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優異生退學兼「豎中指」批大學教育 學者力倡教改迎接AI衝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全球產業變化急速加上人工智能(AI)衝擊各行各業,引來不少討論與疑慮,作者綜合不同學者的見解,分享未來教育改革應走之路。
奧巴馬政府:就讓機械人接手生產,另外創造新職位供人才接手
奧巴馬剛完成總統告別演說,期間他提及:
「我們如何面對這種種對民主的挑戰,決定了我們怎樣教育下一代、製造就業和保護國家。」
的確,奧巴馬政府一直注意未來產業發展,尤其如何把製造業帶回美國,像白宮科學技術政策官員所言:「現在要把製造業留在國內的唯一方法,就是提升(高於其他各國的)生產力。透過次世代機械人做技術性轉移,是美國維持競爭優勢的歷史性機會。」你或許疑惑,既然打算轉型讓機械人接手生產,那只不過是製造業回到美國之後,原本失業的人繼續失業而已,算甚麼好政策?實際上,他們是要騰出空間,把人手轉移至「創造產品設計、工程管理、產品銷售、市場行銷」等有更多附加創意與價值的工作之上。奧巴馬政府提出的做法大有啟示,即使只是討論製造業,也從中「嗅出」未來需要那些特質的人才迎接更多的工作需求。
美國有大學優異生急急退學,「豎中指」斥大學教育「無用」
最近傳媒報導美國教育界一件趣事,這件事相信在香港甚為罕見。一位在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Kansas State University)就讀建築工程的優秀學生比利.威爾森(Billy Wilson),雖然在大學第一學年內已取得「straight A」的出色表現,可是他決定退學,更在學校名牌面前展示「中指粗俗手勢」,其後狠批美國大學教育,要學生耗四年時間欠下數千美元學債,所學是將來永遠用不著的東西,畢業後領取薪水的增幅比通脹還要慢。目前,他在facebook的貼文已有三萬多like及一萬多share,一些被威爾森觸動的網友大聲叫好,網友Blair Brown留言分享個人經歷,指大部分真實才能都是在投身社會邊做邊學,持續的自學能力更見重要,不斷從實踐中學習,他認為現在除了醫生和律師之外,不少具有意義的工作 / 專業,根本不必接受全面的大學教育。
這件趣事啟發眾多,你也可以說奇才橫溢的人是少數例外,他們的建議未必適合大部分學生參考,而且,即使檢討美國教育也有很多角度,未必是除了醫生和律師之外的大學教育毫無意義,可不可以嘗試像德國逐漸開放為「免費大學教育」?當學習成本大減的時候,會否也值得消耗三、四年學習?
面對AI技術衝擊,續兩位學者對教育改革的建議
不過,抱怨美國教育不足、迫切主張改革的學者,除了著名的肯尼羅賓遜(Ken Robinson)之外,早前提及布林優夫森 (Erik Brynjolfsson)、麥克費 (Andrew McAfee)兩位學者,他們主張改革美國教育,不能只顧當下,更要為未來做準備,尤其人工智能(AI)衝擊工種的浪潮愈近,更要洞悉新能力、新需求:
「我們常會把構想力、創造力、創新力形容為『跳脫框架的思維』這個特點正是人類之所以勝過數位勞工的一大長遠優勢。⋯⋯未來學家凱文.凱利(Kevin Kelly)說得好:『在未來,你的收入多寡,要看你有多懂得和機械人合作而定。』」
不論英國、美國的傳統學習模式,不少學校仍停留在「背、讀、(手)寫、算」等層面,而現今全球發展形勢,基於科技影響,當中除了「讀」之外,「背、(手)寫、算」開始變得無關痛癢,這也是教育研究專家蘇加塔.密特拉(Sugata Mitra)強調:
「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人是卓越的工程師。他們建立的體制非常穩固,直到今天仍歷久不衰,繼續為已經不存在的機器,塑造出一模一樣的人⋯⋯(今天)電腦就是辦公室中的職員,每個辦公室裡都有上千部電腦,在人類指導下,完成文書工作。這些人不需要寫得一手好字,不需要懂得乘法心算。但他們必須懂得閱讀,事實上,他們具備敏銳的閱讀力。」
簡單來說,當人類使用的科技工具愈先進,純技術層面人類已不可能跟機械比拼,剩下的角力變得愈來愈「虛(擬)」,也就是從眾多已有知識 / 資訊中進行統合、構想、推考、創造的競爭,由理解一件事,聯想事與事之間的相關性,提出新意念甚至實現它,便成為新世代「人才」的定義(除了高水準的文藝創作,當然也包括研發尖端技術的人)。
「蒙特梭利教育法」,教出一大批影響全球的創新企業家
近代西方教育向來是遷就政府官僚體系、經濟產業提供人才,可是,長年累月的教育文化根深蒂固,遲遲未有檢討我們變化多端的新世代,究竟需要怎樣的一套教育,不少國家仍維持傳統的教育模式。既然時代告訴我們,未來愈講求創意與寬濶的「統合 / 構想」,那麼,針對敏銳閱讀及推考能力的教育應該成為關鍵。那麼,主張由小培養孩子從「自我組織的學習環境」(SOLE, self-organizing learning environment)獲得能力的教育方法,或將大行其道。
這套教育方法源自20世紀初意大利醫師瑪麗亞.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開創的小學教學法,她主張學生透過實際運用各樣材料完成作業中學習,學校也沒甚麼繁瑣的系統與規條,結構鬆散。這種模式發展至後來,當然不止落手落腳實踐不同作業,也能要求學生掌握各樣資訊嘗試理解、分析和解決一個問題。這些年來,曾接受這種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傑出人物,當中不乏影響世界的創企人才,像Google公司的創辦人賴瑞.佩吉(Larry Page)、賽吉.布林(Sergey Brin);亞馬遜網路書店(Amazon.com)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與維基百科(Wikipedia)創辦人之一吉姆.威爾斯(Jim Wales)。
