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人們嚮往流浪的自由,卻同時恐懼流浪的未知。你可知道此刻生活在街頭的人們,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嗎?
文:人生百味
厚,現在的人實在足討債(浪費)欸!
阿仁伯聊起在垃圾桶發現的食物,口氣夾雜著憐惜與不平。「我不會騙人,那些都是很好,沒壞的食物。」若非是深夜回到車站,鋪起紙板準備就寢,平時穿著乾淨清爽的阿仁伯,不管走在路上或坐在公園時,都難被發現他已在街上漂泊數年。
每天,阿仁伯堅持走到車站對面的公園棚子洗澡,即便在寒冷冬天,三兩天也一定會去洗次冷水。他笑說,這樣可以強身啦。閒聊過程中,阿仁伯忽然戴起口罩,正當擔心他是否得了感冒時,阿北告訴我們,是怕講太多話噴口水啦,這樣不太禮貌也不衛生。
對清潔品質如此講究的人,實在難以與徒手挖找垃圾桶的畫面作聯想。阿仁伯解釋,其實大多時候,他的食物來源都是善心團體在車站發送的餐點,只不過時間相當不固定。有時一天會收到四五餐,有時則可能一個便當都沒有。正好在我們來訪前不久,才有佛教團體送了初一十五固定發放的素食便當。好奇詢問旁邊的大叔可否借看,他二話不說大方地打開:四款素菜、小撮菜脯擺放在白飯上,旁邊還附了一顆紅棗,看起來清爽豐富。阿仁伯則把便當小心收到背後,開心吃起我們分享的水果:「我最喜歡吃水果了,可以舒緩牙周病。但應該是比較貴,這裡很少人會送。」

挖掘垃圾桶對阿仁伯而言,更像是場社會實驗
剛開始流浪時,他曾見過有人把整包水果丟在垃圾桶上面,雖然很想補充營養,但卻無法提起勇氣拿取。後來才聽其他街上的人說,那些食物都是有人吃不下或不想吃的,不知道如何是好,便把東西放在垃圾桶上,讓想拿的人拿。阿仁伯嘗試拿過一次後,發現裡面的許多食物狀態都十分良好,品項除了餅乾糖果外,還有各式各樣的水果,「芭樂啦,偷媽偷(番茄)啦,葡萄啦,沒壞就直接丟掉,足討債欸。」
「浪費」的台語有許多種說法,分別表達惋惜或不值等等情緒。而阿仁伯使用的「討債」則深具批判意味:傳統民俗中認為人的一生,就是延續上輩子、積累下輩子的討債與還債。上輩子討多了,下輩子便得要還。從此之後,阿仁伯開始,將垃圾桶中仍舊完好可用的食物一一拾起。他分享說,曾經撿過一個被丟棄在桶內的肉餅,請超商幫忙微波後香味四溢,甚至引來朋友想分一口。「那個肉餅真的很香,很好吃。」阿仁伯臉上浮起微笑,彷彿想起本來被丟棄的肉餅,微波後再次重生的美味。肯定是相當難忘的好滋味吧,怎麼會有人捨得丟棄呢?
眼前這位衣著整齊、精神飽滿的長者,也曾經有著一段被捨棄的難過往事
阿仁伯生在做田人家,因為不喜歡農務而選擇到手套工廠做工。後來不堪長期維持同一姿勢造成身體不適,四十幾歲時改到台北想找份工作,最後落腳在自助餐店,擔任切菜手。初入行的阿仁伯,雖然從未有烹飪經驗,但卻相當認真,只要一站到廚房便不跟人說話,沈默練習著刀工,「我都拜託別人不要跟我講話,不講話都會切到手了,講話還得了。」他笑著說,邊比出切菜手勢。用了半年時間學會切菜,之後又開始練習速度。
在不斷練習下,阿仁伯成為切菜高手,一天可以切四、五百斤的菜,什麼種類的食材與形狀都難不了他。「我的速度可是當時全台北自助餐店前三名呢!」老伯驕傲地微微挺起胸膛,眼神發光。由於工時過長與高溫高壓的環境,使餐飲成為流動率相當大的產業,阿仁伯在自助餐工作期間,周圍的同事不斷變換,加上專注於精進刀功,他的人際互動幾乎靜止。但也曾有炒菜師傅賞識這股認真的氣魄,邀請阿仁伯進入廚房學習料理,「但廚房實在太熱,我連站一下就頭昏了,怎麼學做菜?」老伯感慨說,「要是我那時沒放棄,現在至少還可以經營點小生意吧。」
又過了幾年,阿仁伯因與當時的主廚不合而離職,接連換了五六間餐廳。據說曾有一次在鬧區騎樓下的麵攤面試成為助手,工作幾週後,某天正在切小菜時,周圍忽然圍上一群人,「我嚇一跳想說發生什麼事,」正當我們也跟著緊張之際,「麵攤老闆娘說,他們是來看我切滷菜的啦!」看來俐落的手腳也曾讓阿仁伯風光了好一陣子。老伯聊起廚房裡的種種回憶,內場喧囂、爐火轟隆,還有那清脆快速的切菜聲。
之後呢,快手阿仁伯是否闖蕩出了更多傳奇的故事?
