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怪》背後的鬼怪(二):高麗到日據時代鬼怪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對普羅大眾韓國人來說,鬼怪最鮮明的形象,莫過於是「被教育、改造」出來的形象。這就得從第一次出現在教科書內的日據時代鬼怪故事談起。
韓國鬼怪的形象,來到高麗時代(918-1392)漸漸形成百姓人們信仰的對象,也逐漸昇華為如同之後朝鮮時代(1392-1897)張繼弛(장계이)《海東雜錄》(해동잡록) 內所記載,言「鬼怪」(도깨비)為「民間信仰中,具有超自然能力存在的一種」(此外,鬼怪還有諸如「獨腳鬼」「狐魅」「虛主」「虛體」或「魍魎」等名稱)的形象,它是匯集了山川與大海靈氣,由草木土石幻化而成。但到後來韓國百姓普遍相信,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杵、鑰匙、掃把等,若沾染上人類的血液,特別是女性經血,也都可能變成鬼怪。
這也成為《鬼怪》此劇一開場,以沾染上千人鮮血寶劍為開場之理由,且也難怪劇內女主角池恩晫欲拔孔劉身上的劍時,總是擔心鬼怪會不會變成「掃把」之緣故。同時,朝鮮時代的鬼怪形象,已經漸漸脫離如新羅時代牛鬼蛇神聚眾之「群體」形象,以「愛開人們玩笑」(장난꾼)、「財(物)神」(재물신),以及動不動「馬上跟人們摔起角」(대뜸 씨름을 하자)的「個人」樣態出現。
而這個高麗、朝鮮時代的鬼怪形象也出現在《鬼怪》劇內,如人物設定就是「個人」鬼怪的身份出現,且常愛與陰間使者鬥嘴、比高下。第八集還穿插一段,孔劉上門用鬼火焚燒欲在家上吊自殺者的繩圈,且贈予金錢的劇情出現。這並非是偶然的角色與情節設定,而是作家金銀淑自己意識到,她所要創作、打造出來的是一位具有濃厚韓國味的鬼怪。
此外,出現在朝鮮時代的鬼怪,最有趣的特色,乃是鬼怪愛吃玉蜀黍年糕(수수떡) 、蕎麥涼粉(메밀묵)與酒(술)。雖然在《鬼怪》劇內,常見鬼怪愛喝酒,也常發酒瘋,但少見鬼怪吃蕎麥涼粉,但金銀淑卻很巧妙地把此韓國元素混入到劇內,如第九集透過鬼怪慌張地找尋失蹤的女主角,脫口說出「蕎麥君」(메밀군)一語,來喚醒觀眾們這是一位韓國鬼怪的集體潛意識。
繼之,朝鮮時代鬼怪的特徵,還有出沒的時間多為日落時刻,且常常化身人的形象出現,混入人群中,且在深夜鬼怪也經常故意被人目擊,以口耳相傳的方式,將他的形象與傳說傳播出去。而朝鮮時代鬼怪也繼承新羅時代精於土木工程的形象,與人間農事相結合,即鬼怪常會利用人間的農具,來幫助農夫耕種收成,若能得鬼怪之力,當年度農事必定豐收。
上述簡單地提到新羅到朝鮮時代的鬼怪形象之變形,但對普羅大眾韓國人來說,鬼怪最鮮明的形象,莫過於是「被教育、改造」出來的形象。
這就得從第一次出現在教科書內的日據時代鬼怪故事談起。
韓國當地不分男女老少,一跟他們提到鬼怪形象,十位就有九位會提到《臉頰長瘤的老爺爺》(혹부리 영감,即《摘瘤爺爺》)一故事。這個故事臺灣民眾也很熟悉,主要是記載很久很久以前,某地住著兩戶老人家,其中一位善心、熱於幫人的老爺爺,但在他的右臉頰上長著大瘤,另外一位貪婪壞心的老爺爺,他則是左臉頰上長著大瘤。
一日夜晚,好心爺爺因在外面休息睡過頭,正巧碰見鬼怪們正在舉辦宴會,且他也被鬼邀請前來參加,在酒酣耳熟之際,好心爺爺跳起舞來,炒熱宴會氣氛,最後好心爺爺的舞姿得到鬼怪首領的青睞,首領「砰」的一聲,就把好心爺爺右臉頰上的大瘤給摘了下來,且送與好心爺爺一堆禮物,讓他開心回家。
隔壁的壞心爺爺,聽聞這件事情後,也想如法炮製,想辦法請求鬼怪摘瘤獲得錢財寶物。因此,壞心爺爺也來到鬼怪將會舉行宴會的地方睡到晚上,遇到鬼怪邀請他參加宴會派對,但怎麼知道壞心爺爺的舞姿實在太差勁,一下子讓鬼怪宴會氣氛冷到最極點,但是壞心爺爺卻還不知趣的左搖右擺,直到鬼怪首領忍不住,一氣之下,「砰」的一聲把他之前從好心爺爺那裡取下的瘤,貼到壞心爺爺的右臉頰上,讓壞心爺爺左右兩頰都長滿了兩個沈重大瘤。

《臉頰長瘤的老爺爺》故事原型,普遍被學者認為來自於日本民間傳說的《こぶとり爺さん》,除了故事雷同之外,其中出現的鬼怪形象也太過相近,鬼怪具有虎背熊腰、全身赤紅皮膚、頭頂兩隻尖角、睜大雙眼的瞳眼、嘴巴上有兩隻外露的鬼尖牙、且在身上或腰部上,綁上諸如禽獸虎皮的皮革當作衣飾,且最大的特色,就是手拿一根大鐵鎚或狼牙棒,這樣的鬼怪形象原型,乃也就是日本「鬼」(おに)的形象。
更為重要的,來自日本原型「鬼」形象,透過教科書大量且強力地傳播出去,灌輸給韓國百姓,構成韓國人認知的鬼怪形象。鬼怪傳說故事首次登上教科書,為日據朝鮮時代(1910-1945),分別於1923年刊登在普通學校《朝鮮語讀本》(조선어독본),以及1941年《初等國語讀本》(초등국어독본)。
目前,韓國許多學者已經漸漸反省,日本人之所以《臉頰長瘤的老爺爺》的鬼怪形象擺入教科書,乃是試圖透過教育方式,洗腦朝鮮半島的朝鮮人民,簡單的來說,就是一種統治手段,建構出兩個國家一起共有、共享的民間傳說,甚至是歷史,日本與朝鮮同為一體的「內鮮一體」(내선일체)之主張。