評論人彼得.席姆(Peter Sim)如此道:
「已經有太多傑出創意人才出自蒙特梭利學校,令人懷疑是不是有個蒙特梭利幫。」藉此表示對自主學習環境的高度重視。
人才趨勢:懂得自主學習、自主閱讀,然後統合資訊提出見解
上述教育模式數年前有類近的實踐。社會學家理查.亞倫(Richard Arum)認為美國許多大學生並未能在教育中掌握適切(時代)的能力,他透過一種較新的測驗方式評估大學生的能力,就是「美國大學學力評量」(CLA, Collegiate Learning Assessment)。評測其一環稱為「實作任務」單元,廢除了選擇題, 透過電腦給予學生一系列背景資料,在90分鐘之內,要學生掌握那些資訊提出個人觀點或建議。
最新發展:
-
王陽翎擱筆《關鍵》專欄:感謝支持,後會有期 4年前
-
【一時】Google巨擘沒你想像中高傲、比爾.蓋茲誤解了哈拉瑞 4年前
-
【一時】Google巨擘沒你想像中高傲、比爾.蓋茨誤解了哈拉瑞 4年前
-
林鄭保守過曾俊華:施政「雞肋」先國家、次民生、避政改 5年前
-
如果你無法「靠爸」,踏入職場前必讀這三本書 5年前
-
如果你無法「靠父幹」,踏入職場前必讀這三本書 5年前
-
如果AlphaGo輸了給柯潔,我們才應該感到沮喪 6年前
-
如果AlphaGo輸了給柯潔,我們才應該感到沮喪 6年前
-
紀錄片《明天我》助抒解青年壓抑,勾起叛逆回憶 6年前
-
紀錄片《明天我》助抒解青年壓抑,黃修平建奇功 勾起叛逆回憶 6年前
-
用黃子華的幽默智慧閱讀《人類大命運》 6年前
-
歐盟即將討論「全民基本收入」應變AI導致失業潮,未來失業是福不是禍? 6年前
-
討論「全民每月派錢」應變AI導致失業潮,未來失業是福不是禍? 6年前
Tags:
2023 Computex:飛宏科技與Vinpower聯手玩GaN,搶攻快充商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即將到來的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中,飛宏科技將於現場展示市場首款搭載1TB儲存空間與65W快充技術的充電器「iXcharger」、以及高功率密度電競筆電電源等產品,帶給終端使用者前所未有小型化、輕量化、與頂規化的充電體驗!
飛宏科技與Vinpower, Inc.、Silanna Semiconductor攜手合作,共同開發市場首款同時搭載1TB跨裝置儲存空間與65W快充技術的2 in 1充電器「iXcharger」,將在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 2023)正式亮相!除此之外,飛宏科技於現場將展示一系列330W GaN、280W GaN與140W PD 3.1高功率密度電競筆電電源,帶給終端使用者前所未有小型化、輕量化、與頂規化的充電體驗!
首款2 in 1 65W 1TB iXCharger

「iXCharger 」採用飛宏科技GaN快充技術,提供產品更高功率密度和快速散熱的同時,實現更小的封裝設計,為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實現快速、安全、高效的充電體驗。值得注意的是iXcharger不僅是快充,還擁有市面上首款可跨裝置且適用於不同作業系統的儲存技術,可為手機、平板、筆電等行動裝置充電,並可作為外接式硬碟使用,廣泛適用於iSO、Android、Windows、Chrome OS等作業系統,還具有高達1TB大容量的儲存空間。iXCharger輕巧便攜的傑出設計,時時能滿足現代人在資料快存、裝置快充的需求。
GaN頂級電競筆電電源,結合電路設計與製造工藝之最

普遍市售充電器為滿足高規格的電競筆電所需,在提升電源功率的同時,體積與重量也顯得更大更笨重,造成使用者攜帶時的困擾。飛宏電競筆電電源的設計研發,採用獨特GaN生產製程管控,與自主開發數位控制機制、功率模組設計等技術,使產品可達94%以上高轉換效率,且以更輕薄短小的體積,為電競筆電提供更高的功率與散熱速度,達到輕巧、安全、高效的充電體驗。
2021年底,飛宏科技推出體積最小的280W GaN高功率電競筆電電源,其功率密度突破業界多年來的設計極限,僅一般180W電源的大小。今年飛宏科技將於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中,推出330W GaN電競筆電電源,其相較於目前市面所販售的相同輸出功率產品,不僅體積小巧,且重量最輕(< 800g),在達到高規格安全測試的同時,滿足使用者對電競筆電電源的期待!
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 2023)
地址: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號
日期:2023年5月30日-2023年6月02日
攤位:J0509a(偉得科技)
本文章內容由「飛宏科技」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