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冷知識】《新鐵金剛:智破天凶城》:占士邦的祖先是伊麗莎白一世的間諜?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占士邦身世拼圖的最後一塊則由電影《007:空降危機》完成。
《新鐵金剛:智破天凶城》(Skyfall)中,從不服從權威的占士邦(James Bond)與他人生中唯一(勉強)服從的權威M夫人,亡命天涯來到位於蘇格蘭Skyfall莊園。接下來的逃亡情節中,順便介紹了一下莊園裡的設施,管家稱之為「priest hole」的地道,是占士邦的祖先為了保護當時違法傳教的天主教會神父而設的秘道。
這個秘道不僅暗示了占士邦是天主教徒,也讓多年前另一個關於占士邦身世的傳言獲得有力證據。
作家伊安法蘭明(Ian Fleming)傾向讓占士邦身世保持隱密,喜歡賞鳥的他堅稱占士邦的名字來自於一個美國鳥類學家,這個名字適合用在間諜身上是因為它非常無趣、不容易被記住。
一直到後面幾本小說法蘭明才打破原則開始鋪陳占士邦的身世。由於蘇格蘭硬漢辛康納利(Sean Connery)的電影演出實在太過成功,法蘭明因此在下一本書《鐵金剛勇破雪山堡》(On Her Majesty’s Secret Service)揭露占士邦是蘇格蘭貴族Sir Thomas Bond後代,並且提及該家族的家訓叫做「The world is not enough」(後來成為第19集的片名)。
這位蘇格蘭貴族Thomas Bond是虛構的,但「The world is not enough」這個家訓卻是屬於另外一個真實的貴族家庭,那個家族的姓偏偏這麼巧也是邦(Bond)。
16世紀這個真實邦家族的祖先John Bond成為女王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的間諜,參與了多次行動,包括協助Sir Francis Drake在1586年攻擊西班牙剛剛買下的亞速群島。事實上「The world is not enough」這個家訓原本屬於當時的西班牙國王菲利浦二世,John Bond借來當自己家訓也算是一種奇特的英式幽默。
這個歷史上真實的占士邦家族跟電影中的占士邦的最後一道關鍵連結是:John Bond家族的領地在英格蘭的多塞郡(Dorset),年輕時的法蘭明不僅在此念預備學校,甚至跟John Bond家族後代子孫成為同學。
「當法蘭明在多塞郡唸書的時候,他有很大的機會接觸我們的家族成員以及家訓,並且把這些元素放進詹姆斯占士邦角色裡頭」現任家族族長William Bond受訪時說道。
占士邦身世拼圖的最後一塊則由電影《新鐵金剛:智破天凶城》完成。
John Bond家族是英國歷史上所謂的Recusant,也就是不服從英國國教權威,干冒違法風險選擇秘密信奉天主教的教徒。他們很可能保護過天主教神父,因此電影中M夫人逃亡用的神父秘道,很可能也出現在真實的占士邦莊園裡頭。
Bond, Recusant Bond.
延伸閱讀
- 16世紀間諜Bond(兒子)的日記曝光
Ian Fleming ‘used 16th century spy as inspiration for James Bond’(The Telepraph)
- James Bond是不服國教者
James Bond and the Recusant Catholic Connection(Books Tell You Why)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葉郎:異聞筆記 / Dr. Strangenote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士範
Tags:
能源轉型看數字說話!臺灣成為拚進亞洲第二的淨零優等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實踐能源轉型,近年來我國再生能源的設置量已大幅成長,不僅光電和風電合計裝置容量已是2016年的7倍,今(2023)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更可望達到一成;綠電增加,能源效率亦逐年提升,能效評分已躍升亞洲第二;透過綠能優先、燃氣搭配,同時大減舊型亞臨界燃煤機組使用,空氣品質更是持續改善。為了更好的未來,臺灣將持續加緊轉型腳步,實現2050淨零願景。
再生能源成長幅度優於全球平均
依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所發布之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統計,近5年(2018-2022年,以2017年為基期)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年複合成長率為9.1%;同期臺灣的年複合成長率為21.9%,表現優於全球平均。
2023年9月我國風電與光電裝置容量達14.137GW,為2016年之7.33倍;尤其離岸風電更是在政府與民間協力下,從無到有開始建立產業鏈,累積至2023年11月已有281座離岸風機屹立於海上,裝置容量突破2GW。
風光加速布局
2022年風力發電與太陽光電發電量達142.2億度,為2016年的5.5倍,及時提供了產業界最需要的綠電,支持供應鏈的綠色與低碳轉型。

國際能效評分躍升亞洲第二
能源密集度即生產每單位國內生產毛額(GDP)所消耗的能源數量,是反映能源效率的重要指標,根據能源署統計資料,近10年來臺灣能源密集度年均改善2.9%;根據美國能源經濟學會(ACEEE)最新(2022)發表之「國際能源效率評分卡」(International Energy Efficiency Scorecard),臺灣能源效率從13名(2016)進步到世界第8(2022);亞洲僅次於日本。在整體政策(national effort)、建築、工業、運輸等四個面向的評分中,整體政策得分最高,名列全球第5;顯示臺灣能源效率持續提升,是產業與全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空汙減排有感
透過發電結構調整、機組汰舊換新、空污改善措施,台電公司火力電廠整體空污排放量已從2016年約10.7萬公噸,降至2022年約4.2萬公噸,減少61%。近年來台電持續落實增氣減煤,不僅有助於提升發電效率,空氣品質也不斷改善,顯示能源轉型過程兼顧環境永續。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不僅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影響,再生能源也穩健成長,持續提升我國能源自主與改善環境品質,帶動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為整個社會經濟體系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將持續深耕再生能源發展路徑,重點放在極大化發展光電場域、離岸風力及前瞻能源等綠電領域,搭配儲能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回應再生能源的間歇性發電特性,能源供應更穩定。同時,亦積極推動強化電網韌性的措施,透過多方努力,將如期如質達成政策目標,逐步實現能源轉型,為臺灣打造更加永續、綠色的未來。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