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兩年後實現長毛象「逆滅絕」 

科學家兩年後實現長毛象「逆滅絕」 
Photo Credit: Flying PuffinCC BY SA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帶領長毛象「逆滅絕」研究的科學家指出,基因編輯技術可以保育瀕危的亞洲象,而令長毛象「復活」有助對抗地球暖化。你認為合理嗎?

電影《侏羅紀公園》現實版可能在兩年後上演。一群哈佛大學科學家計劃在兩年內,以基因工程令4000年前滅絕的長毛象「復活」,重現人間。不過,這將是修訂版——把長毛象基因編入亞洲象,製造出混種胚胎。

帶領研究的哈佛大學教授George Church表示,這個混合胚胎其實會比較像現在的亞洲象,但會附帶一些長毛象的特徵。他形容,這是一項「逆滅絕」(de-extinction)工程,使用了基因組編輯技術Crispr,將會製造出一種兼具亞洲象和長毛象特徵的混種象出來,牠的耳會小一點、有較厚的皮下脂肪、蓬鬆長毛和能夠適應嚴寒天氣的血液。

長毛象有稱猛獁象,存活於480萬到4000年前,與牠們基因最接近而仍然生存的近親是亞洲象。

研究隊伍早在2015年已成功把少部分長毛象基因編入亞洲象基因,這年多以來,經編輯過的基因組由15增至45。現在,小組更進一步,要由細胞發展出胚胎,但強調絕對不會貿然讓胚胎發育成真實的生物。

曼徹斯特大學動物學教授Matthew Cobb質疑「逆滅絕」工程會引發道德爭議,指出長毛象不單是一堆基因,牠是曾經真實存在過的動物,假如有一天,人類真的製造出混合版長毛亞洲象,那牠要如何面對其他大象?其他大象又會怎樣對待牠?

George Church則認為,基因編輯科技將有助保育瀕危的亞洲象——雖然牠們可能已不是原來的亞洲象。

他又強調,整個胚胎孕育程序都會在體外(人工子宮)進行,不會真的找隻亞洲象來當代母,因為「亞洲象本來已是瀕危物種,還要拿來做這種實驗實在太不合理」。而其實有科學家相信,以目前的技術水平,未來十年都不可能用真象作為代母。

人工子宮技術早在1980年代已經出現,一直沒受太多關注,但目前George Church的實驗室已擁有最尖端的人工子宮科技,能夠在十天內長出小鼠胚胎來,那是相當於妊娠期的一半。

Matthew Cobb表示,這意味任何由這種技術製作出來的生物/合成品都不會經歷母親懷孕期與胎兒的任何互動。

George Church指,長毛象項目除了保育亞洲象之外,還有望協助對抗地球暖化。長毛象是涼血動物,能適應嚴寒和炎熱天氣,「牠們在冰天雪地也能衝來撞去,有助把冷空氣帶入凍土地帶。到夏天時,牠們把樹都撞倒,有助綠草生長。」

根據計劃,科學家會以大象的皮膚細胞製造出一個或多個人工胚胎,然後把已進行基因編輯的亞洲象卵子放入胚胎,再進行人工培育。

基因編輯技術近年發展迅速,新科技大大提升了精確度。George Church預期,以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趨勢,逆轉年齡可以在十年內做得到。

相關報道:可以編輯人類胚胎的基因嗎? 專家報告提出規管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