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華裔辦「豬肉嘉年華」慶新春 遭穆斯林抗議後更名

印尼華裔辦「豬肉嘉年華」慶新春  遭穆斯林抗議後更名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豬肉素來是華人餐桌上的主要食材,主辦單位認為此活動乃新春佳節的一部份。該活動後來改名為「春節美食嘉年華」,將如期舉行。

印尼中爪哇三寶瓏(Semarang)原訂在農曆新年期間,舉辦「豬肉嘉年華」美食活動。但活動消息一出,馬上受到穆斯林團體抗議。日前,主辦單位決定將之改名為「春節美食嘉年華」,該活動於本月23日至29日在思立拉圖超市(Sri Ratu)舉行。

豬肉是最普遍、也最受歡迎的華人傳統食材。然而,在印尼有逾85%的人口是禁食豬肉的穆斯林。因此,活動引發若干穆斯林團體抗議,並於本月20日發起連署,要求警方不要核發許可證予相關單位,其中包括「三寶瓏伊斯蘭集會論壇(FUIS)」、「印尼穆斯林學生行動聯盟(KAMMI) 」,以及數名教授。他們稍後連同節目負責人菲達烏斯(Firdaus Adinegor)到三寶瓏警局,討論這場活動的正當性。

「三寶瓏伊斯蘭集會論壇(FUIS)」負責人達那(Danang Ansoru)表示,當地居民以穆斯林為大宗,故而「豬肉嘉年華」將對該區人民造成困擾。因此,他希望主辦單位取消此活動,只專注於慶祝華人新年。他表示,美食活動能有豬肉攤位,惟不能陳設於公開領域。穆斯林團體也要求主辦單位派出人員在攤商前站崗,避免穆斯林食用豬肉。一開始,這項要求被單位駁回。

實際上,「豬肉嘉年華」曾於去年(2016)春節舉辦。當時,有20個攤位販售不同的豬肉料理,場地可同時容納100名訪客。除了常見的豬肉麵、肉丸、粥品、沙爹等豬肉料理,也有較少見的蒸肉飯、豬腳湯、燒肉、pihie(竹筍混豬肝)等。

菲達烏斯認為,除了歡慶農曆新年,「豬肉嘉年華」更是將三寶瓏的「私房料理」介紹給社會大眾的好機會。他說,嘉年華上販售的食物,在今時今日的攤販、餐廳已經很少見,它們多數只會出現在家裡的餐桌上,或特別訂製才能吃到。 「我們長久以來與華裔共同生活,是時候讓我們開始認識他們的料理了。」

去年,「豬肉嘉年華」順利進行,主辦單位派人守在入口處,禁止穆斯林入內。活動第一天就吸引了大約1,500名參與者,有人認為,現場販售之料理既有特色,又便宜美味。菲達烏斯重申,縱然今年「豬肉嘉年華」會改名為「春節美食嘉年華」,但活動仍會如期舉行,且將維持其「展示華人春節美食」之宗旨。他也提及,舉辦地點雖為公共場域,可是主辦方會為活動劃分出封閉區,現場也將有告示牌知會穆斯林勿進入該區域。

「『豬肉嘉年華』是農曆新年慶典的一部分,活動本身並沒有錯,我們應該彼此尊重,包容多元宗教」,菲達烏斯如此說道。

三寶瓏警局局長阿比尤梭(Abiyoso Seno Aji)強調,此次活動並沒有違法相關法令,若有人企圖到場擾亂,警方將使出強硬手段。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闕士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