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安古蘭漫畫節(二):瑞士漫畫家Cosey奪下大獎 台下暢談旅台回憶

直擊安古蘭漫畫節(二):瑞士漫畫家Cosey奪下大獎 台下暢談旅台回憶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出生於瑞士洛桑的柯賽,被譽為「敘事風格大師」,在描繪建築物、街道標示、香菸盒、啤酒商標及其他細部,經常會使用典型的視覺要素,作品主題多半描述透過旅行、未知、遺失與記憶尋找自我的人們。他曾在10年前來台參展,暢遊南台灣。

第44屆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於法國時間25日晚間7點舉行開幕式,安古蘭市長親臨典禮,包括來自法國、台灣、日韓及歐美各國漫畫家齊聚一堂,現場也公布2017年法國安古蘭漫畫節終身成就大獎(le Grand prix)及已經停止頒布多年的「2017葛西尼漫畫編劇獎」(Prix René Goscinny 2017)得主。

每年終身成就大獎(le Grand prix)頒布為安古蘭漫畫節重頭戲之一,67歲的瑞士漫畫家柯賽(Cosey)從三位入圍者中脫穎而出,他從上一屆得主漫畫家艾爾曼(Hermann)手中領到銀色獎盃激動不已,不斷高舉獎盃興奮地表示「沒想到評審投他一票,還把這最高榮耀頒發給他,讓他感到意外。」

另外入圍最後決選的二位候選人分別為法國漫畫家Manu Larcenet與美國漫畫家克里斯.衛爾(Chris Ware),其中2010年克里斯.衛爾的作品《吉米.科瑞根:地球上最聰明的小子》亦曾在台灣出版。

每年大獎得主責任重大,下一年將受邀成為漫畫節評審團主席,漫畫節也將依照以往慣例為他舉行個展,同時也將肩負下一屆主視覺海報的繪製重任,並且會在安古蘭城鎮上隨意挑選一面牆面創作。

出生於瑞士洛桑的柯賽,被譽為「敘事風格大師」,在描繪建築物、街道標示、香菸盒、啤酒商標及其他細部,經常會使用典型的視覺要素,作品主題多半描述透過旅行、未知、遺失與記憶尋找自我的人們,成名品《強納生》(Jonathan)系列帶有半自傳性的意味,作品《À la recherche de Peter Pan》(彼得潘的追尋)也受到注目。

當柯賽(Cosey)看見來自台灣的記者,興奮地提及自己10年前曾受邀至台灣交流的經驗。當年於高美館曾展出「瑞士漫畫展」,他則受邀來台與現場民眾交流漫畫作畫技巧。當時他不僅遊歷高雄,更去了古城台南,也對台北故宮印象極為深刻。

Cosey 安古蘭大獎
Photo Credit:Festival International de la Bande Dessinée d'Angoulême
第44屆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於今日開幕,開幕當天頒發兩項大獎,其中由瑞士漫畫家Cosey奪下大獎。他在頒獎台上高舉著漫畫節主題人物「小怪獸」造型的銀色獎座。

安古蘭的過往慣例是在閉幕典禮頒獎,今年則打破多項傳統,包括昨晚也頒發「2017葛西尼漫畫編劇獎」給法國漫畫家艾曼紐.吉拜(Emmanuel Guibert)。這個獎項曾停止頒布多年,2017年適逢葛西尼逝世40週年,則又重現,讓當地媒體以「大感意外」評論。葛西尼漫畫編劇獎由葛西尼文化中心與安古蘭漫畫節合辦,由8為評審組成評審團,今年將闊別多年的獎項頒給艾曼紐.吉拜,表彰他在漫畫編劇上,熟練地掌握各類型文本的全方位成就。

獲得獎項的艾曼紐.吉拜,1964年出生於巴黎,是法國著名紀實漫畫家,2007年,他曾以《攝影師》(Le Photographe)一作奪得當年安古蘭漫畫節大獎,他的成名作《阿倫的故事》(La Guerre d’Alan)描述一位美國老兵的戰後人生,被翻譯成18種語言在多國熱賣,他也曾應開拓動漫祭邀請來台分享法國漫畫。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曾傑
核稿編輯:李修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