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鴕鳥,文化創傷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金鴕鳥獎」的活動雖然是再次見證文化傷害,卻也更全面地檢視了公、私文化工作上的環節疏忽、決策層的傲慢、文化意義累積之不易,以及政治和開發考量的威脅。
文:吳介祥、蕭文杰
國內媒體及藝文團體共同發起的「2016金駝鳥獎」,是為了和各式的十大藝文新聞或十大好展等跨年回顧相呼應,但更重要的是那些有待釐清、要追究責任的文化政策,值得拉開輿論陣線的文化事件,以及一定要反省的文化傷害,應該都要再被提醒。
「一夕毀掉文化」操作手冊
台北市市長柯文哲上任以來的文化政策,一個指令一個動作毀壞文化,被切割的南港瓶蓋工廠,真實性流失的北投車站、三井倉庫、台大鍋爐房和陽明山美軍宿舍群,差點變成影視學校的寶藏巖藝術村等,我們見證了在開發思維下、在父權姿態下、在政治的條件交換下、在商機利誘下,累積數十年至百年的文化是如何地脆弱孤立。
在台灣,文化資產是文化政策裡最弱勢的一環,文資「被自燃」,幾乎被當成自自然然的現象。台北市內的前南菜園日式宿舍在2016年8月疑似工人施工管理不慎引發火災,僅隔三月又發生列冊文資的台電核火工處疑似煙蒂肇禍。同樣案例一再發生,而列冊文資長期不審議、被「自燃」,台北市文化局卻推卸責任,即使發生火災也無法依照文資法修復。文化部長鄭麗君上任後,幾乎是每月燒一起,儘管文化部編列一億預算的文資防災守護方案,但是象徵性質大於實質。《文化資產保護法》雖然包含了火災預防,但古蹟所有權者或管理人鮮少有人受過專業防災訓練,也就是政府忽略這些人是否有能力維護。具文資價值的老建築在缺乏人力管理之下,不僅容易被縱火,也造成土地價值投機客向政府施壓,以衛生條件不佳做為拆除藉口。
若各縣市、各案例的文資委員對於文資價值和破壞的判定標準不一,法令和罰則各自表述,加上主管機關不嚴格執法,一樣的荒謬事件還是持續會發生,古蹟還是繼續燒、繼續被彩繪或塗鴉。馬祖聚落的塗鴉,是東引鄉公所的工程,淡水重建街彩繪也是新北市淡水區長介紹匠師造成,而台南市的億載金城砲座則是被管理人員以水泥填補。文化資產外觀和材質被任意改變,事件層出不窮,文化主管機關首應負責。前兩者是文化部公告的「世界遺產潛力點」,試問連維護單位都不具文資的專業認知,我們何以爭取「世界遺產」的「潛力點」?
《採購法》誘發的抄襲風氣?
2016年度多起的抄襲事件,延續了過去公機關和各種大小競賽的得獎者被揭露的侵權疑雲。從歷年來的案例,顯示出公務體系對於智財精神的無知,我們也不難看出《政府採購法》(簡稱《採購法》)打開的誘惑和陷阱。明顯模仿日本表演團體的台北市世大運的宣傳影片,在被揭發後,媒體間傳出是以九萬多的經費承攬的業務。另外,國稅局未授權的圖像之報稅宣傳品,是由局內同事自行製作。而台南市觀光旅遊局委託之關子嶺溫泉宣傳的設計師接近照抄的海報,竟是「採自公開共享平台,以職業經驗判斷認為既然公開,應可自由取用」,創作者如此不堅持原創性,令人感到憂慮。
藝創界多數人知道,公機關常常利用《採購法》之「十萬元以下不需公告、逕行洽商」的條款,把超過十萬價值的勞務壓縮在十萬以下,要求廠商連買帶送地提供服務。另外,我們也很常面臨公機關的緊急案件,時間上來不及公告和等待投標及審查,只好將一個遠超過十萬的服務案拆解成無數個十萬以下的案子發包。這種彈性,原來可以讓公機關的小案子免於《採購法》的繁冗,或調節時間壓力,卻也形成了壓抑廠商專業價值和服務品質的承攬關係。設計界面臨削價求售的競爭生態,公機關壓低採購價的委託案,已足以誘惑專業訓練和智財觀念不夠的廠商。接受公機關不合理條件,不敬業的接案者源源不絕,導致連連失誤的政府宣傳。
輕易被政治操弄的文化存續
台北市文化局和台北數位藝術中心(Digital Art Center, Taipei,以下簡稱DAC)提前結束合作關係,更是2016年文化事務崩壞的最後一擊。
誠如高雄市與台南市美術館法人化的議題,藝文政策的任務和本質是公共性,兩市文化局也都和藝文界做了數次的討論,正因為文化事務存在於公共區域,目標在於創造公共性,其職權的正當性也來自公共性的捍衛,這是文化政策無所遁逃的職責和仰賴。台北市文化局卻怯於毫無藝術判斷力的市議員和里長的壓力,任其用人潮指標評鑑一個新藝術類型的育成空間,以大幅刪減「台北數位藝術節」預算300萬做為懲罰手段後,再以執行不利為由罰款50多萬,政治操作斧鑿斑斑。
藝文界未必偏袒數位藝術基金會或DAC中心執行長黃文浩,DAC 11年來的促參經營模式,也必須面對檢視、批評和功過辨認,但這絕不是民意代表、里長和文化局之間私相授受的事,更不是用到館人數、關鍵績效指標(KPI)計算的事。台北市文化局似乎渾然不覺一座曾經如此領先、代表台灣的藝術機構,正在被政治操弄而消失。沒有和藝文界對話,面對媒體,文化局竟只有「今年將重新上網公告」的回覆。一個新興的藝術類型的來去終始,不用借助藝評論述和文化界的建議?現任文化局長鍾永豐是否有辨識到文化政策的正當性,不在於議員的喜惡,也不在於被強行加暴的「到館人數」指標,而在於公共性?藝文界是否可以期待,台北市這年內的第三任文化局長,在政治權謀中能捍衛自己任務職權?
被截肢的文化主體性
彩繪的風氣猶如傳染病,從台中的彩虹眷村一炮而紅之後,各種地區和街道的彩繪像瘟疫一樣的蔓延開來,無差別地改造了各式建材、不同年代、新舊有別的城鄉景觀。許多鄉鎮、眷村、坡道、樓梯被塞滿卡漫造型,令人暈眩、缺乏原創性的彩繪鋪天蓋地,卻被視為開創觀光經濟的妙方,也讓人感受許多在地居民的地區認同危機。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