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優異生退學兼「比中指」批大學教育 學者力倡教改迎接AI衝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全球產業變化急速加上人工智能(AI)衝擊各行各業,引來不少討論與疑慮,作者綜合不同學者的見解,分享未來教育改革應走之路。
歐巴馬政府:就讓機械人接手生產,另外創造新職位供人才接手
歐巴馬剛完成總統告別演說,期間他提及:
「我們如何面對這種種對民主的挑戰,決定了我們怎樣教育下一代、製造就業和保護國家。」
的確,歐巴馬政府一直注意未來產業發展,尤其如何把製造業帶回美國,像白宮科學技術政策官員所言:「現在要把製造業留在國內的唯一方法,就是提升(高於其他各國的)生產力。透過次世代機械人做技術性轉移,是美國維持競爭優勢的歷史性機會。」你或許疑惑,既然打算轉型讓機械人接手生產,那只不過是製造業回到美國之後,原本失業的人繼續失業而已,算甚麼好政策?實際上,他們是要騰出空間,把人手轉移至「創造產品設計、工程管理、產品銷售、市場行銷」等有更多附加創意與價值的工作之上。歐巴馬政府提出的做法大有啟示,即使只是討論製造業,也從中「嗅出」未來需要那些特質的人才迎接更多的工作需求。
美國有大學優異生急急退學,「比中指」斥大學教育「無用」
最近傳媒報導美國教育界一件趣事,這件事相信在香港甚為罕見。一位在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Kansas State University)就讀建築工程的優秀學生比利.威爾森(Billy Wilson),雖然在大學第一學年內已取得「straight A」的出色表現,可是他決定退學,更在學校名牌面前展示「中指粗俗手勢」,其後狠批美國大學教育,要學生耗四年時間欠下數千美元學債,所學是將來永遠用不著的東西,畢業後領取薪水的增幅比通脹還要慢。目前,他在facebook的貼文已有兩萬多like及一萬多share,一些被威爾森觸動的網友大聲叫好,網友Blair Brown留言分享個人經歷,指大部分真實才能都是在投身社會邊做邊學,持續的自學能力更見重要,不斷從實踐中學習,他認為現在除了醫生和律師之外,不少具有意義的工作 / 專業,根本不必接受全面的大學教育。
這件趣事啟發眾多,你也可以說奇才橫溢的人是少數例外,他們的建議未必適合大部分學生參考,而且,即使檢討美國教育也有很多角度,未必是除了醫生和律師之外的大學教育毫無意義,可不可以嘗試像德國逐漸開放為「免費大學教育」?當學習成本大減的時候,會否也值得消耗三、四年學習?
面對AI技術衝擊,續兩位學者對教育改革的建議
不過,抱怨美國教育不足、迫切主張改革的學者,除了著名的肯.羅賓森(Ken Robinson)之外,早前提及布倫喬爾森(Erik Brynjolfsson)、麥克費 (Andrew McAfee)兩位學者,他們主張改革美國教育,不能只顧當下,更要為未來做準備,尤其人工智能(AI)衝擊工種的浪潮愈近,更要洞悉新能力、新需求:
「我們常會把構想力、創造力、創新力形容為『跳脫框架的思維』這個特點正是人類之所以勝過數位勞工的一大長遠優勢。⋯⋯未來學家凱文.凱利(Kevin Kelly)說得好:『在未來,你的收入多寡,要看你有多懂得和機械人合作而定。』」
不論英國、美國的傳統學習模式,不少學校仍停留在「背、讀、(手)寫、算」等層面,而現今全球發展形勢,基於科技影響,當中除了「讀」之外,「背、(手)寫、算」開始變得無關痛癢,這也是教育研究專家蘇伽特.米特拉(Sugata Mitra)強調:
「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人是卓越的工程師。他們建立的體制非常穩固,直到今天仍歷久不衰,繼續為已經不存在的機器,塑造出一模一樣的人⋯⋯(今天)電腦就是辦公室中的職員,每個辦公室裡都有上千部電腦,在人類指導下,完成文書工作。這些人不需要寫得一手好字,不需要懂得乘法心算。但他們必須懂得閱讀,事實上,他們具備敏銳的閱讀力。」
