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文化誰玩得好就是誰的:從讓中國人跳腳的東京奧運大使「孫悟空」談起

文化誰玩得好就是誰的:從讓中國人跳腳的東京奧運大使「孫悟空」談起
Photo Credit:NEWS SHOT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個好的藝術創作,傳播出去之後,本來就會激發不同民族創造出衍生作品,成為自己的獨特文化。

日前新聞報導知名漫畫《七龍珠》主角「孫悟空」將擔任日本東京奧運大使,消息傳至中國,中國網路不少人質疑東京奧運「強搶」中國孫悟空角色。

我看到這則新聞時,不禁失笑。《七龍珠》借了《西遊記》的人名就是強搶?那《西遊記》的孫悟空,據胡適考證認為原型出自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的神猴「哈奴曼」(就是今天故宮南院的吉祥物),那印度是不是也該抗議:中國不可「強搶」哈奴曼?

16463000_1232928563461335_54320829702593
Photo Credit:活水來冊房提供
張大春早年作品《猴王案考》影印剪報,一篇極精彩的行動小說,以捏造之文獻推論孫悟空的原型是作者吳承恩的好友「覺虛」,而後又自導自演讀者投書質疑云云。剪報原藏主用心極深,仔細研讀,還校正錯字。

一個好的藝術創作,傳播出去之後,本來就會激發不同民族創造出衍生作品,成為自己的獨特文化。這件事我以前在粉絲團就一再說過:文化這種東西,誰玩得好,就是誰的。

不久後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發文解套:《七龍珠》與《西遊記》是不同的故事,不存在搶奪「文化遺產」的問題。「不過,這也提醒我們要重視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形象。」

中國這次的處理方式夠文明,值得給讚。但這也埋下一個中國的隱憂:以後日本要用《三國志》相關動漫電玩作為國家代表,中國是不是也能開明看待?如果是的話,那麼中國一直以來「你寫中文你就是中國人」之類的「藉文化吃豆腐」論述,也自打自臉了。

這讓我想起更早先還有另一則新聞:前行政院長游錫堃訪美參加僑民餐會,在席中以台語吟唱了一段李白的〈將進酒〉。新聞一出,我也看到部份極端台獨派人士氣得跳腳,說為什麼要吟中國的作品、為什麼要討好中國、為什麼要迎合統派云云。

我曾開玩笑說,極統派和極獨派湊在一起,搞不好很談得來,就是這樣。極統派常常「唱聲」台灣人說「你們有本事就不要寫漢字說漢語讀中文書啊」,極獨派雖然與之立場不同,但也常主張台灣應該「不要寫漢字說漢語讀中文書」,兩個極端一搭一唱、一打一挨,居然還蠻搭調。極獨派樣樣要「去中國化」,剛好隨著極統派嘲弄起舞而不自知。

今天李筱峰教授好文〈游錫堃吟唐詩〉見報,值得一讀:

台灣獨立的意義,是政治上的,意即台灣不願意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下的一省或特區,而不是在文化上要完全排斥「中華文化」。當然如果要從文化的意義解釋台獨,那就是「自由台灣」,不願成為「專制中國」的一部分,自由與專制當然有其文化上的意涵,但仍屬政治文化的性質。

請極獨派不要處心積慮將文化「去中國化」,其實應該換個角度想:如果原本發源於中國的技藝,台灣能推得更登峰造極,變成世界各國談到這項技藝,往往忽略了發源地,而是拿台灣當代表,派學生來台灣學習,這豈不是讓中國更跳腳

這並非假設而已,不少外國人確實認為:真正的漢文化要到台灣研究。文化的保存,不應分黨派統獨,只要是好的文化,我們都有責任維護發揚。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活水來冊房

責任編輯:孫珞軒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