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印尼青年企業家打造「綠騎士軍團」,改變混亂無序的計程摩托車生態

印尼青年企業家打造「綠騎士軍團」,改變混亂無序的計程摩托車生態
圖片來源:GO-JEK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很多人認為在印尼經商很困難,納迪姆反而看到商機。他說,很多企業的問題都是透過科技解決,這是科技公司成長的大好機會。

(中央社記者周永捷雅加達1日專電)

在雅加達街頭處處可見身穿綠色制服和安全帽的Go-Jek騎士。這股「綠騎士軍團」旋風,是由哈佛畢業的納迪姆(Nadiem Makarim)打造。他的另類KPI(關鍵績效指標)就是要讓使用者更快樂。

Go-Jek計程摩托車叫車App的創意來自今年32歲的印尼青年企業家納迪姆。這款App自上線以來,下載次數約達3,000萬次,在全印尼有25萬名司機為Go-Jek工作。光是2016年6月,Go-Jek就處理了2,000萬筆客戶的預訂服務。

由於印尼交通壅塞嚴重,長久以來,計程摩托車是民眾賴以通勤的交通工具。過去,摩托車司機通常聚集在街角守株待兔,他們有些沒有官方證件,車資由乘客與司機討價還價,有時也會有司機看準乘客趕時間而漫天喊價。

Go-Jek的出現,改變了印尼計程摩托車混亂無序的狀態。它引進高科技預訂系統和統一的收費服務標準,招募、訓練自己的騎士,並發放統一的綠色制服、綠色安全帽以及接單的智慧型手機。

乘客在叫車前,App會顯示出發地到目的地的距離,以及估算的費用。Go-Jek每公里計費4,000印尼盾(約新台幣九元),公司抽取車資的20%。

Go-Jek目前擁有超過25萬名司機為其工作,不僅在首都雅加達,萬隆、泗水與峇里島等印尼其他地區的用戶也能使用這款App叫車。

納迪姆的創業靈感,來自於他對市場的了解。他與傳統計程摩托車司機聊天時發現,這些司機通常一天工作14小時,但只跑四、五趟車,這意味他們70%到75%的時間未在工作,只是等待顧客。

他意識到計程摩托車司機的現狀,決定開發這款App,更妥善利用計程摩托車這項交通資源。

納迪姆畢業於美國布朗大學、取得哈佛大學商業管理碩士學位,並曾在國際管理顧問公司任職。看準印尼龐大的計程摩托車市場潛力,他放棄原本的管理諮詢顧問工作,為自己的想法冒險一次。

Go-Jek如今在印尼市場獲得巨大成功,市值已達13億美元。但納迪姆的雄心不止於此,Go-Jek在原有的基礎上延伸出外送服務,像是Go-Food、快遞服務Go-Send、電商服務Go-Mart、第三方支付平台Go-Pay,甚至還通過 Go-Massage提供上門美容按摩等服務。

不過,Go-Jek的創業路也充滿坎坷挑戰。Go-Jek在剛發行之初,就因為用戶量過大,系統幾近崩潰;且它的競爭對手除了同類型App的Uber和Grab,還有傳統的計程車營運公司。

2016年3月,雅加達當地就爆發傳統計程車司機和App叫車司機的暴力衝突事件。納迪姆說,這件事對Go-Jek是個非常大的障礙,但他們還是熬過去了。

15138445_1358671314166844_78676919178782
圖片來源:GO-JEK

他先前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說,Go-Jek得到政府大力支持,他認為,只要可以為印尼大部分居民提升生活水準和幸福感,他們最終也會給予Go-Jek支持。

對於印尼市場,納迪姆信心滿滿。他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問時表示,他相信印尼能引領東南亞的行動革命,因為社群媒體的發達,反映了印尼民眾對智慧型手機的需求。

很多人認為在印尼經商很困難,納迪姆反而看到商機。他說,很多企業的問題都是透過科技解決,這是科技公司成長的大好機會。

此外,他信心十足說,搭乘Go-jek讓很多人感覺到是「印尼之光」,這種形象也對公司的發展幫助很大。

雖然擴展企業規模很重要,不過,納迪姆認為,另一種KPI也很重要,那就是Go-jek的使用者因為其提供的服務,而能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快樂。

相關報導: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闕士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