簡單來說,當人類使用的科技工具愈先進,純技術層面人類已不可能跟機械比拼,剩下的角力變得愈來愈「虛(擬)」,也就是從眾多已有知識 / 資訊中進行統合、構想、推考、創造的競爭,由理解一件事,聯想事與事之間的相關性,提出新意念甚至實現它,便成為新世代「人才」的定義(除了高水準的文藝創作,當然也包括研發尖端技術的人)。
「蒙特梭利教育法」,教出一大批影響全球的創新企業家
近代西方教育向來是遷就政府官僚體系、經濟產業提供人才,可是,長年累月的教育文化根深蒂固,遲遲未有檢討我們變化多端的新世代,究竟需要怎樣的一套教育,不少國家仍維持傳統的教育模式。既然時代告訴我們,未來愈講求創意與寬濶的「統合 / 構想」,那麼,針對敏銳閱讀及推考能力的教育應該成為關鍵。那麼,主張由小培養孩子從「自我組織的學習環境」(SOLE, self-organizing learning environment)獲得能力的教育方法,或將大行其道。
這套教育方法源自20世紀初義大利醫師瑪麗亞.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開創的小學教學法,她主張學生透過實際運用各樣材料完成作業中學習,學校也沒甚麼繁瑣的系統與規條,結構鬆散。這種模式發展至後來,當然不止落手落腳實踐不同作業,也能要求學生掌握各樣資訊嘗試理解、分析和解決一個問題。這些年來,曾接受這種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傑出人物,當中不乏影響世界的創企人才,像Google公司的創辦人賴利.佩吉(Larry Page)、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亞馬遜網路書店(Amazon.com)創辦人傑佛瑞.貝佐斯(Jeff Bezos)與維基百科(Wikipedia)創辦人之一吉米.威爾斯(Jim Wales)。
評論人彼得.席姆(Peter Sim)如此道:
「已經有太多傑出創意人才出自蒙特梭利學校,令人懷疑是不是有個蒙特梭利幫。」藉此表示對自主學習環境的高度重視。
人才趨勢:懂得自主學習、自主閱讀,然後統合資訊提出見解
上述教育模式數年前有類近的實踐。社會學家理查.亞倫(Richard Arum)認為美國許多大學生並未能在教育中掌握適切(時代)的能力,他透過一種較新的測驗方式評估大學生的能力,就是「美國大學學力評量」(CLA, Collegiate Learning Assessment)。評測其一環稱為「實作任務」單元,廢除了選擇題,透過電腦給予學生一系列背景資料,在90分鐘之內,要學生掌握那些資訊提出個人觀點或建議。
Tags:
南投縣13鄉鎮農特產品──濁水溪線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南投縣位處台灣中部,為台灣唯一不臨海的內陸縣及地理中心,也是海拔落差最大的縣市,海拔由高至低最高相差3000餘公尺。得天獨厚的多層次海拔亦孕育出多樣化的農特產品,例如花卉、竹藝品、香蕉、甘蔗、紹興酒、紅茶、高山茶等等,本文將再深入介紹「南南投」各鄉鎮的鄉鎮與農特產品,若有興趣不妨來南投晃晃吧!
南投縣位處台灣中部,為台灣唯一不臨海的內陸縣。縣內不只有台灣最高峰「玉山」、最大湖泊「日月潭」、台灣最長河流「濁水溪」之源頭,更是台灣海拔落差最大的縣市,從450到3600公尺,最高相差3000餘公尺。多層次的海拔亦孕育出南投農業多樣化的農特產品,例如花卉、竹藝品、香蕉、甘蔗、紹興酒、紅茶、高山茶等等。
南投13縣,依地理位置分為:
烏溪線:埔里鎮、國姓鄉、魚池鄉、仁愛鄉、草屯鎮、中寮鄉
濁水溪線:南投市、名間鄉、鹿谷鄉、竹山鎮、集集鎮、水里鄉、信義鄉
以下介紹「濁水溪線」各農業鄉鎮與農特產品:
南投農業特色-南投市
南投市位於南譨縣西北方,鄰近台中市,貓羅溪貫穿其間,河谷溝渠縱橫,灌溉便利;溪兩側東為南投丘陵,西為八卦山台地,皆屬平坦紅壤土質,與河谷狹小平原,均肥沃適合農耕,故農產品非常豐富。南投市沖積平原區盛產稻米,品質佳、暢銷全國;八卦山台地,地勢平緩,日照充足,以青山茶、生薑、鳳梨、荔枝生產為主;而丘陵區,以香蕉為大宗,亦有龍眼及文旦,為饕客最愛。
南投市農特產品:蘭花、野蘭、青山茶、番茄、絲瓜、荔枝、鳳梨、木瓜、龍眼、文旦、杮子
南投農業特色-名間鄉
