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是打出來的】拉丁美洲:印地安人、白人與黑人交織而成的獨特世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移居這片大陸的人們,經過幾個世代的努力,創造了馬雅文明和阿茲特克文明,其後更建立印加帝國。隨著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征服者相繼來到此地,征服了這些文明古國。
文:關真興
拉丁美洲與盎格魯美洲的不同
人類在距今九千多年前,開始移居美洲大陸南北部,大約是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亞的陸地還相連的時期。移居這片大陸的人們,經過幾個世代的努力,創造了馬雅文明和阿茲特克文明,其後更建立印加帝國。隨著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征服者相繼來到此地,征服了這些文明古國。
自從哥倫布登陸美洲,人們就以「印第安」來稱呼這個地區的原住民。「印第安」一詞,源自西班牙語的「印度人」,因為哥倫布抵達這個地區時,深信美洲就是「印度」。
另一方面,位於北美洲的美國,也稱當地原住民為「印第安人」,這個稱呼當然也是源自「印度人」。過去,美國在墨西哥以北地區剛立國的時候,展開「西進運動」,並自詡此舉是「昭昭天命」。在這場運動當中,美國人向西擴張版圖,並且陸續奪走印第安人的居住地。
美洲大陸可以劃分成南、北兩個大區塊,美國與加拿大原本是英國人的主要殖民地,他們在此開拓疆土、建設國家。由於英國人是由「盎格魯.薩克遜」民族組成,故北美即稱為「盎格魯美洲」。與之相對,墨西哥以南,由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的地區,由於深受這兩個拉丁民族組成的國家影響(有些國家與地區例外),故稱為拉丁美洲。
軍人主導拉丁美洲各國獨立
歐洲人向海外發展的目的,主要是獲得香料、貴金屬等珍貴資源,同時也積極展開殖民活動。
拉丁美洲原本是印第安人居住的地方,歐洲人(主要是西班牙人)入侵時,憑藉著馬匹與槍砲等強大武力,征服這個地區,並且強迫印第安人為他們從事種植業及礦業。由於嚴苛的勞動條件,加上歐洲大陸帶來流感病毒感染,印第安人的人口大幅減少。其後,歐洲人又從非洲大陸運送大量黑人來到美洲新大陸,奴役他們從事重度勞動工作。拉丁美洲因而成為印第安人、黑人與白人,不同種族居住的獨特世界。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後,最初是一些「冒險家或征服者」,在這裡進行開發與經營,西班牙政府為了統治這片新大陸,派遣總督擔任當地最高指揮官,帶領高級官員和神職人員前往管理。這些從伊比利半島移居過來的人們,當時稱為「半島人(意指來自伊比利半島的白人)」,而在當地出生的白人則稱為「克里奧人(意指殖民地白人移民的後裔)」。這些人接受歐洲啟蒙主義思想洗禮,在十九世紀成為當地的獨立領導者。美洲大陸獨立初期,並沒有一個正式的政權勢力,因此,一些掌握軍事武力的「軍閥」,在各地擁兵自重,當時人們稱之為「高地酋」。
十八世紀末,法國大革命與拿破崙戰爭爗發,歐洲各國局勢陷入混亂,同時也影響到殖民地,各地紛紛宣布獨立。拉丁美洲世界最初獨立的國家,是加勒比海沿岸的海地。這個時代的獨立運動,並沒有「民族主義」的意態形態存在。墨西哥以南的獨立戰爭,都是一些軍人身分的啟蒙主義思想家主導,他們以西班牙的總督轄區為據點,開始建設獨立國家。
這些獨立行動的中心領導者有兩位,一位是聖馬丁,他的父親是阿根廷出身的軍人,另一位名為西蒙.玻利瓦爾,他是委內瑞拉名門望族。當然,領導獨立的並不只有這兩位,在此以這兩人的事蹟為主,同時說明總督轄區的發展變化。

