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回顧】政治強人回歸,右派勢力崛起——今年9大國際新聞你該這樣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關鍵評論網帶您一同回顧2016年重大的政治事件,用三項指標來分析看國際新聞:強人、右派、反體制
新聞整理:羅元祺
2016年在國際政治上有許多變動,從美國、歐洲到亞洲,幾乎都產生出人意料的結果。歲末年終之際,讓關鍵評論網帶您一同回顧這九大政治事件,並為讀者分析這場變局所呈現的意義。
美國:反體制右派抬頭,川普經濟學「讓美國再次偉大」
川普(Donald Trump)當選美國總統,絕對是今年最重要的國際事件,徹底洗牌國際政治的遊戲規則。川普的當選,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美國經濟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許多基層人民的工作與收入受到直接衝擊,而這股民怨就將憤怒導向既有政治體制,讓完全不屬於傳統政治圈內的川普入主白宮。
美國人民的憤怒,除了經濟問題之外,還包含對美國境內越來越多的移民持有顧慮。美國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移民專家蘇洛(Roberto Suro)表示,人們常將恐怖主義、失業及其他種種不滿所產生的恐懼,歸咎於移民。民眾對外來移民的敵意,相當程度上也是建立於對華府菁英體制的不信任。
川普在這樣的政治氛圍中,提出來的經濟政策很能對基層民眾的胃口。「川普經濟學」(Trumponomics)主張貿易保護主義、刺激國內生產、減稅並投資公共工程、寬鬆的能源開採管制,這些主張都是增加美國就業的直接作為,讓川普喊出「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競選主軸,格外具有說服力。
由此觀之,未來值得持續關注川普在移民政策上的調整,對於無犯罪紀錄的非法移民是否會採行強硬手段,以及在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後,川普能否真的透過課徵海外企業稅解決產業外移的問題。

菲律賓:杜特蒂主張「菲律賓優先」,強化與中國外交關係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在今年5月9日風光當選,杜特蒂在選前就被譽為是「亞洲版川普」,當選後更是數次在鏡頭前爆粗口,美國、歐盟無一倖免,都被杜特蒂的金口「點名」過。
杜特蒂最為人所知之處,就是對毒品犯的鐵腕掃蕩,即使被外國媒體批評為不注重人權,但在菲律賓內部卻得到極高民意的支持,沒有非常在乎杜特蒂的負面形象,而是肯定「治亂世用重典」的原則。
然而,菲律賓在杜特蒂上台後最大的改變,就是外交政策上的「反美親中」。在南海仲裁案出爐後,杜特蒂積極與中國互動,於10月份到北京進行訪問,並對美國說「你們留在我們國家是為了你們自己的利益,所以是說再見的時候了,我的朋友。」更曾直言中國願意給予金援,美國一毛錢也不會給,強硬的政治手腕不僅展現在國內,也發揮於國際舞台之上,這也讓未來杜特蒂在南海議題與中國的互動,格外引人注目,因為這會牽涉到美國重返亞洲的外交政策走向。

法國:渴望「強人政治」再臨,左派未選先出局
法國將於明年4月及5月舉行兩輪總統大選,現任社會黨(Parti Socialiste)籍總統歐蘭德(François Hollande)在12月1日宣布不角逐連任,是法國第五共和以來首見。歐蘭德2012年上台以來,無力解決國內的失業問題,更在難民政策上大失人心,連帶拖垮整個左派的選情。
由於法國歷來就有出產政治強人的傳統,包含較早期的拿破崙(Napoléon Bonaparte),一直到近代的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法國在重要時刻都會順勢出現極具領袖魅力的強人。如今,面對這樣劇變的時局,法國人都再度懷念起右派執政的效率與果斷,讓11月登場的右派總統初選備受關注。
然而,參與右派初選的前總理居貝(Alain Juppé)立場過於溫和,民眾對前總統薩科吉(Nicolas Sarközy)仍存有疑慮,這就讓作風果決的前總理費雍(François Fillon)成為法國人的新選擇。許多法國青年覺得「費雍在這些議題上守住立場,那不叫保守,叫堅定。」而這樣的條件正好是現在法國所需要的特質,因為法國人「真的不想再看到一個不上不下的總統了」。
- 【影片】法國4%總統不拼連任
- 法國大選開跑!薩科吉回鍋總統夢碎,敗在右派假想敵是馬琳勒龐
- 【法國總統初選】費雍成為右派新共主,人民渴望「戴高樂主義」復興
- 極右派的全球狂歡:川普之後,接著是義大利、奧地利、法國、德國