換句話說,登上韓國教科書的日據時代鬼怪的形象,帶有強烈政治意涵,等大韓民國獨立建立後,洗刷殖民主義下日本鬼形象,直到2007年,才又出現於《初等學校2-2國文寫作教科書》內,而其中這半個世紀以來,鬼怪的形象也經過改變了。
根據中央大學民俗學系「鬼怪百科全書博士」金宗大(김종대)的研究,近年來韓國的試圖脫殖民化之努力,鬼怪的形象改變成它的頭上沒有角,身體雖然龐大,但全身卻穿著人裝,隱約可以看到雜亂的手毛,身上有著黃狗的味道,且帶著竹編斗笠,而手中不再是帶著大鐵鎚或狼牙棒,而是用樹木做成的木棒槌,且喜愛人類,想跟人們一起生活著。
而金宗大教授也針對出現在《臉頰長瘤的老爺爺》(혹부리 영감)的鬼怪,於2016年底搭上《鬼怪》順風,集合他多年研究的成果,出了一本《鬼怪,我們拋棄的神》(도깨비,잃어버린 우리의 신),來喚起被韓國人遺忘的鬼怪,且當地媒體也以聳動的標題〈出現在臉頰長瘤的老爺爺故事內的鬼怪是假的?〉(혹부리 영감 속 도깨비가 가짜라고?) 來試圖重新洗滌日據時期,教育韓國民眾的日本鬼怪形象。
但是我們不得不說,新的晉級又進擊的韓國鬼怪形象,乃是透過流行大眾文化媒體威力,才漸漸成形。
而這樣的改變,得從《鬼怪》女主角池恩晫在首爾書店內,翻閱的鬼怪童書講起……。
►《鬼怪》背後的鬼怪(三):21世紀童話書的鬼怪篇
►《鬼怪》背後的鬼怪(四):「高富帥」鬼怪歐巴篇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之瑜
2023迎向雲端浪潮,掌握職場躍進方程式,培養雲端硬實力就在此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未來,「雲端」將成為企業運作過程不可或缺的數位競爭力之一,而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WS即將於2月23日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免費傳授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並幫助參與者認識雲端、學習AWS提供之上百種的免費雲端服務。
回首2022年來勢洶洶的數位轉型浪潮,數據運算、資料儲存、提升安全性等雲端技術早已成為企業製程最佳化、擴充業務規模、創造價值的重要利器,而在新的一年中,數據分析公司也指出,整合AI分析平台上雲不只能有效降低部署時間、減少人力成本,亦是在可見的未來中,提升商業價值、邁向永續轉型的科技大勢。因此,許多企業也延續轉型浪潮餘波,積極導入大數據、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等進階數據科技,並搭配各式雲端服務來強化企業內部運轉效能,迎戰全新的市場挑戰。
數位革新不落人後,AWS助您入門雲端
當「雲端」從產業發展、轉型的熱門關鍵字轉變為2023年不分產業別,都有強烈需求的職場必備硬實力,每一位在產業中耕耘奮鬥的從業人員、或是初入社會職場的新鮮人,又該如何提升自我,加緊腳步跟上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數位革新呢?
好消息是,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mazon Web Services(AWS)即將於2023年2月23日的下午2點至5點,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AWSome day),透過專為雲端新手設計的一系列實用入門課程,一步步帶領大家了解雲端技術以及AWS服務。
專業講師彙整雲端精華,基本服務、創新應用一次滿足
AWS線上雲端培訓日是針對雲端新手所量身打造的免費入門實用課程。課程內容由AWS的資深業務發展經理KC Liang,以及AWS技術培訓師Stanley Huang共同帶領,兩人將從雲端趨勢、技術概念、產業應用等角度逐一介紹,並透過深入淺出地介紹及示範儲存、資料庫管理、運算和網路、資訊安全等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以及AI機器學習、區塊鏈、5G及衛星通訊等熱門創新服務,讓您即刻上手AWS高達100多種的免費服務。

課程結束後,除了獲得AWS提供的培訓證書、養成雲端技術能力,亦能了解如何透過雲端服務掌握市場優勢,所以無論是對雲端服務感興趣的新鮮人、企業或資訊相關的高級主管,還是擁有豐富開發經驗的工程師或技術人員,AWS線上雲端培訓日都能為您建立雲端技術概念、拓展應用視野,為個人或公司帶來正面性的影響。
更棒的是,AWS線上雲端培訓日不只開放免費報名,凡完整參加並填寫會後問卷的參與者皆可參加抽獎,有機會將Air Pods(第三代)與AWS客製露營燈免費帶回家!此外,若您是新用戶,在活動前註冊AWS免費帳號並填寫贈品申請表單,還能直接獲得「AWS不鏽鋼智慧型保溫瓶」,歡迎點此了解更詳細活動規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