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期徒刑的解方(五):「到職半年就最資深」,收容所人力短缺難解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公立收容所面對低薪、工時長、工作強度高等「內憂」,其實和許多民間團體相同,都是靠著熱情支撐,但卻又多了一項「外患」。
記者 李娉婷/報導
公立收容所零撲殺時代來臨,動物不再會因為收容天數而被人道處理,讓大眾把焦點轉向收容品質,在政策上路前,農委會也表示會持續以「加強動物保護行政效能計畫」補助地方人力不足的問題:《動物收容處所設置組織準則》建議,收容所每收容40隻動物,設置工作人員一人以上;每100隻動物,設置獸醫一人以上,不過,能達成的收容所寥寥無幾。你知道目前全台符合標準的收容所有哪些嗎?無法達到的收容所,問題又出在哪?
2016年公立收容所管理人力資源
縣市 | 月平均收容數 | 日常照護 | 醫療 | ||
管理員數 | 人力比 | 駐場獸醫數 | 醫病比 | ||
新北市 | 703 | 74 | 10:1 | 8 | 88:1 |
台北市 | 313 | 22 | 14:1 | 7 | 45:1 |
台中市 | 350 | 30 | 12:1 | 12 | 29:1 |
台南市 | 703 | 6+5 | 64:1 | 8+3 | 64:1 |
高雄市 | 375 | 10 | 38:1 | 7+2 | 42:1 |
桃園市 | 615 | 14 | 44:1 | 3+2 | 123:1 |
六都平均 | 510 | 27 | 19:1 | 9 | 57:1 |
宜蘭縣 | 196 | 7 | 28:1 | 3+3 | 33:1 |
新竹縣 | 156 | 3 | 52:1 | 1 | 156:1 |
苗栗縣 | 104 | 1+1 | 52:1 | 1+2 | 35:1 |
彰化縣 | 240 | 5 | 48:1 | 2 | 120:1 |
南投縣 | 258 | 5 | 52:1 | 2 | 129:1 |
嘉義縣 | 213 | 3 | 71:1 | 2+1 | 71:1 |
屏東縣 | 258 | 3+1 | 65:1 | 1+1 | 129:1 |
台東縣 | 136 | 3 | 45:1 | 1+1 | 68:1 |
花蓮縣 | 90 | 4 | 23:1 | 1 | 90:1 |
澎湖縣 | 76 | 2+1 | 25:1 | 1 | 76:1 |
基隆市 | 109 | 2 | 55:1 | 1+1 | 55:1 |
新竹市 | 93 | 4+3 | 13:1 | 1 | 93:1 |
嘉義市 | 75 | 3 | 25:1 | 1+1 | 38:1 |
金門縣 | 92 | 3+1 | 23:1 | 1+1 | 46:1 |
14縣市平均 | 150 | 4 | 38:1 | 2 | 75:1 |
連江縣 | 0.75 | 1+2 | 1+1 | ||
雲林縣 | 202 | 委託15家動物醫院代收容 |
※+號後數字為兼職人員;連江縣及雲林縣因地區狀況特殊,不列入計算。
※新北市有八間公立收容所、台中市兩間、台南市兩間、高雄市兩間。
資料來源:動物保護資訊網、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採訪,李娉婷/整理製表
從數據上來看,在六都之中,日常照護人力負擔最重的是「全台第一個實施零撲殺政策」的台南市,甚至比對其餘縣市,台南市也能排進前三名,不過,去年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TSPCA)專員拜訪善化、灣裡兩個收容所時卻觀察到,收容所中人很多,工作人員動作快、效率高,看起來自信有活力,而非一般大眾印象中死氣沉沉、防備心很重的樣貌。
對此,台南市動保處動物收容組組長洪振凱說明,善化、灣裡兩收容所正式編制的管理員只有各三人,加上幾位農委會經費補助的臨時人員、動物管制隊借調來的人員後,人力還是很吃緊,雖然偶爾會有熱心的動物管制隊成員來幫忙、假日志工多,但還是動保處中工作量最龐大的單位。

洪振凱表示,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經費不足,雖然台南市因為率先實施零撲殺政策及多項配套措施給予大眾資源豐沛的印象,但其實並沒有這麼富裕,在臨時人員方面,依然需要依靠中央補助;不過,也因為台南市的動保政策相當全面,有了「從上游到末端」的支持,雖然工作辛苦,但收容所工作人員離職率並不高。
非六都地區負擔最重的則是嘉義縣,不過,這樣的現象其實已成過去式。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所長李建霖說明,去年4月發生動物運輸車悶死狗事件後,民雄收容所幾乎可說是「砍掉重練」,人員全部撤換、從最差的狀況重新開始,因此雖然2016全年平均看來,嘉義縣人力負擔是全台最重,但在「精準捕捉」「收容所總量管制」等政策上路後,現在收容動物都控制在100隻以下,而清潔人員還是維持三位,加上一位專職獸醫師、一位兼職獸醫師,人力符合規範。
「我們現在花非常多的時間和人力在和民眾溝通」李建霖表示,以前只要撥一通電話,清潔隊就會去抓狗,現在卻需要指認、動物有行為問題才能捕捉,導致民眾一時之間無法習慣。加上嘉義縣比起六都,少的也不只是經費、人力及資源,影響更大的,是動保教育的不足,不只是要請民眾更多的包容,連動物行為也須一並解釋說明,「我們起步的太慢了,不像有些地區行之有年,因此要花加倍的時間與民眾溝通」。

其實,就算是人力比看似最充裕的新北市,工作人員也時常忙得人仰馬翻,因為管理員不只要負責日常照護,還要與民眾溝通、導覽等等,甚至在一些地區,管理員還身兼「動物保護檢查員」的工作,而駐場獸醫師除了要幫動物看病外,還要為收容動物絕育,加上繁瑣的行政工作,醫療收容動物佔用的時間,反而不是最多。
另外,低薪也是個大問題,以基隆市寵物銀行為例,專職管理員應配置五位,但卻從來沒有徵滿過,目前甚至只剩兩位管理員苦撐。基隆市動物保護防疫所所長陳瑞濱指出,收容所管理員除了辛苦的勞力工作外,還要面對一般大眾的壓力,但在公務體系之下,基隆市政府能給臨時人員的薪水只有2萬6千元(扣除勞健保費用實領2萬5千元),農委會加強動物保護行政效能計畫的補助薪水更是低,技術短工的日薪只有990元,都可以說是「政府帶頭壓榨勞工」了,就算徵到人,往往也很快就離職。
公立收容所面對低薪、工時長、工作強度高等「內憂」,其實和許多民間團體相同,都是靠著熱情支撐,但卻又多了一項「外患」。如同嘉義縣所述,台灣動保教育的起步太晚,民眾觀念還跟不上收容政策的轉變,當工作人員需要長期面對愛動物、不愛動物大眾的雙向指責,導致連「幫助動物的成就感」都不復存在時,收容所只會陷入人員不停流動的惡性循環。
採訪期間,一地的工作人員就曾透露:「我剛到職半年時,就已經是收容所最資深,現在,我也在等待時機離開」。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