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空污大遊行紀實】得了肺癌的老伴、想上體育課的孩子、比我們還愛台灣的老外

【反空污大遊行紀實】得了肺癌的老伴、想上體育課的孩子、比我們還愛台灣的老外
Photo Credit: Kuan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台灣的每個人,都分享著同樣的空氣。只要站在同一片土地上,一切就與你有關。

「這三到五年來,空氣越來越糟。當我從屋內向外看的時候,我看不到建築的稜線。我很愛在戶外騎自行車,可是最近開始鼻子發癢流鼻涕。你們台灣人難道都不覺得嚴重?為什麼台塑沒有被媒體揭發?有污染不是新鮮事,這全世界都在發生,英國以前也很嚴重。但其他國家是怎麼解決問題的,學習並執行不是很簡單的道理嗎?」他說的很冷靜,卻字字鏗鏘有力。

他說到一半猛然的拿下墨鏡「你知道嗎?台灣是我的希望。拜託你們別把希望毀了。」

恩,竟然被一個金髮藍眼睛的異鄉人託付保衛自己國家的厚望。

16990554_1298889340205876_695889144_o
Photo Credit: Kuan

身上穿著自己歪七扭八寫「我愛台灣,自己的空氣自己救」T-Shirt的美國人Micheal,是英語老師。身為深愛台灣的異地人,曾想過定居在此,但因為空氣污染讓他退步,「空氣實在太差,我每天都要吃過敏的藥才能活得正常。」

身為老師,他願意在學校和學生討論環境議題,「我會做一切我可以做的,我會在課堂上提醒年輕人環境的重要。可是,你們更應該教育自己,你們才有選舉權,你們才是可以為這塊土地做出選擇的人。真的該醒醒了。」

諷刺的是,以為台灣在環境和人文都很優秀的Jeff,從馬來西亞到台灣唸大學。來這這片土地後才發現,這裏非但空氣污染日漸嚴重,連關注意識都很薄弱。

他們不約而同的將很多人心中這根鯁著已久的刺,推得更深 ——「你們台灣人對環境議題真的很冷漠。」

但是,為什麼冷漠?

一位在遊行的老師說,「冷漠源自新生代年輕人對土地喪失了情感的連結。」

「如果你不曾親眼看過植物成長,不曾感受過下雨後空氣潮濕的氣味,不曾用手碰觸過潮濕的泥土,怎麼會對大自然心生嚮往?天天盯著電視,電腦,手機螢幕,可能至少認得出1000個品牌的產品,可對著家門前的花花草草,你可喊得出他們的名字?」

我們的漠然,來自我們對大自然的陌生。

或者,是否可以大膽假設,某種程度人們已被社會的價值制約成不用愛自然也可以生存很好的物種,進化成在惡劣環境下,只要經濟成長也可以生存的「新人類」?

如果人類是問題的根源,那人類也可以是問題的解答。

在李奧納多監製的環境紀錄片《第11小時》中,它用時鐘比喻人類已經走到了第11個小時。更確切的來說,人類已經走到11點59分。

被問到為什麼這次空污議題關注度不高時,前國防部長蔡明憲說,「因為還沒到存亡之際呀!如果像太陽花學運那樣,大家真的都號召起來,都站出來,你覺得空污議題還不會改善?」

因為空氣無形的,所以戴上口罩似乎就聞不到了。不要聞到就好像沒事了。

真的沒事了嗎?

每天吸入的廢氣等於慢性自殺,比食安還嚴重。黑心油,黑心食物你可以選擇不吃,可是可以選擇不呼吸嗎?

一定要等到台灣的人都從南部遷到北部,等到北部也成為下一個南部,等到全台灣都不宜人居,等到只剩下有錢人握著去歐美生活的機票,那時候的台灣,還能留下什麼?

「雖然聽起來很嬉皮,但是一切解決的根源,在於愛。」

「我不滿意,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諉,我要站出來做一點什麼。我要做的事,就在此時,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在此生。」—柴靜

或許唯一的方式是重新創造人民對這片土地的愛。

很多人認為,空污議題太硬,過程冗長,遊行抗爭改變的有限。其實,有很多有理想的環保團體都在為台灣這塊土地努力著,這些人幫我們將「使台灣空氣更好」這個願景沒那麼困難達成。

透明足跡,揭露六輕兩萬五千筆超標事件。除了能提供污染資訊,也提供了民眾參與的方式,讓每一個人的力量都能為環境帶來改變。

達文西計畫的空污議題松,一個集思廣益的計畫,每個人一點點,一起來打怪的概念。如果說219反空污大遊行凝聚大眾的信念,達文西計畫就是讓群眾用馬拉松的方式,發揮自己所才,讓空污這個大怪獸能在眾人的智慧下有個解決方案。

在台灣的每個人,都分享著同樣的空氣。只要站在同一片土地上,一切就與你有關。

所以,你想怎麼活?

16935757_1298889350205875_1960516184_o
Photo Credit: Kuan

[註1]我們在運動時,會吸入更多空氣,吸的更深,深入肺部。運動時容易用口呼吸,增加污染物對健康的影響,引起污染物在體內發炎。

核稿編輯:羊正鈺