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那些年,遊戲中的歧視︰同志連打機都不得安寧

那些年,遊戲中的歧視︰同志連打機都不得安寧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遊戲推出的1996年,與當年的社會氣氛不謀而合,也正好提醒了我們,當年的同志曾經受到的待遇,就是如此令人窒息。

90年代是我們的「那些年」成長期,也是最沉迷打機的中學年代。近日好友傳給我舊遊戲時代​的專頁,當中提及不少當年曾經令很多人廢寢忘餐的電腦遊戲,例如圖中的《金庸群俠傳》角色扮演(RPG)遊戲︰也真懷念那些起格的畫面、木訥寡言的NPC、魔奇音效卡的音樂,對讀過金庸小說的玩家來說,玩起來更是著迷。

那帖附了一小段遊戲進行畫面,看著看著,眼前居然閃過「愛滋」兩字。還以為自己眼花,再回帶細看一遍,噢,真的是「愛滋」無誤︰玩家扮演的角色罵《笑傲江湖》的東方不敗「男扮女裝的老旦真令人噁心」、「小心得『愛滋』!」

同志,真的連打機都不得安寧,連逃避現實的權利都沒有。

相比同性婚姻現正在台灣闖關,社會能公開討論與包容,90年代同志在兩岸三地面對的社會也真是天壤之別。同志,當時正活在無邊的污名與壓逼中︰同志不叫「同志」,叫「Gay佬」、「Camp精」、「死乸型」、「娘娘腔」;還沒有互聯網、App的同志,性向只能獨自在黑暗中摸索,公園公廁的公共空間被化成同志探索情慾的空間,當中受盡多少異性戀的白眼、霸凌;香港同性性行為才剛合法化,在公共空間還沒有多少話語權,傳媒對同志的報導多以獵奇為主,電視劇裏的同志角色不是娘砲就是連環變態殺手。

遊戲推出的1996年,與當年的社會氣氛不謀而合,也正好提醒了我們,當年的同志曾經受到的待遇,就是如此令人窒息,社會大眾就是被這種潛藏在各處的歧視與誤解薰陶,尤其少不更事的年青人被這種潛移默化,在不知不覺中加入霸凌同志的行列。2000年台灣的葉永鋕事件不也就是在這種土壤之下發生?這些遊戲的開發者,使用這種輕率的用詞不也是幫兇之一?

我不敢奢望開發的河洛工作室或負責發行的智冠科技會為此道歉,但若有緣再出紀念版的話,也就請與時並進,把這些帶有歧視性的用詞一一刪掉,好還同志一個小小的公道。

P.S. 現在同志活動空間好像大了,但請別忘了這是同志群體的先驅花去多少心力青春爭取回來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港台且皆沒有免受性傾向歧視的保障,更沒有結婚成家的能力。今次台灣的婚姻平權能否通過,港台各界其實也應出盡洪荒之力才能突破難關!

編按︰文章刊出後,作者收到河洛工作室的回覆︰「您好,已將您的文章轉給製作組,往後進行腳本寫作時,會更加謹慎選擇所使用的詞語,也謝謝您的指教。」

延伸閱讀︰「舊遊戲時代」原帖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tnlhk
核稿編輯:歐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