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前往地下世界挽救死者的靈魂,這種神志恍惚的旅行就是薩滿教的精髓

前往地下世界挽救死者的靈魂,這種神志恍惚的旅行就是薩滿教的精髓
Photo Credit: Simon Matzinger @ Flickr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薩滿教在各種各樣的政治制度中的實踐,呈現出令人眩目的多樣性——遠到生活在草原地帶的遊牧民族,近到曾是殖民地的屬民,如當代的朝鮮人和臺灣人。

文:羅友枝(Evelyn S. Rawski)

薩滿教和藏傳佛教是清朝把東北亞和內亞的人民納入帝國的主要政策和手段。皇帝用薩滿教來識別滿洲傳統,並運用它創造了滿洲認同。對喇嘛教的弘揚則使得清統治者得以在內亞推動一種得到了當地人民積極回應的王權模式。這兩種宗教都在宮廷生活中都找到了位置。

薩滿教

當代人對薩滿教——簡・阿特金森(Jane Atkinson)稱之為「薩滿術」——的研究,與莫塞・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一九五一年出版的經典著作的假設和解釋大不相同。莫塞・伊利亞德的假設是:薩滿教乃一種單一類型的教——他稱之為「典型的」薩滿教,其結論認為:薩滿教是國家產生前的社會中的文化產物。但當今的專家學者已經拋棄了他的結論,認為薩滿教在各種各樣的政治制度中的實踐,呈現出令人眩目的多樣性——遠到生活在草原地帶的遊牧民族,近到曾是殖民地的屬民,如當代的朝鮮人和臺灣人。

韓國年度神片《哭聲》(上):失落的薩滿文化與神山

薩滿教仍然存在於二十世紀的北亞。「薩滿」一詞見之於所有的通古斯-滿洲語言中,也見之於一些蒙古語和突厥語中。薩滿術流行於自然神(其中一些是祖先的靈魂)占主導地位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人類生活在中間,天上是神的世界,地下是鬼的王國,一條河或一棵「宇宙樹」是溝通上界與下界之間的通道。在飛禽走獸和祖先靈魂的幫助下,薩滿可以召喚出神,藉由「宇宙樹」來到人間。「宇宙樹」聯結著中間王國與上界。當人們求神幫助時,他們就到森林中的神樹前,或者用一個特別的神杆(滿語稱somo或siltan moo,索莫杆)行祭禮。

滿洲人的祖先女真人信奉薩滿教,直到西元十一世紀。與其他通古斯人一樣,他們也許崇拜自然界的許多神祇,以及半人半獸的祖先神。近些年來,對中國東北地區的說書人和老薩滿所傳誦的滿洲民間傳說的研究,揭示了其中許多神祇的名稱和特點。創世故事的主角是「天母」阿布卡赫赫(滿語Abka hehe),她是世界上善的象徵。東北許多地方都流傳著她與以神的面目出現的惡魔耶路里(滿語Yeluli)戰鬥的故事。有一個傳奇故事講述的是名叫葛魯頓媽媽(Uludun mama,「葛魯頓」的意思是「陽光」)的女神(又叫奧雅尊)的事蹟,她生下了所有的生靈,創造了天、地、山、川。另外一個傳說把創世的職責做了劃分:天母創造了萬物,火神創造了光和熱,柳樹生下了人類。

在滿洲的神話裡,天最初沒有形狀,最早的化身是形態像柳樹的孕婦。滿洲人崇拜柳樹,柳樹代表著豐產;他們認為人類誕生於生生不息的柳樹。阿布卡赫赫與耶路里的戰鬥,導致了許多善良的神死去。就在阿布卡赫赫試圖逃走時,耶路里一下子抓住了她用柳條編成的戰裙。其中一些柳條被扯斷而落在地上,變成了生靈。有位富察氏的薩滿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場大洪水毀滅了所有生靈,只有一個人除外,他是抓著一根柳樹枝倖存下來的。因此柳母(滿語Fodo mama「佛多媽媽」或稱Folifodo mama「佛立佛多媽媽」)受到許多滿洲部族的崇拜。

對烏鴉和喜鵲的崇拜也深刻地體現於女真文化中。一些女真部族把烏鴉當做他們的祖先,烏鴉也是薩滿行祭禮求助的神鳥之一。在描述偉大的薩滿——烏布西奔媽媽(Wubuxiben mama)的滿洲史詩中,烏鴉是天的夥伴。它在吃了一種黑草而死亡後,化成一匹黑馬,成為傳遞警訊和壞消息的信使。在北京的太廟周圍有大群的烏鴉,這也許是被坤寧宮院子裡專供的食物而吸引到宮廷來的烏鴉的後代(參閱下文)。

喜鵲(滿語saksaha)也是一種神鳥,有時被當做「天母」的婢女。在關於滿洲起源和努爾哈赤崛起的傳奇故事中,喜鵲都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正是喜鵲丟下紅果使聖潔的少女佛庫倫(Fekulen)懷孕,生下了始祖布庫里雍順(Bukuli Yongson)。而一隻喜鵲落在布庫里雍順後代的頭上,他的仇人遠處看到,以為是一顆死樹,從而幫助布庫里雍順逃脫了仇人的追趕,「因此,後代都喜愛喜鵲,嚴禁傷害它」。索莫杆或神樹刺穿天宇,把天和地連起來(在某些故事版本中,杆子上須放九根柳條,因為共有九重天),而喜鵲(有的故事說是烏鴉)則是這些祭杆祀儀中接受供奉的主要神祇,儘管這些儀式與祭天儀式相同。

女真人有兩種薩滿。一種是被神「選」中的人,他們會被一種「薩滿病」附體,直到答應神的要求為止。這種「轉化成的薩滿」可以為所有的部族服務,與只為本部族舉行儀式的世襲薩滿不同。在吉林、齊齊哈爾和大連,世襲薩滿被稱作「薩瑪」(sama),在另外一些情況下,他們被視為流浪者,他們都是男性。這些「父權制」下的薩滿為部族的祖先舉行祭祀儀式。另外一種薩滿是被稱為「大仙」的薩滿,其中既有男性,也有女性。大仙在自己家中建祭壇,給人治病。兩種薩滿都受過訓練。

一六四四年以前的歷史材料顯示,女真人和滿洲人都找薩滿看病。貝勒多鐸生病時,把薩滿荊古達(Jingguda)召到家裡看病,但是,荊古達的努力沒有成功,多鐸病死了。皇太極顯然不相信薩滿的治病能力,禁止薩滿給人看病。如果各牛錄的佐領不執行此項禁令,將受到懲罰。不過,人們仍然通過薩滿教儀式治病:一份檔案材料顯示,一六八五年六月十日是為六皇子允祚「祈福」的吉日,但他還是在五天之後去世了。檔案材料還顯示,患天花的皇子病癒後,都舉行了祭拜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