在六十歲時,餐廳的老闆以「年紀太大,怕你在廚房滑倒」為理由,辭退了阿仁伯。他鍥而不捨地連續投了幾家餐廳履歷,卻都因年齡考量被拒絕。「我明明身體很好吶,都沒生病過,怎麼大家都說我不行了?」找不到頭路,曾想轉做古董買賣卻又生意失敗;加上雙親與唯一的哥哥皆已往生,獨身無人依靠之下,曾經在廚房專注切菜的身影,如今只有紙板與行李箱陪伴。
阿仁伯細心教導我們如何辨認食物可不可食:「開始流湯的千萬不能吃」、「我每次要吃前一定會拿去洗」、「那種被咬過的不要碰比較好,怕得病」,他說,你湊近點聞聞,那些看起來不完好的果實,可能只是沾了髒污,沒有發酸,它們就還能吃。清除掉那些髒汙,沒有發酸就還能吃,就還有營養。而人呢?是否也能被同樣包容、珍惜地捧在手中。
阿仁伯喃喃自語道,真的好想再去餐廳切菜啊,就算只有半天也好。切菜的手勢又再次舉在空中,剁呀剁的。刀與砧板的清脆聲響混合著肉餅的鹹鹹香氣,輾轉被街頭吞噬,成為了繁華城市中,一坪落寞的小角。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街頭生存指南:城市狹縫求生兼作樂的第一堂課》,行人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人生百味
【一圖看懂】HCG免治馬桶:全新電解除菌水潔淨科技,全方位抗菌守護屁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居家清潔馬桶,總是讓你覺得繁瑣又疲累嗎?每天如廁的馬桶,清潔及抗菌能力可是比任何其它家具、家電更重要。選擇有效抗菌加上舒適的體驗節能的設計,就能讓你在家放鬆解放的時候,心情也一起上天堂啦!
根據BBC報導,在2010年時,英國舉辦了一次讓民眾選出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投票,其中抽水馬桶排行第九名,比引擎還高一名。
作為史上最偉大發明第九名的抽水馬桶,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的羅馬時代,從只是一個有排水系統的溝槽,到現代化的獨立抽水馬桶,我們觀察到除了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如廁時舒適度的要求之外,近年來更進化到必須具備可以主動去除病菌、維持整體潔淨的種種設計,畢竟馬桶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與身體親密接觸的家電,要怎麼讓人用得乾淨、舒服又健康,就是身為馬桶的使命。

電解除菌水,加碼抗菌超乾淨
每天都要和屁屁親密接觸的馬桶,清潔之餘還能主動抗菌、杜絕二次污染很重要。HCG免治馬桶的抗菌潔淨科技,與工研院產研合作全球首創電化學除氯技術可以將自來水電解之後,把氯轉化成無害氯離子形成的電解水,在清除污垢的同時,也達到除菌的作用,整個過程都無需使用任何化學藥劑或清潔劑;更棒的是,電解除菌水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動還原成自來水。乾淨、抗菌、安心、安全,討厭的壞菌不見了,也不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更多負擔。
全然的舒適體驗,屁屁最知道
每一次使用馬桶,你都花上多少時間呢?無論時間長短,HCG希望為每一次的如廁體驗,帶來純粹的放鬆和舒適。HCG使用全球唯一可促進微循環之生物能陶瓷材料製成座墊,能放射4-14微米遠紅外線光波,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預防久坐之後腿部痠麻。還有聰明的負離子循環除臭,一入座便感應啟動,不用擔心臭味擾人或自擾。
恆溫節能不浪費,對地球好對錢包更好
寒流來襲時,突然接觸到冰冷的馬桶座墊而被嚇一跳的感覺,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HCG免治貼心暖座功能,一坐下就好溫暖,搭載瞬熱式溫感水洗利用陶瓷瞬間加熱技術有效節能30%,不會因持續加熱浪費能源,也不會為了節能而忽冷忽熱,使用流動活水更為乾淨衛生。讓你在使用馬桶的時候,不管是肌膚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心裡的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最佳溫度。
前一陣子,公共廁所要升級成免治馬桶的議題,讓大家紛紛討論起馬桶該有哪些先進設計,才能讓人用起來舒適又安心。其中最多人在乎的,莫過於馬桶的清潔問題,HCG免治馬桶採用抗菌樹脂材質便座,免除衛生隱憂,如座更安心舒適,第二道清潔防護,利用電解除箘水,自主清潔、抗菌,整體材質都通過SGS檢驗測試,有效抗菌程度高達99%,再加上唯一落實全機台灣在地生產製造,不混充國外代工的高保障品質,全方位提升衛生標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HCG免治馬桶,就是新世代家庭中,守護屁屁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