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人,究竟能不能等到所謂「Mr./Ms. Right」?

人,究竟能不能等到所謂「Mr./Ms. Right」?
Photo Credit: HANS KLAUS TECHT / EPA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世界會變,但人未必想變,有人會選擇掩蓋這個實相︰重新找新的Mr./Ms. Right來「填補」這個位置。然後每次當人覺得與「想像的角色」與現實有落差之時,又可能會再次找別的人來「填補」。

作者︰Kum Long Yin

曾經有一位朋友,他跟我講︰「有瑕疵的都不是愛情,戀愛本身就不應該有太多現實生活的煩惱,諸如關於錢銀、居住等等問題其實都只不過是愛情裡面的雜質。」

類似的說話,其實我從不同人的口中聽過不下一次。他們要的是純愛,希望那個幻想的世界能降臨到世間,哪怕幾分鐘都好。我很懷疑世間究竟有沒有這種所謂的純粹愛情,亦不知道究竟要滿足他們有多難,不知道最後他們能不能等到那位真正的Mr./Ms. Right。不過後來,我只知道一件事而已──這種想法真的很病態!

以下是其中可能的理由。

1. 你的媽媽與你的Mr./Ms. Right

從人呱呱墜地一刻,到三至四歲開始有記憶、有意識的時候,其實我們不曾有過與母親分離的感覺。每當嬰孩哭哭啼啼之時,母親總要隨時隨地為寶寶提供食物,或者照顧他們的生理需要。整個過程是不需要言語作為中介的,至少在嬰兒的世界裡面分不出你我之別。寶寶還未懂得說話,母親便知道他是肚子餓,還是要大小二便。兩者儼如一個統一的整體,而非分離的兩個獨立個體。整個過程當中,不需要言語作為中介,母親就如懂得「他心通」一樣,直接曉得孩子的真實需求。

「母親」就如一位萬能照顧者,且能隨傳隨到。孩子有什麼需求,她都能給予;一個完全拿取,一個完全給予。孩子成為了「我者」,則母親為「他者」,一凹一凸,構成了一個內在封閉的系統。漸漸地,媽媽要求孩子要長大,要上學,要學懂照顧自己,要守規矩,要聽老師話。裡面希望的,就是孩子能夠學懂獨立。但孩子總不會希望自己的完美照顧者離去,亦不會對完美的他者失去想像與追求。「母親」慢慢從你媽媽,變成了嬰孩對完美照料者所投射出來的想像角色。

2. 替代你媽媽的角色

Mr./Ms. Right其實是「想像角色」。與兒時的「母親」類似,他總是完美的,對於很多人來講,這位Mr./Ms. Right正在世界中某處,只不過是現在還未遇到,可能在某一次的巧合相遇便遇上了。而這種巧合,卻又是命定的,因為早一分鐘或遲一分鐘出現,都可能遇不到這個人。

所謂的Mr./Ms. Right,必然與我心靈相通。人永遠期望另一半能與我無論在精神與肉體上完全統一,這種統一不可能是兩個分開的獨立個體,兩個人融二為一而成。我們對另一半的要求總是超越言語的,狹義來講他要如我母親一樣懂得讀我的心;廣義來講,兩人之間沒有概念語言的區分來分開兩個人。

但Mr./Ms. Right,從不可能是個真真實實的人,而男神、女神都可能有名有姓的。可是,所謂的男女神,總會有你不喜歡的過去,亦通常不會在剛好的時間,剛好的地點出現。活生生的人就是這樣,無論怎麼講都有瑕疵。Mr./Ms. Right,會不會只是堆砌條件而已,是源於人對完美伴侶的投射(projection)而已?

「對的人」就像上帝一樣,超越時間,脫離俗世,不能言說。畢竟所有有限事物加起來,並不會等於無限,他們不單單是美好條件的總和,他們就是完美本身。Mr./Ms. Right,就是站在人心目中絕對的他者,超絕於人的接觸。每當你想走多一步,意圖逼近他們,他們就會以你同樣步距相離,這完全是不可即亦不可及。

但每個人心裡面都住了一個這樣的角色,對伴侶抱有「完美的想像」,這個我可不肯定是不是源自所謂的「母親」。不過,所謂完美的想像其實都只是一堆空泛條件,而某種程度上,我們都依靠這種方式來找另一半。這些條件的訂立會固定為一個框架,裡面是我與理想對像的二元關係。

然後,人便能知道「我要什麼」,是「對方大概的形象」,這便是所謂的框架,以後便靠這理想圖像來找心目中完美配偶。

3. 危險的完美框架

人總有思鄉病,通常都會懷念那個自己在嬰孩時候,完全無條件地照顧自己、接受自己的「母親」。當人進入了概念世界,能用言語為人我之間進行劃分之後,其實一切俱往矣,出了伊甸園就再不能回去,僅能寄望愛情中有對像可以「填補」這個位置。

但「填補式」的愛情往往敵不過時間考驗。活生生的人是會因時間流變,特質會有變。以前的張衛健,還是有頭髮的,現在都沒了。但人心目中的Mr./Ms. Right就不會改變,好像模版一樣,鎖在心靈中某一個角落。

當昔日的戀人漸漸不合乎這個「想像的角色」,他便不能完全了填滿這個空隙,總是遺留了一些空間,人總是會覺得︰「為何我自己沒變,你已經先變了。」當想像角色與現實條件,或者變與不變之間存在一個落差,這會對人產生巨大的不安與痛苦。

這感覺源於世界上再沒有東西保證兩個人之間的關係不變──這個完美的圖像不再凝固,開始融解。但畢竟人是自由的,誰也不確定下一刻對方會否要走。一旦人發現對方僅僅是「有機會」離去,便覺得完美的「母親」不肯照顧自己的事,又再重演。他們會重新發現,人世間所有關係都是不穩定的,這種焦慮令人坐立不安。

世界會變,但人未必想變,有人會選擇掩蓋這個實相︰重新找新的Mr./Ms. Right來「填補」這個位置。然後每次當人覺得與「想像的角色」與現實有落差之時,又可能會再次找別的人來「填補」。

「原來我是找錯了人。」這一下子把那位伴侶從命中注定的位置,降格到一般路人的地位,並有時候會埋怨,為何自己會浪費那麼多時間在錯的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