藏儲存空間,配送也更加嚴峻,但沒想到,全家超商就主動找上門。

若能去全家上架,就能擴大銷量,但龔建嘉研究後,老實和全家業者說,「我們的利潤條件不夠,恐怕無法配合全家既往的上架模式。」沒想到全家超商認為鮮乳坊在網路上群眾募資認養牧場的專案,獲得很多人的支持,「相信這是大家想要的東西,這樣的商品,我們願意支持上架」。

就連知名設計師聶永真的「永真急制」設計團隊也親自操刀,幫忙設計瓶身包裝,雖然,白色革命能不能成功還不知道,但至少龔建嘉努力讓更多人看到這一小瓶鮮乳背後的意義。

本文經財訊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