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習熱線的意義、時機,與對美日峰會的影響

川習熱線的意義、時機,與對美日峰會的影響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對安倍而言,這通電話表示川普已決定放棄以單純的二分法決定和中國是敵是友,因此無論在政治面或經濟面,他必將更積極地拉攏美國以保障日本在亞太地區的地位。

美國時間二月九日晚間,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終於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熱線。在和包含俄、德、法、日等十餘位國家元首通過電話之後,外界相當關注美中領導人何時要通電,消息一出便獲得媒體大篇幅報導。有趣的是,就在雙方通話後的二十四小時之內,川普即將在佛羅里達州的度假村會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夫婦。這通電話的時機、意義以及對次日登場的美日峰會究竟有何影響,相當耐人尋味。

熱線的意義與巧妙的時機點

這通電話的時機點非常巧妙。首先,熱線的先後順序象徵著國家間的友好程度與施政重心,在與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甚至澳洲總理滕博爾(Malcolm Turnbull)等重要領袖會晤或通話後,才終於輪到習近平。對兩個超級大國的互動而言,這樣的序位並不樂觀;連熱愛透過推特發表個人見解的川普,在談及與各國元首熱線的一百一十條推特當中,就是隻字不提習近平,透露出些許刻意排擠的意味。

然而,若樂觀而言,雖然等待了二十二天雙方才通上電話,但或許這正是因為川普明白美中關係的重要與脆弱,而較謹慎地決定要給習近平什麼樣的第一印象。

「一中政策」不是談判籌碼,而是談判桌本身

美國大選期間,川普便曾大力批評中國的貨幣與貿易政策。在他當選後,對中國的抨擊也未曾停止,甚至在去年十二月二日打破外交慣例,接聽我國總統蔡英文的祝賀電話,並對外界的反彈嗤之以鼻,揚言並不一定遵守「一中政策」,使得兩國關係緊張至今。

看似即將展開的「烽火外交」在雙方熱線後暫時塵埃落定。根據白宮的聲明,川普政府願意承認「一中政策」和遵守「九二共識」,對此習近平也表示讚賞。依照美國總統的慣例,通常在與中國領導人會晤或通電前便會先重申「一中政策」,以利後續與中共高層的交流。

身為政治素人的川普,不僅沒有遵守自卡特(Jimmy Carter)總統以來的傳統,甚至在上任之初就把兩國關係處理得烏煙瘴氣。或許在經過二十二天沉默後,川普明白將複雜棘手的「一中政策」作為談判籌碼是個連美國都沒有能力掌握的議題。如今美中關係在「一中政策」的框架下,僅是將原本先行離席的川普拉回談判桌上重新開始。因此接下來兩國將如何發展實質的交流與解決川普對中國的成見,才是美中新關係值得關注的重點。

用熱線替美日首長峰會向習近平打聲照面

這通電話選擇在川普與安倍晉三會面前二十四小時以內絕對不無它的道理。本次美日首長峰會依照隨安倍同型的內閣大臣判斷主要會探討兩個議題:一是進行「釣魚台問題」的對談,其二是美日雙邊經貿的協議。

美國國防部部長馬蒂斯於二月三日赴日與安倍晉三見面,強調美國一定會遵守《美日安保條約》,而條約第五條規範當日本行政管轄下的領土受到侵害時,美國有義務協助日本採取行動保護,當中指稱的「領土」也包含釣魚台。因此川普與安倍的會晤將重申美日同盟的立場和安保條約對於釣魚台列嶼的效力。

除了領土問題外,峰會的重點應是在美日經貿協議上。首先,安倍晉三在他的「美日成長和就業方針」中計畫透過各項建設(如高鐵)為美國提供七十萬個工作機會,而這正和川普「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口號相呼應;另外,川普於上任第一天便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使得日本必須另行與美國商議雙方都滿意的雙邊協議。

川普選擇在美日峰會前夕與習近平熱線,對於習近平和安倍而言是一體兩面的。雖然在電話中對於會晤安倍一事隻字未提,但此舉暗示著美國對東亞的布局和利益仍舊不會放棄,意圖防止中國在東海及南海爭議上為所欲為;而經貿方面卻提醒中國可以學習日本的做法,把屬於美國的工作機會回歸美國本土,釋出相當程度的善意。對安倍而言,這通電話表示川普已決定放棄以單純的二分法決定和中國是敵是友,因此無論在政治面或經濟面,他必將更積極地拉攏美國以保障日本在亞太地區的地位。

RTX30J3Z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川普不按牌理出牌 白宮聲明中透露玄機

川普重申「一中政策」對東亞的區域穩定非常關鍵。然而,美中關係不可能就此和平順遂,主要可由兩個潛在因素推斷:

1. 川普幕僚中有多名反共大將

川普對中國的態度在短短兩個月內有極大的轉變,令人難以掌握。雖然目前兩國關係看似和睦,但我們不能忘記川普在選戰期間和上任之初發自內心對中國的批評,正因此其內閣中有許多反中的專家學者。

美國國務卿提勒森(Rex Tillerson)就是核心人物之一。針對中國在南海填海造陸,提勒森曾在記者會上公開呼籲中國應停止並遠離人工島嶼,且美國將不排除用強硬手段介入。雖然目前尚未體現在美國實際對外政策上,但其立場已非常鮮明。另外,早在上任前川普對中國的貿易政策已具有微詞,因此其閣員名單中也有多位主張採強硬經濟政策的專家學者,如經濟學家納瓦羅(Peter Navarro)和雷根(Ronald Reagan)時期的貿易副代表萊特澤(Robert Lighthizer),皆主張以強硬手段回應中國近年對貿易的控制。

2. 白宮對熱線的聲明透露玄機

雖然習近平得到了川普口頭允諾將遵守「一中政策」,但若細看華府發出的聲明變化發現其用詞有別以往且字字珠璣,字裡行間似乎透露著某些訊息。其中,「Agreed to honour」(同意遵守)和「at the request of President Xi」(在習主席的要求下)的說法在官方的公開聲明中言明這些細節實屬罕見。意指川普是在習近平的要求下才承諾的,是否出自其本意乃是另一個問題,因此筆者認為川普是不是在為未來的突發狀況先行製造籌碼,依其難以預料的程度絕對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