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繫上安全帶後,要坐哪比較「安全」?專家教你搭旅遊巴「保命5招」

繫上安全帶後,要坐哪比較「安全」?專家教你搭旅遊巴「保命5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根據過去車禍事故統計顯示,坐在跟駕駛座同側的座位,會稍微比較安全。

(中央社)
台灣國道發生遊覽車嚴重事故,多人當場死亡。專家表示,很多人忽略搭車應繫上安全帶,這是保命關鍵,可以避免翻車時被拋出車外,且坐在和司機同側的位置相對安全。

蝶戀花旅行社承辦的賞櫻團13日發生嚴重翻車事故,目前已33人死亡,還有多人傷重在醫院治療。

第一,繫上「安全帶」

遊覽車翻覆為何造成這麼大的傷亡,台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學研究所副教授白志偉說,關鍵可能是遊覽車在匝道時有超速,加上乘客在車體裡沒有繫上安全帶,就很容易被拋出車外,造成身體重大創傷。

白志偉說,根據目前大客車安全帶的相關法規,車上竟然只有5個位置需要設置安全帶(駕駛座後方、前門、後門、安全門旁、最後一排面對走道中間座位),加上取締並不嚴格,一旦發生重大事故,乘客安全堪虞。

數據顯示,在可能致命的死亡車禍中,繫上安全帶的死亡率可以減少60%,如果不幸翻車,死亡率更可以減少80%。由於車輛遇到意外狀況而緊急剎車時,安全帶可以把駕駛人和乘客固定在座椅上,避免人體因慣性作用而往車前衝撞,更能保障車上乘客免受拋出車外造成的傷害。

如果不幸遇上車禍,白志偉表示,如果要減少翻覆意外造成的傷亡,第一關鍵是安全帶,繫上安全帶可以避免被拋出車外。

白志偉說,政府對強制繫安全帶的規定真的太寬鬆,且有些規定也莫名其妙。如允許市區公車有站位,就是暗示「這些乘客不會發生意外」,但這是非常不切實際的想法,且又強制規定某些位置的乘客必須繫安全帶,形同兩種不同標準,也很奇怪。

第二,一定要有「保護姿勢」

如果有時間可以應變,一定要做「上身下彎,手抱膝,頭埋進手的懷抱中」,一旦有翻滾,也可以保護頭部。

台灣外傷醫學會理事長簡立建也說,搭遊覽車如遇意外且來得及反應,第一時間應雙手抱頭,身體蜷曲趴在膝蓋上,降低衝擊力。

至於有乘客表示,因為坐在遊覽車後面,傷勢比較輕微;白志偉說,坐在哪裡導致的傷勢狀況其實要看當下狀況。如果是在高速公路連續追撞,前座、後座損傷都會比較大。

不過,白志偉說,根據過去車禍事故統計顯示,坐在跟駕駛座同側的座位,會稍微比較安全。

遊覽車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第三,到底要坐哪裡?

擁有近20年資歷的徐姓遊覽車駕駛認為,若發生事故,遊覽車車頭受損的機率最高,加上車頭的大片擋風玻璃若破裂,坐在前面幾排位置的乘客受到波及的機率較大,倘若乘客未依規定繫好安全帶,那危險程度會更加提升。

徐姓司機也說,除了前幾排位置相對危險外,再者就是車尾後排座位,原因是若發生追撞,車頭、車尾都會首當其衝遭到夾擊,且車尾正是引擎位置,往往車輛機件故障起火時,多從車尾開始引發火勢。

相較前方與後方座位,中間位置則相對安全一些,除了降低追撞事故時遭夾擊、玻璃割傷的風險,以較新款的車輛來說,中段位置也離逃生門較近,若真的遇上狀況,也較有利於逃生。

不過徐姓駕駛仍說,不論坐在哪個位置,最重要的還是必須繫上安全帶,並且莫忽視遊覽車公司在出發前於車內電視播放的安全宣導影片,了解逃生門、車窗擊破器、滅火器等位置,且車輛行進間切勿走動,都能為生命安全增加保障。

第四,不要搭車齡十年以上遊覽車

國道5號昨晚發生33死嚴重車禍,這輛肇事遊覽車車齡19年,客運業者直呼「太久了!」到底遊覽車多久該汰換,客運業者說,最好10年,否則就容易出問題。

客運業者指出,遊覽車就跟轎車一樣,開越久大小毛病越多,多數大型客運、遊覽車公司平均在遊覽車使用10年左右就會汰換。

客運業者表示,遊覽車價格約新台幣800萬元,一般中小型公司考量成本問題,不可能定時汰換,哪裡壞補哪裡,再以優惠價格吸客,抓準民眾撿便宜心態,卻忽略背後安全的重要性。

客運業者提醒民眾,參加旅行團、進香團等遊程,可事先詢問遊覽車車齡,上車時也可注意車子側邊會有車齡、應載人數等資訊,小心注意,才能讓旅遊平安。

第五,一日遊?司機有否過勞?

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游開雄受訪時對於外界批評1日遊行程低價團費也是問題之一,他認為1日遊費用包括車資、保險及三餐等項目費用,不一定能直接論斷其價格高過低。

若以這次意外個案來看,游開雄指出,「司機執勤時間是否造成疲勞駕駛情況是重點」,由於1日遊行程的出發時間很早,山路蜿蜒加上昨晚回程的道路彎曲,這些對司機來說都是考驗。

他表示,國內1日遊的遊覽車司機普遍都有疲勞駕駛情況,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