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老少世代三明治:談中年危機與恐慌症

老少世代三明治:談中年危機與恐慌症
photo credit : corbi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他算了算小孩參加遊學團的費用,加上母親遊歐洲的旅費,評估著向銀行借款的可能。突然之間,一股暈眩感湧上來,他覺得脖子被人掐緊似的,吸不到空氣,心臟也越跳越快,不由得雙手抱緊身體,整個人蜷縮在地上顫抖。

偌大的客廳中,一陣靜默,空氣彷彿也停滯了下來。老張環顧左右,只見母親與太太都是一副怒氣沖天的樣子,他雖然百般無奈,卻也不想出言緩頰。

「媽,妳也講道理一點好不好……」終究還是急性子的太太按捺不住,先開口了。只是話未說完,老母親就開始對著他哭訴起來。

「兒子啊,你娶的是什麼老婆?連你媽要出國玩,都還要經過她同意!也不看看她自己平常有多浪費,花一堆錢買包包、衣服,是要幹嘛?」

「媽,妳不懂啦!名牌包會增值好不好!而且暑假已經決定要讓小孩子參加遊學團了,哪有錢讓妳去歐洲啊?十幾萬耶!妳去台南、高雄玩一玩就好了。」太太連珠炮般強硬的發言,讓老張心中忍不住燃起一股怒火。他站起身,冷冷撂下一句:「不要再說了!就讓媽去,錢我會出。」說完便走進房間。

果不其然,太太快步跟了進來,擺明不贊同他的決定,又開始疲勞轟炸。「孩子才唸高中,花那麼多錢去遊學幹什麼?我媽辛苦養我、栽培我長大,連出個國都要看妳臉色是怎麼樣?」

老張的全身緊繃、胸口覺得悶,但他知道再不閃人,接下來太太肯定又要和他吵個沒完沒了,於是抓了手機就往廁所躲。

「唉!今天我太太跟我媽又為了錢的事情吵架,我覺得好煩,頭很痛,胸口也好悶。」他點開LINE,傳了一則訊息給名為「玲玲」的使用者。

沒多久,「玲玲」就回覆了:「寶貝好可憐喔,我惜惜!」還附加兩張擁抱與親吻的貼圖。

玲玲是老張在交友軟體認識的「女朋友」。

從半年前開始,他因為失眠睡不著、又不時與太太爭吵,常感到心情沮喪、提不起勁來。他覺得可能是自己年紀大了,失去生活的熱情與動力,於是開始學習用手機上網、玩交友軟體,沒多久就和玲玲熟識起來。玲玲個性體貼又溫柔,老張最近有什麼煩惱,第一時間就是找她說話,包括這陣子工作經常出錯,或是左支右絀的財務狀況,都一一向她傾訴。

身為公務人員,老張雖然收入穩定又擁有鐵飯碗,但賺不了大錢,偏偏太太極度重視生活品質,不僅慫恿他買了間近四十坪的房子,食衣住行和孩子的教育,也都想要最好的。五十五歲的他身上還背負著幾百萬的房貸,加上孩子上國中後,各種補習支出增加,經濟壓力也越加沉重。

他算了算小孩參加遊學團的費用,加上母親遊歐洲的旅費,評估著向銀行借款的可能。突然之間,一股暈眩感湧上來,他覺得脖子被人掐緊似的,吸不到空氣,心臟也越跳越快,不由得雙手抱緊身體,整個人蜷縮在地上顫抖……

不知道過了多久,他才從彷彿溺水般的恐懼中清醒過來,流了一身冷汗。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老張害怕地想著,難道是心臟有什麼問題嗎?每次發作時他都以為自己會死掉,可是慢慢之後又感覺沒什麼事。或許,該找時間去做個健康檢查了。

無預警發作的恐慌症

恐慌症(panic disorder)為焦慮症的一種,由於焦慮及憂鬱情緒的刺激,導致交感神經過於活躍,產生如心跳加快、呼吸困難等症狀。因為發作突然、且沒有任何警訊,恐慌症病人起初常會懷疑是心臟方面的疾病,也容易遭到誤診。

要確診恐慌症,必須先排除相關的身體疾病。關於恐慌症,從發作的時間、症狀、原因與族群等方面,可以歸納出以下幾個特點:

  • 無法預期發作時間、地點

恐慌症的發生往往是突然性的、無法預期的,也沒有任何事前的警訊,因此,病人很可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發作。即使是睡眠中,或身處熟悉的家中,都會面臨恐慌症狀的攻擊。許多病人可能因此恐懼待在曾經發作過的地點、或處於相同狀態;或是害怕一個人獨處、一個人出門,以免發作時無人可以求助。

也有病患在兩次發作之間,會產生嚴重的預期性焦慮,或是當病患處於容易焦慮、感到壓力的狀態時,也可能引發恐慌症狀。

  • 猛烈來襲的發作症狀

恐慌發作時,病人會突然間出現胸悶、心悸、心跳加快、呼吸困難、頭暈、噁心、冒汗、發冷或潮紅、手腳麻木、喪失現實感與自我感等症狀,病人因此感到極度焦慮,害怕自己失去控制,或害怕死神降臨。

恐慌症的症狀並非逐一慢慢出現,而是許多症狀一起發生,在突然發作後的十分鐘內,症狀達到最高峰,大約半小時至一小時才會逐漸緩和下來。

  • 腦內血清素失衡是主因

根據目前的研究顯示,恐慌症的發生與大腦血清素的失衡有很大關係,而體質、遺傳、重大壓力事件,以及腦內神經物質失調等,皆會對血清素分泌造成影響。所以壓力過大、有家族遺傳或是自律神經敏感的人,都有可能引起恐慌症發作。

而恐慌症的病患往往伴隨著憂鬱、焦慮;有高達九成的恐慌症病患,同時罹患其他的精神疾病。

  • 女性高於男性、好發於成年早期

恐慌症可能發生於任何年齡,但好發於成年早期,平均的發病年齡為二十五歲。女性的發生率是男性的兩倍之多。若坐視恐慌症一再發生而不治療,也會使得症狀越來越嚴重。

不過,有些經歷過恐慌發作的人,可能一生中僅發生過一次就不再出現。所以,「恐慌症」的診斷必須符合下列四個要件:

  1. 超過一次以上無預期的恐慌發作。
  2. 持續擔心下一次可能的發病。
  3. 持續擔心該次恐慌發作帶來的傷害。
  4. 因為恐慌發作而明顯影響生活、改變生活習慣。

失落的中年

受到憂鬱症與恐慌症所苦的老張,在家庭、婚姻與經濟上所遭遇的困境,恰巧是此時期男性最常發生的「中年危機」。

中年期是人一生中重要的轉折期,此時生理機能開始走下坡,心理機能則趨於穩定,在家庭、婚姻與工作方面,也會遭遇與壯年期截然不同的挑戰。不同於青年期對任何事物都充滿熱情、好奇,中年期的人在思考上趨於保守、實際,也會開始審視自己的人生,比較年輕時的理想與現實生活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