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多倫多大學設「反精神醫學獎學金」 惹學術自由界線爭議

多倫多大學設「反精神醫學獎學金」 惹學術自由界線爭議
Image Credit: Bull's Eye / ImageZoo / Corbi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多倫多大學設立一項「反精神醫學」獎學金引起爭議,校方認為有關學者應受學術自由保障,但反對者批評這否定了有科學基礎的精神醫學。

多倫多大學去年10月宣佈,其安大略教育研究所(OISE)設立了全球首個「反精神醫學」(antipsychiatry)的獎學金,並以其領導、高等及成人教育系副教授Bonnie Burstow命名,將會每年頒給一位進行反精神醫學研究的學生。

配對獎學金

OISE表示這項獎學金的成立是「歷史性突破」,並指目前有大量且不成比例的「正常」(regular,亦有固定之意)獎學金跟精神醫學有關,基於公平及學術自由的考慮,反精神醫學的學者應同樣有機會接受獎學金支持。

根據大學網頁的介紹,Burstow自1995年起已在OISE任教,此前曾於不同大學的社工學院、戲劇系及英文系任教。她的研究範圍包括「體制精神醫學」、電痙攣療法、(社會)運動策略以至無政府主義的模式等。據另一網站介紹,她大學主修哲學及英語,分別獲得英語碩士及成人教育與輔導碩士學位後,再取得教育理論(副修心理學)的博士學位。

這是一項配對獎學金,其他人每捐出一元Burstow就會多捐一元,上限為5萬加元(約30萬港元)。Burstow表示這項獎學金為「反精神醫學」這個領域帶來更多認受性,又指很多捐款者來自「小孩受精神醫學傷害的家長」。

據Burstow的說法,反精神醫學的人認為被標籤為「精神病」的現象並非醫學疾病,她更在著作中表示精神疾病沒有生物基礎。她解釋「反精神醫學」同時是一項研究領域及一場運動︰作為研究領域,它促進對精神醫學從根本上的批判;作為運動,它致力廢除(精神醫學體制)並以更尊重、有幫助的方法面對社會差異及人們的苦楚。

批評者︰反精神醫學無科學根據

然而這項計劃亦引起學術自由的界線問題,批評者擔心大學不但在支持學術自由,更是進一步為反科學的立場背書,甚至影響公眾健康。

多倫多大學擁有北美最大的精神醫學系,該系的榮休教授Philip Seeman在1975年發現了多巴胺D2受體,有助發展出多種抗精神病藥物,並顯示精神分裂症的發展有其生物學基礎。

該系教授Edward Shorter表示,反精神醫學運動令人不尋求協助,包括抑鬱甚至在自殺邊緣的人︰「假如你告訴他們精神醫學只是一堆廢話,那只會令他們更加絕望。」他認為反精神醫學運動毒害了公眾對精神醫學的看法,學院接納這些人是可悲的。

著書批評精神科過度診斷問題的麥基爾大學精神醫學教授Joel Paris,亦認為OISE不應設立這項獎學金。他承認精神醫學有很多未知領域,實踐上亦有一些問題,但精神疾病及治療的科學基礎毋庸置疑︰「我們沒有反神經科學獎學金或反肝病學獎學金,精神醫學是唯一有人意圖廢除的專業。這根本不合理。」

Shorter及Paris均表示有數以千計的科學研究——現在更結合精密的腦部成像——支持精神疾病有生物學基礎,以及多項精神疾病的治療有效。

多元觀點?

OISE的應用心理學及人類發展系教授Charles Pascal認為,大學應容許多元及具爭議的對話出現,而OISE亦並非反對精神醫學。他認為Burstow的質疑有助學者的重要辯論,即使他本人反對完全她的立場及對精神醫學的評語,亦認為兩人的對話對雙方都有好處。

OISE的校長Glen Jones亦表示,建立獎學金不代表研究所否定整個精神醫學的領域,只是捍衛Burstow辯論的權利。

Shorter對此表示質疑︰「獎學金是由一堆狂熱者成立,你可以肯定那只會考慮狂熱者。」而且他認為所謂的「平衝」說法有時候並不適用︰「我們不需要就小兒麻痺症疫苗、盤尼西林、納粹大屠殺有平衝觀點。在精神醫學有很多非主流、具爭議性的觀點可以辯論,例如電療法。但關於整個精神醫學是否無效,不是真正可以談論的。」

相關文章︰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