脫離西班牙獨立的拉布拉他各國
秘魯總督轄區位於南美大陸,靠近太平洋沿岸中央部位,過去統治這個地區的印加帝國,國勢十分強盛。十六世紀中期之後,波托西地區周遭山脈的銀礦開發,成為西班牙的經濟支柱。在這樣的情勢下,管理秘魯的總督統治了整個南美大陸。
十八世紀,西班牙在南美新設了兩個轄區,分別是新格拉納達總督轄區(哥倫比亞、厄瓜多及委內瑞拉)及拉布拉他總督轄區(阿根廷、巴拉圭、烏拉圭和玻利維亞),而秘魯總督的管理區域因此遭到壓縮。即使如此,該地區仍是西班牙勢力的重要據點,該地守備森嚴,直到最後才成功解放。
阿根廷、巴拉圭和烏拉圭,合稱為拉布拉他各國。拉布拉他河是當地賴以維生的重要河川,也是殖民地居民的命脈,這三個國家,也聯手開發這條河。
拉布拉他河的下游,現在是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在一五三○年代開始建設。後來遭受當地原住民襲擊而放棄,其後,拉布拉他河的中游,發展出一座城市名為亞松森,後來成為巴拉圭首都。
布宜諾斯艾利斯在一世紀左右之後,重新開始建設,但周遭沒有本國所需的礦物,經濟情況一直很低迷。十八世紀,經濟政策改變,可以和本國直接貿易,貿易量增加。此時,拉布拉他河對岸,就在巴西南方有一片葡萄牙殖民地,為了與其抗衡,西班牙在此地建設了一座要塞,名為蒙特維多,之後成為烏拉圭的首都。
這三個國家互相維持邦交,一邊開拓當地,從這時起,就有一些對立發生。巴拉圭地區的原住民個性較溫和,與白人之間關係融洽,也開始聯姻,但拉布拉他河下游幾乎沒有聯姻關係,各自發展出不同的風土民情。西班牙本國分別在巴拉圭和拉布拉他河下游(拉布拉他地區)設置「總督」,為了將玻利維亞納入總督轄區,更增進雙方的對立。
當地衝突開始於一八○六年,當時仍屬於西班牙統治的拉布拉他總督轄區,遭到英軍攻擊,後來當地的軍隊獲得勝利。當時西班牙總督旗下正規軍的勢力十分強大,讓當地人充滿自信,其後,原本在西班牙本國大為活躍的聖馬丁也回到阿根廷,為當地正規軍帶來莫大的勝利戰績。
Tags:
簡單卻不簡單的美味,全靠製作的用心!晨光土司「糯米湯種工法」打造細緻柔軟的超質感土司,讓早餐開啟焙感朝氣的一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晨光土司使用特有「糯米湯種工法」,質地柔軟細緻、口感濕潤香甜,讓人每天都朝氣滿滿。究竟糯米湯種工法有什麼神奇之處呢?現在就來一探究竟。
每天早餐吃的土司看似簡單,卻是最能展現技術的烘焙品之一。以充滿質感的口感與香氣而深受好評的晨光土司,就是土司界中講究製作技術的代表作。
晨光土司使用特有「糯米湯種工法」,質地柔軟細緻、口感濕潤香甜,讓人每天都朝氣滿滿。究竟糯米湯種工法有什麼神奇之處呢?現在就來一探究竟。

晨光土司簡單的美味,來自講究用心的工法
晨光土司特有的「糯米湯種工法」,特別之處在製作湯種時額外添加糯米粉,當95°C高溫熱水沖入麵粉與糯米粉時,糯米粉裡的澱粉會瞬間糊化,將水分緊緊抓在澱粉分子裡,讓土司體富含水分,口感柔軟濕潤。
湯種與麵糰混合均勻後,再以0~7℃低溫熟成12小時,這段時間澱粉酶會把澱粉分解成麥芽糖,讓晨光土司吃起來香甜。

晨光土司不只講究在糯米湯種工法,更特別使用三段壓延工法處理麵團,讓土司質地更細緻綿密。烘烤則引進熱穿透能力絕佳的日本石板烤爐,烤出皮薄均勻的細緻質地;烤完接續進行分段式冷卻,讓土司維持絕佳的濕潤與柔軟度。

每一步用心的製作步驟,讓晨光土司擁有簡單卻不簡單的美味,也讓吃到晨光土司的人,能夠一早就朝氣滿滿。
多樣的晨光土司,讓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早晨食光
經典款的「晨光嚴選土司」,擁有簡單的美味,直接單吃土司,每一口都能品嚐到細緻濕潤的質地,加上小麥甘甜香味,不知不覺就能吃完一整片。想要以豐盛感為一天充滿朝氣?那就用晨光嚴選土司製作三明治,只要簡單加上幾片美生菜、起司,就能享受到食材的真滋味與土司融合的層次感。

晨光土司的三款調味土司,則讓每天的早晨精彩有變化。「晨光葡萄土司」加入粒粒飽滿多汁的日曬葡萄乾,為細緻柔軟的土司帶入水果香甜的口感層次,是吃過肯定會驚艷的美味。

有濃郁奶油香味的「晨光奶油土司」,使用特選奶油調和關鍵煉乳配方,還沒咬下就能聞到令人心動的奶油香,咀嚼時奶油香氣讓細緻香柔的土司體達到美味平衡,也非常適合搭配咖啡一起享用。

添加精選蜜漬香脆核桃、酸甜莓果的「晨光莓果核桃土司」,不只有堅果酥脆與莓果酸香,額外添加精心調配草莓泥於土司體中,讓核桃與莓果的風味更加融合每天早上來一片,開啟焙感朝氣的一天。

特有糯米湯種工法、多種講究製作技術,讓每一口晨光土司都是恰到好處的濕潤柔軟,令人回味再三。現在,就讓晨光土司成為每天必備的朝氣來源,創造充滿質感而有朝氣的美好生活。
▲廣編內容圖示僅供參考 產品以實物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