巴西:左派長期執政下的繁榮假象,南美再度向右轉
今年夏季奧運在巴西熱鬧登場,不過這場體壇盛會的背後,藏著巴西政壇驚天動地的風暴。巴西第一位女總統羅賽芙(Dilma Rousseff),在8月31日被彈劾下台,南美洲最大的左派政權宣告終結。連同近兩年政黨輪替的阿根廷與秘魯,南美左派幾已失勢。
左派強調社會福利政策,在過去經濟繁榮時期,國家有條件提供優渥的福利制度,但隨著2008年的金融海嘯,這些南美國家仰賴出口的原物料價格大跌,導致經濟面臨崩潰,巴西就是受害者之一。羅賽芙的下台,除了自身涉及的政治醜聞之外,還與經濟表現不佳、巴西失業率節節高升有關。
目前南美洲尚具有代表性的左派國家有委內瑞拉與玻利維亞,但紛紛深陷於經濟低迷的慘況,尤其委內瑞拉的物價指數更是無極限狂飆,即使民眾從鄰近的哥倫比亞偷渡民生物品,仍不足以度日。左派政權在經濟榮景的潮水退了之後,就被人民看清沒有穿褲子的真相。

德國:難民危機衝擊大聯合政府,梅克爾力擋極右翼再起
德國將於明年秋季舉行聯邦大選,梅克爾(Angela Merkel)宣布角逐第四個總理任期,繼續帶領基督教民主聯盟(Christian Democratic Union of Germany)迎戰國會選舉。目前梅克爾與左派的社會民主黨(Social Democratic Party of Germany)共組大聯合政府,過去一年受到難民政策影響,執政聯盟的聲勢降低不少。
Tags:
飛宏科技打進全球低軌衛星市場,以高性能電源技術布局新時代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飛宏科技投入應用於低軌衛星的電源技術多年,並與業界大廠有密切的合作與技術交流,早已為此趨勢做好了準備,可與市場需求快速同步,成為台灣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的隱形冠軍。
低軌衛星市場正開創令人振奮的新時代,不僅提供更低延遲、更高效率的通信服務,且小型化的設備,大幅降低安裝與製作的成本,因此成為眾多應用領域的首選。而在終端應用中,電源供應的高效能、長壽命、對抗惡劣環境等產品技術更是不可或缺。飛宏科技投入應用於低軌衛星的電源技術多年,並與業界大廠有密切的合作與技術交流,早已為此趨勢做好了準備,可與市場需求快速同步,成為台灣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的隱形冠軍。
低軌衛星應用廣泛,解決了過去因地形限制而無法架設基地台,導致收訊不良等難題。現在無論在山區、海上、偏鄉,甚至是飛機上,都能隨時隨地接收到衛星網路訊號,補足行動網路的不足。隨疫情結束,全球陸續解封,2022年後低軌衛星通訊市場需求逐步升溫,更在俄烏戰爭中成為通訊需求的關鍵角色,也使低軌衛星應用瞬間受到全球的注目。
此外,Starlink、Oneweb等新興低軌衛星通訊營運商積極推動商業應用相關服務,UCS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提到,全球2022年總共發射約5500顆衛星,其中低軌通訊衛星更佔八成以上。資策會MIC預估,低軌衛星數量將從2023年7,500顆,成長至2030年17,350顆。可見低軌衛星已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
飛宏科技在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終端接收裝置的電源供應技術表現優異,可供應數據機、路由器、衛星設備之間的所需電力並成為媒介串聯彼此間資料輸。全球最大的低軌衛星通訊營運商、美國全球寬頻衛星網路服務供應商等指標大廠,亦與飛宏科技維持穩定供應合作關係,針對企業、政府與個人用戶提供低軌衛星網路與服務,且飛宏科技的相關產品皆已通過多國安規認證及客戶端嚴峻系統測試規範,將於2024年逐步放量,與全球低軌衛星廠商一同攜手實現高效、低延遲的通訊願景。
飛宏科技期待透過安全、高效的電源技術,推動全球低軌衛星市場持續發展和演進,為未來的科技和太空應用敞開嶄新的大門,滿足世界各地的使用者需求!
本文章內容由「飛宏科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