名間鄉位於南投縣西側,濁水溪北岸,八卦山台地處,其台地地勢平坦,村落遍佈,農業發達,且有台3及台16兩線省道於此交會,交通發達。名間鄉平原區引濁水溪灌溉,土壤肥沃,生產的濁水米,粒粒飽滿甘甜,日據時代即是重要外銷商品;本鄉栽植於泉水之水蕹菜,鮮脆爽口、富纖維素,為島內少數特有蔬菜;松柏長青茶風行國內外,產值達10億元以上,台地植茶面積超過90%,為國內茶葉主要產區。極目望去,一望無際皆為青翠茶園。
名間鄉農特產品:濁水米、鳳梨、通天草、生薑、水蕹菜山藥、茶葉
南投農業特色-鹿谷鄉
鹿谷鄉位於南投縣西南方,海拔約800公尺上下,為氣候濕潤丘陵地形,年均溫25℃,雨量充沛。終年雲霧籠罩,加上土壤富有機質,所以適合茶樹生產,當地盛產「凍頂烏龍茶」已是台灣最知名的茶種。鹿谷鄉70%居民以茶葉生產為業,為全島唯一依靠單一生產作物為經濟來源之鄉鎮,經多年推廣改良,品質穩定,茶葉因地處高地,產值通常較平地茶葉為高,且因價格穩定,居民享有極高生活水準;除此之外,除茶葉外,竹筍、山芹菜及鱒魚養殖也是本鄉特產。
鹿谷鄉農特產品:凍頂烏龍茶、竹筍、山芹菜、良質米、明日葉、鱒魚、茶梅
南投農業特色-竹山鎮
竹山鎮位於南投縣南端,靠近雲嘉地區。境內有濁水溪和清水溪環繞。為海拔1,600公尺以下山地丘陵地,其山林佔全部面積之80%,因氣溫、雨量適中及少強風,適宜竹類生長,以盛產竹子而得名。本縣竹筍產量屬全國第五位。農產品主要為竹類產品為主,農產主要仍以竹類產品居最大宗,鮮筍類以冬筍、桂竹筍暢銷全島,各種筍類加工製品,更為多樣,為全國筍類最大供應產區;相關的竹製藝品,在居多藝術家投入和學校產學合作下,竹藝品除了美感外,更增加現在科技的應用,如LED竹檯燈、竹製涼蓆、電動竹扇等。
竹山鎮農特產品:冬筍、春筍、桂竹筍、麻竹筍、綠竹筍、筍乾、桶筍、筍絲、筍茸、醬筍、竹山紅番薯、破布子、烏龍、金萱、翠玉茶葉、番茄、巨峰葡萄
南投農業特色-集集鎮
集集鎮位於南投縣中部,濁水溪北岸,為南投縣最小的鄉鎮。其腹地狹小且多山,但古蹟,與在地美食甚多且頗受好評,人文藝術濃厚。近年推動綠色隧道與鐵道觀光活動有成,集集小鎮已成為國內知名的新興旅遊勝地。因集集腹地小,溪岸平原面積有限,主要農作為廿世紀番石榴及榮獲國產水果品牌認證的「紫水晶」巨峰葡萄。另外,山坡丘陵所產的香蕉,因氣候地質事宜,其香蕉香氣芬芳,口味甘甜可口,為知名山蕉;而紅龍果和糯米荔枝核小肉甜為近年新興水果,甜度高、品質佳,數量有限,深受消費者喜愛。集集鎮知名花卉為向日葵,大而豔麗頗受歡迎。
集集鎮農特產品:糯米荔枝、廿世紀番石榴、山蕉、巨峰葡萄、紅龍果、向日葵
南投農業特色-水里鄉
水里鄉位於南投縣中部,濁水溪上游,係本縣進入山區之隘口。水里鄉境內有陳有蘭溪、水里溪及濁水溪,溪流河谷交錯,周圍高山圍繞,氣候溫和;集集線鐵路終站車埕位於鄉境,水里也為新中橫公路之起點。水里鄉主要農作物為高山茶和青梅,茶園約在海拔1,000公尺左右,屬玉山茶區,茶色清澈,入口回甘,深獲茶友喜愛。境內青梅,鮮脆多汁,品質優良,為外銷日本之主力,近年發展多樣口味梅製品,以「天山梅」打響名號。新中橫沿線所產「黑紫玉」巨峰葡萄榮獲國產水果品牌認證,冬季品質尤佳。
水里鄉農特產品:高山茶、青梅、愛玉凍、國蘭、華盛頓臍橙、十月龍眼、茂谷柑、鹿茸、香蕉、水蜜桃、巨峰葡萄、苦茶油
南投農業特色-信義鄉
信義鄉位於南投縣東南部,為境內最大鄉鎮,亦是縣內兩個山地鄉之一,面積廣達面積1422.42平方公里。信義鄉內高山峻嶺,溪流蜿蜒溪谷平地較少,為玉山國家公園入口處,新中橫公路上的重要據點,縣內居民以農作為主。信義鄉氣候溫和,但因高海拔,日夜溫差大,以致蘊育了許多品質優良的農特產品,如青梅、夏季蔬菜、花卉、愛玉子、苦茶、雜糧、蓮霧及知名巨峰葡萄(玉珠)等。另外,溪谷山間養殖鱒魚、香魚、切花、土雞等。信義鄉擁有號稱「全台最會搞行銷」的信義鄉農會,擅長包裝農產品,並結合當地東埔溫泉及觀光果園,突破了農業發展遲緩的障礙,開拓了山地鄉農業觀光發展的新境界。
信義鄉農特產品:青梅、巨峰葡萄、紅肉李、芭樂、番茄、玉山茶、高冷蔬菜、轎摃竹筍、野菜、香魚、高級切花、苦茶油、愛玉凍
以上廣告由南投縣政府農業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