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謎樣女人:伊莎貝雨蓓「情事三部曲」

謎樣女人:伊莎貝雨蓓「情事三部曲」
photo credit:高雄電影館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法國女演員伊莎貝雨蓓(Isabelle Huppert)經典回味,高雄電影館三部曲影展,一覽伊莎貝雨蓓的獨樹一幟。

文:黃以曦

伊莎貝・雨蓓(Isabelle Huppert),兩次坎城影后、雙料威尼斯影后、15次提名凱薩獎影后,在影迷心目中她獨有高傲又疏離的氣質,這樣的氣質無形間滲透進各種角色、各種幅度的演出,每一次都是精準又尖銳的表演;而完成角色本該的任務之外,那種足以擾亂氣流、令人難以釋懷的謎樣,專屬雨蓓的魅力,也依舊迴盪不去。

在這次的「情事三部曲」影展中,選映了她非常具有代表性演出的電影作品,《儀式》(1995)、《謝謝你的巧克力》(2000)和《鋼琴教師》(2001)。

《儀式》(1995)公認為法國新浪潮導演克勞德・夏布洛(Claude Chabrol)最好的作品,其中呈現了夏布洛最關注的階級間的矛盾,而這種人與人間的張力,甚且被演繹為充滿「希區考克式」的懸疑。故事敘述一名女傭蘇菲,她工作認真,但總是顯得有那麼點鬼祟和陰沈,她以各種小動作掩飾自己是文盲的身份,然她的秘密不僅於此;雇主家庭也從起初的熱烈歡迎,漸漸懷疑並對蘇菲產生不滿。在這期間,蘇菲與在鎮上郵局工作的珍妮成為好友,珍妮行事大膽,不斷地對蘇菲煽風點火,兩人在最終釀出了巨大的陰謀。

儀式5
photo credit:高雄電影館
電影《儀式》劇照,伊莎貝雨蓓(左)與桑德琳波奈兒(右)以本片同獲威尼斯影后。

飾演蘇菲的是法國女演員桑德琳・波奈兒(Sandrine Bonnaire),她和伊莎貝・雨蓓因本片同獲威尼斯影后,桑德琳・波奈兒也是大家熟知的演員,近年作品有《擁有世界最多愛的人》與《最後一堂課》。她和雨蓓在《儀式》中達成了奇妙又平衡的化學作用,蘇菲是在家裡面無表情、如家政婦三田的全能女傭,但轉過身去,那種心思縝密又灰暗的設計,儘管電影很快就公布種種設計是為了掩飾身為文盲的事實,可當這看似不該是件需要如此慎重,甚至充滿心機去包庇的秘密時,一切變得難以預測,讓觀眾隨之不安,也就此開始正視她與雇主家庭間因階級而來的隔閡。

片中,伊莎貝・雨蓓飾演的珍妮,和我們平常熟悉的雨蓓不大一樣,這讓《儀式》成為喜歡雨蓓的觀眾不可錯過的作品。珍妮出場時是十足村姑模樣,大剌剌、有點粗野,但隨後她開始利用蘇珊與雇主間的矛盾煽風點火之時,那樣反轉的精明與機靈,隨著眼神的流轉煽惑人心。

這樣的伊莎貝・雨蓓,在《謝謝你的巧克力》中則有著相通又差異的角色演繹。這部片講述一對鋼琴演奏家夫妻,伊莎貝・雨蓓飾演鋼琴家的續絃,也成了兒子繼母,多年前有淵源的ㄧ對朋友夫妻,他們家女兒和鋼琴家的兒子同年,在閒聊間,一個攸關兩個家庭的巨大秘密呼之欲出。雨蓓飾演鋼琴家妻子麗絲,她是如此細緻而和善,但隨著年輕一輩追尋著身世的秘密,一個更黑暗的往事才等在後;而雨蓓飾演的麗絲,一點一點揭露了她的莫測高深。

謝謝你的巧克力2
photo credit:高雄電影館
《謝謝你的巧克力》劇照

《謝謝你的巧克力》也是克勞德・夏布洛的作品,同樣是夏布洛所擅長的,對人心的相互較勁、嫉妒等黑暗心理的洞察。電影中每個場景,人們優雅極了,彈鋼琴、聽演奏會、午茶聚會、打球、看電影,微笑與互動間都得體而講究。然而,看著看著,我們感覺到種種不真實,像是在如此氣質的生活情調下頭,有一股很大的力量,出於某個不能明說的原因,要撐持這樣一個表象。隨著情節延展,電影慢慢會來到最高潮,關於麗絲的一切,到此刻會完全披露。《謝謝你的巧克力》以過份甜美的片名,包裹著惡夢一樣的故事。

《鋼琴教師》可能是許多影迷並不陌生的經典作品,但如果你是這部片於2001年上映時才剛從大學畢業不久的中年文青,則重進戲院溫習一次,或許會讓你發現一部同樣經典、卻全然新鮮的作品。

鋼琴教師5
photo credit:高雄電影館
在《鋼琴教師》中,伊莎貝雨蓓(右)在冰冷孤獨中演繹壓抑的情感。

伊莎貝・雨蓓飾演的艾莉卡是頂尖的鋼琴家,也是音樂學院的老師,表面上嚴肅的她,卻是從偷窺他人做愛與自殘等極端的行動中,獲得性的滿足。艾莉卡偶然遇到了一名年輕的男學生,男學生對艾莉卡一見鍾情,同樣對他動情的艾莉卡,卻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回應、展開這段感情。整部片透著冰冷與孤獨,甚至是怪誕,可卻也瀰漫著悲傷與無法解答的難題。《鋼琴教師》同時成就了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和伊莎貝・雨蓓,這部電影讓我們進入心理學、哲學與戲劇的困境,雨蓓的表演令人驚駭,她成功演繹了純真與繁複、清澈與沈黯兩種對立特質的糾結。

放映資訊

名稱:伊莎貝・雨蓓-情事三部曲專題
時間:2017/01/05-01/17
地點:高雄市電影館(高雄市鹽埕區河西路10號)
詳情請點擊

責任編輯:曾傑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